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6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9篇
  7篇
综合类   45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25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基于SPEI的1961-2012年东北地区干旱演变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1961-2012年东北地区65个气象站逐日降水、气温、相对湿度、实际水汽压、风速和日照时数资料,计算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并对SPEI指数评价实际干旱的能力进行验证,采用M-K趋势检验和正交经验分解函数等统计方法,分析近52a东北地区年、季尺度的干旱演变特征.结果表明:SPEI指数可以表征东北地区的干旱特征;1961-2012年,全区年SPEI指数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20世纪60年代后半段、70年代后半段和90年代后半段-21世纪初的3个时段发生了连续干旱,中西部地区是干湿变化异常敏感的地区.东北地区春季干湿状况变化趋势不明显,但在2003年以后出现变湿态势,夏、秋季有不显著的干旱化态势,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秋季干旱化态势明显增强,黑龙江省西南部和吉林省西部地区秋旱加强态势较其它地区明显;冬季21世纪全区趋于变湿,变湿态势较明显的地区位于吉林省中西部和辽宁省北部.  相似文献   
42.
黄河三角洲湿地是我国暖温带最广阔、最完整、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同时又具有原生性、增长性、脆弱性等显著地域特征,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和生态价值。本研究评估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计为543.69亿元。价值量由高到低依次是支持服务(216.85亿元)、文化服务(177.88亿元)、调节服务(121.30亿元)、供给服务(27.66亿元),分别占总价值量的39.88%、32.72%、22.31%和5.09%。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的五大单项服务价值为生物多样性、旅游休闲、水质净化、气候调节和土壤保持价值,价值量分别为197.30亿、163.88亿、90.25亿、20.86亿和19.55亿元,占到总服务价值的90.47%。各种因素影响下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变化较快,及时对其服务价值进行综合评估,不仅能够了解该区域的湿地现状,还能为湿地保护提供有力的基础支撑,为实现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3.
黄河三角洲湿地是我国暖温带最广阔、最完整、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同时又具有原生性、增长性、脆弱性等显著地域特征,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和生态价值。本研究评估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计为543.69亿元。价值量由高到低依次是支持服务(216.85亿元)、文化服务(177.88亿元)、调节服务(121.30亿元)、供给服务(27.66亿元),分别占总价值量的39.88%、32.72%、22.31%和5.09%。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的五大单项服务价值为生物多样性、旅游休闲、水质净化、气候调节和土壤保持价值,价值量分别为197.30亿、163.88亿、90.25亿、20.86亿和19.55亿元,占到总服务价值的90.47%。各种因素影响下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变化较快,及时对其服务价值进行综合评估,不仅能够了解该区域的湿地现状,还能为湿地保护提供有力的基础支撑,为实现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4.
对渔业实际种群分析(VPA)中调谐方法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际种群分析法(VPA)是渔业资源评估的经典模型之一,也是总允许捕捞配额(TAC)计算的主要模型之一。由于VPA方法本身具有不确定性,单纯的分年龄组产量数据不能计算最末年的捕捞死亡系数(和种群数量),所以它通常需要分年龄组产量数据和附属数据。VPA的调谐方法发源于欧洲,它们简单、易于理解和不需要繁杂的计算,在实际的渔业资源评估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文章研究了最具有典型性的3种VPA调谐方法,JAM(judicious average method)、LS(Laurec and Shepherd method)和Hybrid。应用模拟数据的研究表明,3种方法在捕捞死亡系数稳定时可以较准确地估计补充值。当捕捞死亡系数随时间增加时,LS方法相对于其它2种方法有较优的表现。当捕捞死亡系数随时间减少时,JAM方法有较优的表现。  相似文献   
45.
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鱼肉中MS-222残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建立了鱼肉中MS-222残留GC-MS检测方法.鱼肉样品经乙腈提取,氮吹浓缩,盐酸溶液引导MS-222电离,Waters Oasis MCX固相萃取柱净化后,气相色谱-四极杆质谱检测.方法检出限为2.5 μg·kg-1、定量限为5.0 μg·kg-1;0.0025~1.0 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MS-222浓度范围在5.0~ 100.0 μg·kg-1的鱼肉加标样,日内和日间平均回收率为78.4%~91.2%,相对标准偏差为3.62% ~9.49%.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适用于低浓度水平鱼肉中MS-222残留检测.  相似文献   
46.
1雏鸡特点按常规是指0~3周龄的育雏保温期,笔者最早发现有大肠杆菌病理特征的雏鸡是8日龄,调查其发病史,鸡群早在3日龄就有零星死亡,体瘦,吃料少等特点,用过庆大霉素、口服糖、速治2000后.病情减轻,而对一少部分感染者,其病理变化是逐渐严重,到12日龄则出现败血症死亡,呈现出肉鸡饲养期的第一个死亡高峰。剖检其病理变化有明显的肝周炎、气囊炎、卵蒂收缩不全.小肠壁充血.可以证明鸡群人舍前后72小时内.室温低.脐带感染而致愈合不全引起发病。因此.雏鸡防大肠杆菌病要注意以下两点:  相似文献   
47.
利用英国东英格利亚大学CRU(Climatic Research Unit)逐月降水格点数据,评估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5多模式集合数据对朝鲜地区气象要素的模拟能力,并通过SPI旱涝指数预估不同典型浓度路径情景下朝鲜干旱时空特征。结果表明:1)CMIP5多模式集合数据对朝鲜地区降水的空间分布有一定的模拟能力,并能很好的反映出月降水量的波动变化;2)三种典型浓度路径情景下,朝鲜地区降水表现出增长趋势,西部地区降水增幅大于东部;3)三种典型浓度路径情景下,朝鲜干旱均有所缓解;RCP4.5情景与基准期相比干旱发生频率有所降低,轻旱和中旱发生频率"南增北减"。  相似文献   
48.
华北平原干旱事件特征及农业用地暴露度演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61-2014年华北平原52个气象观测站月降水数据和区域气候模式COSMO-CLM(CCLM)输出的逐月降水预估数据,利用标准化降水指数,结合“强度-面积-持续时间”(Intensity-Area-Duration, IAD)方法,研究了华北平原过去(1961-2014年)和未来(2016-2050年)3种排放情景(RCP2.6、4.5、8.5)下,不同持续时间的区域最强干旱事件的强度-面积特征及其时空分布规律。同时,基于200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分析了2016-2050年华北平原农业用地暴露度的演变。研究表明:(1)1961-2014年,华北平原干旱中心在空间上呈由南向北迁移的趋势。(2)相比基准期(1961-2005年),过去45a未遇的干旱事件在2016-2050年RCP3种情景下均有可能发生;RCP2.6情景下发生频率最高。(3)2016-2050年,RCP2.6和RCP 4.5情景下,华北平原农业用地干旱暴露度(即暴露面积)呈增大趋势,RCP4.5情景下干旱暴露面积增加的速率更大,RCP8.5情景下则与之相反,呈减小趋势。3种情景下暴露度峰值分别出现在2040s后期,2040s前期及2020s中期。  相似文献   
49.
在环境保护意识不断提高的今天,人们迫切希望改善居住环境。由于人类对环境的改造作用和环境与人类、人类与环境成为一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相互否定的矛盾。居住区生态系统平衡是通过规划,调节生态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一种动态的、和谐的状态。生态园林是良性循环的园林,应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在多层次人工植物群落中,通过植物与微生物之间的代谢作用,实现无废物循环生产。生态园林要尊重自然过程,尊重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50.
温室自动控制系统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介绍了一种自控型温室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该系统采用网络控制系统结构和模糊控制技术使系统具有扩展容易、鲁棒性强的特点。有效地解决了温室环境参数变化规律随大气环境变化这一时变系统的控制问题。重点介绍了控制器的结构特点和温度参数模糊控制系统的设计并给出了实测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