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水产渔业   1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绥芬河鱼类区系组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绥芬河是我国注入北太平洋日本海的第二条水系。由于该水系地处寒温带,气候、地理环境和生态条件特殊,因而蕴藏着丰富的冷水性鱼类、溯河性洄游鱼类种质资源,仅大麻哈鱼类就有3种,每年5~10月回归溯河洄游:鲤科溯河性洄游鱼类有三块鱼、珠星三块鱼等,呈现出北太平洋日本海水系鱼类区系的特色,成为我国名贵珍稀经济鱼类地理分布的重要水域。在鱼类区系组成上,它与相邻的水域有着很大的差异,在我国北方水域鱼类演替和区系划分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关于绥芬河鱼类区系,国内外学者都进行过研究。笔者在2005~2006年采集了大量的鱼类标本,整理和增补了10种鱼类,对绥芬河鱼类区系作了初步的概述,为我国北方水域鱼类演替、区系区划研究、开发利用及资源保护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在大麻哈鱼类的人工孵化过程中,常常发生因发育缓慢和组织分化异常,出现鱼体短小、无头、眼球异常等外部形态异常的个体或不能孵化的个体,而发生大量的死亡。这些胚胎在发眼期从外观上与正常胚胎容易区别,一般呈现眼点较小的特征。发生异常胚胎是幼鱼从河川降海及海城回归母河川达到性成熟的亲鱼受到生态环境多方面的影响引起的,发生异常胚胎的数量为性成熟个体的5%。最少有95%的个体在洄游过程中死亡。在这种死亡中,有在海域捕捞的人为因素。能逃脱严酷自然环境因素而回归的亲鱼,是具有不同遗传特性的优秀个体。异常胚胎遗传缺陷的大量出现是何种原因呢?正是本项研究要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珠星雅罗鱼Leuciscus haronensis(Gunther)为鲤科鱼类中少有的溯河洄游类型。本研究采集了880尾2009年度绥芬河溯河洄游生殖群体样本,分析了溯河期、产卵期以及个体的体长、体重组成、年龄与生长、生殖能力、成熟系数、肥满度等主要生态学特征及种群数量。绥芬河珠星雅罗鱼生殖群体分三批溯河繁殖,即3月中旬至4月上旬;4月中旬至4月末;5月初至5月中旬。每批次体色、性比、成熟系数、肥满度等均有所差异。其中第二批次洄游群体为主要的产卵群体。根据绥芬河珠星雅罗鱼的生态学特征提出了该鱼的增殖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为了对珠星三块鱼(Tribolodon hakonensis)的种质提纯,本研究采用表型、mtDNA条形码及种质特异性核DNA分子标记鉴定相结合的三重选择技术,挑选纯正的珠星三块鱼野生原种繁育子代F1,并对子代种质进行鉴定。两种分子标记检测结果显示,F1个体COI单倍型和种质特异性mitfa基因型与亲本均一致,表明提纯工作成功。池塘生长对比显示,提纯F1饲养至28月龄时,体重显著高于未提纯子代,表明提纯F1具有良好的生长性状。综上,本研究采用“表型+基因型”相结合的辅助选育技术,有助于加快珠星三块鱼的种质提纯进程,为绥芬河珠星三块鱼的增殖放流、种质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种源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