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4篇
基础科学   3篇
  1篇
综合类   36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1.
针对肉鸡饲料中使用抗生素用于防病抗病、促进生长发育作用的问题,选用当地中草药完全替代抗生素进行实验,结果显示中草药添加剂对肉鸡的生长发育、提高饲料报酬、增强机体抗病力、提高肉品品质有较好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采用自我和谐、日常烦心事和应对方式问卷对300名大学新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①大学新生自我和谐处于中等程度;在日常烦心事中,人际关系、学业疏离、时间压力对学生影响较大;解决问题和求助是学生常采用的应对方式。②不同性别和生源地学生在自我和谐、日常烦心事和应对方式部分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③自我和谐及各维度与日常烦心事和...  相似文献   
13.
主观幸福感研究对提高大学生生活质量、发挥他们的个人潜力具有重要的价值。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包括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内部因素包括人格特征、归因方式、应对方式、情绪智力等;外部因素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生活事件、生活方式、社会支持等。提升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策略要结合主观和客观两个角度综合考虑:一是大学生要从主观角度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设定科学合理的幸福目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选择积极的应对方式、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二是高校要从客观角度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倡导和谐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大学生提供广泛的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14.
水稻对褐稻虱抗性的筛选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抗性研究及抗性品种选育过程中,抗性筛选鉴定技术是一项不可缺少的基础工作.1976年这项研究开始以来,为完成每年1500~2000份材料对褐稻虱进行抗性筛选和鉴定,我们参照国际水稻所的方法,结合我们的具体情况,通过不断摸索,反复实验,现已建立一套抗性筛选程序和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5.
水稻软(硬)质塑盘机插育秧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水稻软(硬)质塑盘机插育秧试验研究,摸索塑盘机插育秧播种密度、土层厚度与秧苗素质、大田机插漏穴率及产量之间的关系,探索最佳的育秧方法。  相似文献   
16.
非洲鸵鸟生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根据Logistic生长曲线方程原理确定了非洲鸵鸟生长曲线方程参数a=29.0992,b=0.4977,并对方程进行了拟合,建立了非洲鸵鸟生长曲线方程^y=K/(1 29.0992e3/0.4977x)(ry′x=3/0.9918,P<0.001)。估测出非洲鸵鸟生长终极体重为108.69kg,达到最大体重的时间为204.49 d。为今后非洲鸵鸟在我国开展选育和科学饲养、适时出栏屠宰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评价和利用水稻抗稻蓟马的种质资源,以太湖流域和云南地方品种为主体,并从国际水稻所引入一批有抗性希望的材料,进行筛选。参试材料3,816份,其中只有18份表现抗性。这些抗性材料的多数,原产地在斯里兰卡。在我国的品种中,没有发现一份抗性材料。筛选是在秧田苗期进行。本文提出了在苏南地方鉴定的最佳适期和评定级别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18.
社会环境对农科大学生成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全国43所农业院校优秀大学毕业生的调查分析,叙述了改革开放以来,时代变革过程中的政治经济因素、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工作环境等主要社会环境因素对我国农科大学生成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绞股蓝的繁殖特性及扩繁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萧运峰  王益民 《四川草原》1996,(3):23-25,28
研究了绞股蓝的繁殖特性及扩繁技术。它不仅可用种子繁殖,而且,可用根茎、根蘖根和老茎进行无性繁殖。其种子萌发的最低温为15℃;最适温为25~30℃。用50℃的温汤浸种,用1节或2节根段作插穗、塑料袋贮藏种根、茎,水培法对茎段“催芽”,采取疏植压条法繁殖及100m2定植495~600株,能获得最佳扩繁和丰产效果  相似文献   
20.
黄牛生产是我区畜牧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适应商品生产的需要,自1976年以来,经过试验、示范、推广,在全区普遍开展黄牛改良,取得显著成绩。累计改良配种8万多头,产活改良牛6万多头。适繁母牛比例由28.3%提高到45.2%,繁殖率由30%提高到38%,出栏率由1.04%提高到6.37%。累计出售改良牛4万头,收入2000多万元。其中:外贸出口改良牛4700头,换取外汇88万美元,群众获得收入270万元。目前全区改良牛存栏2万头,占存栏牛总数10%。改良牛比本地牛生产性能、经济效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