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4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8篇
  4篇
综合类   48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26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1.
为探讨宁夏引黄灌区甜高粱优质高效生产最佳灌溉次数和施氮肥量,试验采用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研究灌溉次数(W1:灌溉1次,W2:灌溉2次,W3:灌溉3次)和施氮梯度(F0:不施肥,F1:300 kg·hm-2,F2:450 kg·hm-2,F3:600 kg·hm-2)对甜高粱生产性能、营养价值及光合特性的影响,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灌溉次数相同条件下,随着施肥量的增加,甜高粱干草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且在W1F1处理下达到最大值,为27 110.54 kg·hm-2;W2F1处理的甜高粱粗蛋白含量最高,W1F0处理的相对饲喂价...  相似文献   
92.
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可编程控制器(PLC)、机器人和局域网控制(CAN)、计算机数值控制(CAM)成为自动控制的三大技术支柱,在现代工农业生产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运动控制功能的加强,PLC对蚕桑养殖机械的有效控制成为可能。通过设计控制系统、监控系统、人机交换系统,多路传感器监控,对养蚕机械实现全程自动化控制。PLC作为智能化机械化养蚕机的核心,养蚕机监测模块和控制模块通过CAN局域网控制系统,将各个传感器采集的数据由CAN传输给养蚕机械,采集的数据通过信号控制器(BCM)模块的计算后传输给PLC,由PLC控制养蚕设备运行。  相似文献   
93.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发酵苜蓿对母猪繁殖性能和母猪、仔猪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用80头体况和预产期接近的"长×大"妊娠初产母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分别饲喂添加0、5%、10%和15%发酵苜蓿的饲粮,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试验从母猪妊娠开始到哺乳期结束.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究拉巴豆(Dolichos lablab)与青贮玉米(Zea mays)混播对混合饲草青贮质量及有氧稳定性的影响。【方法】以青贮玉米单播后青贮为对照(CK),设置青贮玉米与拉巴豆1∶1(D1)、1∶2(D2)、1∶3(D3)、1∶4(D4)4个混播比例进行混合青贮,室温发酵60 d后测定各处理营养成分、发酵质量和有氧稳定性。【结果】青贮玉米与拉巴豆混播的混合饲草青贮后,干物质损失率和粗蛋白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可溶性碳水化合物显著降低(P<0.05);CK pH值显著低于其他处理(P<0.05);D2处理乳酸含量最高,显著高于CK处理(P<0.05);D1处理乙酸含量最高,显著高于CK青贮(P<0.05),与其他处理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青贮玉米/拉巴豆混合青贮能有效延长有氧稳定性时间,在暴露环境下不易发生二次发酵。综合有氧稳定时间和发酵质量,建议青贮玉米与拉巴豆的混播比例为1∶1时混...  相似文献   
95.
为了解小蚕人工饲料蚕品种“川蚕30号”的表现情况,参考四川省家蚕品种审定流程,设置2个生产示范点和4个实验室鉴定点,对人工饲料蚕品种“川蚕30号”进行试验鉴定。结果显示:“川蚕30号”平均24 h疏毛率和3龄起蚕率均在95%以上,克蚁产茧量3.36kg、健蛹率97%,其实验室饲养成绩全面优于对照。丝质成绩方面,茧丝长达1 200 m以上、洁净95分以上。试验表明:“川蚕30号”对人工饲料适应性表现良好,其后期饲养、蚕茧质量和缫丝成绩均达到生产实用化水平。  相似文献   
96.
正农业绿不绿,绿色植保是关键。作为替代化学防治、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近年来得到大力推广,其促进农药减量、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助力农业提质增效的"绿色效应"也正在逐步显现。8月16日~17日,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在湖北省宜都市举行2018年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现场会,交流各地推进绿色防控的做法和经验,集中展示绿色防控的新技术、新产品,并对下一步  相似文献   
97.
科学有效的灌溉方式对鲜食葡萄生长发育以及水资源的集约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目前我国鲜食葡萄研究现状,在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系统地总结了水分胁迫对鲜食葡萄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的影响,并就其研究进展提出展望,为我国设施栽培葡萄种植制定合理、科学的水分管理模式提供一定的实践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8.
正近年来,南充市委、市政府提出"155"发展战略,将蚕桑产业纳入千亿现代农业、千亿丝纺服装中统筹发展,城市资本、工商资本纷纷下乡投资蚕桑产业,蚕桑产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但是,传统的"一年栽桑、二年嫁接、三年投产"的发展路子难以适应蚕桑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需要,快速建园投产的发展需求显得十分迫切。结合本地实际,我们采用良桑桑苗,一步建园,选准时机,合理安排除草、施肥、治虫,一年养成主干及一级支  相似文献   
99.
<正>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种植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蔬菜、水果、食用菌、中药材等特色作物在城乡居民的餐桌上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大宗作物相比,这类作物种植规模小,但区域性、时令性、鲜食性、经济性更为突出,在很多地区已成为农民增收和国内外贸易的支柱产品。但同样因为规模小,特色作物生产过程中普遍  相似文献   
100.
筛选合适的伴生作物是解决连作障碍的有效手段之一,本试验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3种禾本科作物伴生对番茄根区土壤酶活性、微生物数量及根结线虫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麦、小麦、水稻伴生30、40、50d均提高了番茄根区土壤脲酶、蛋白酶和蔗糖酶活性;同时,大麦、小麦伴生处理土壤中细菌、放线菌数量均显著增加,而真菌数量显著降低。伴生栽培第50天时,大麦、小麦、水稻处理番茄根区土壤中根结线虫二龄幼虫的虫口减退率分别为74.81%、42.64%和45.74%,卵密度减退率分别为51.29%、35.57%和29.86%。综上,禾本科作物伴生番茄可以提高根区土壤酶活性,改善微生物结构,降低根结线虫的发生,其中以大麦伴生栽培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