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6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0篇
  1篇
综合类   90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50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7 毫秒
71.
指出了建设绿色生态停车场是解决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停车与生态绿化环保矛盾的重要途径。介绍了当前生态停车场常用的面层材料有三种,即草坪砖、草坪格和超级植草地坪及其不同的施工工艺和优劣性特点。  相似文献   
72.
本文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异丙威烟剂中异丙威、克百威、硫丹和哒螨灵的含量,以磷酸三苯酯为内标物,采用丙酮溶解,使用DB-1毛细管柱(30m×0.53mm×0.25μm)和FID检测器,对试样进行气相色谱分离和测定。该分析方法中异丙威、克百威、硫丹和哒螨灵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9、0.999 5、0.999 97、0.999 95,标准偏差分别为0.025、0.041、0.046和0.035,变异系数分别为1.23%、1.73%、1.48%、1.31%,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1%、101.8%、99.0%、99.2%。  相似文献   
73.
泡桐生长停止和顶芽死亡过程中的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毛白33泡桐为研究对象,通过外部形态观察研究泡桐生长停止和顶芽死亡过程,同期观测其光合特性,并分析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泡桐的高生长停止于9月下旬;9月底10月初,多数泡桐顶芽已经由绿变褐而干枯;地径生长的停止期晚于高生长;泡桐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是双峰型,存在光合午休现象; 叶片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光合有效辐射、气孔导度呈极显著正相关性;叶片净光合速率与叶温呈显著正相关性;非气孔因素可能是诱导泡桐顶芽死亡的主要原因;9—10月泡桐的光合速率有所下降,但仍维持较高的水平,且主要用来粗生长和休眠侧芽的形成;泡桐顶芽枯死是进化过程中采取的一种适应策略。   相似文献   
74.
根据西藏自治区全国第三次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指示,对工布江达县境内的各种农作物种质资源进行了细致完备的普查与收集。共普查和收集到171份种质资源,其中粮食作物95份,经济作物23份,蔬菜资源31份,果树资源22份。经过3年的普查,对工布江达县农作物种质资源整体情况有了更深的了解,结合实际对工布江达县种质资源现在所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行了进一步阐述,对所阐述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总结,对工布江达县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方面相关问题提出了思考。  相似文献   
75.
建立了采用分散固相萃取法进行样品前处理,分别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和气相色谱检测14%氯虫苯甲酰胺·高效氯氟氰菊酯微囊悬浮剂中2种有效成分在豇豆和土壤中的残留量及消解动态的方法。结果表明:豇豆和土壤中分别添加0.005~1 mg/kg 4个水平的氯虫苯甲酰胺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其平均回收率为80%~105%,相对标准偏差为0.70%~9.5%。北京和海南2地氯虫苯甲酰胺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在豇豆中的半衰期为4~6 d,土壤中的为10~24 d。成熟时采收,豇豆中氯虫苯甲酰胺和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残留量均低于0.2 mg/kg。推荐14%氯虫苯甲酰胺·高效氯氟氰菊酯微囊悬浮剂在豇豆上的使用剂量为有效成分45 g/hm2,使用方式为喷雾,施药次数不超过3次,施药间隔期为7 d,安全间隔期为5 d。  相似文献   
76.
以平榛为研究对象,在繁殖方式研究的基础上,利用SSR分子标记,对平榛克隆结构和个体鉴定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平榛虽然克隆繁殖占有优势,但仍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Ho=0.7148);同时确定了平榛的遗传个体,同1株丛(系)内个体基本上为1个独立的遗传个体,相邻的株丛(系)个体基因型基本一致,克隆繁殖比率较大。  相似文献   
77.
欧洲榛微卫星对我国榛属种质资源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多态性高、重复性好的11对欧洲榛微卫星引物对榛属6个近缘种的34个DNA样本进行扩增,共获得81个等位基因,每个座位的等位基因数在4~13之间,平均数目为7.36个,位点的多态信息含量(PIC)介于0.47~0.86,平均为0.73.PCR扩增产物的DNA测序证明欧洲榛SSR基因座位中微卫星序列在6个种内的保守性,而在CAC C28位点,一个被忽略的短三碱基重复序列也表现出长度多态性.另外,对于具有商业潜力的平榛、毛榛、川榛3个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平榛的遗传多样性最高,为0.59.研究结果表明欧洲榛微卫星是用于榛属资源保护、品种改良以及种问遗传图谱构建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78.
中国榛属植物遗传关系的SSR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中国榛属植物进行了遗传分析.7对欧榛SSR引物从43份供试材料中检测出67个等位基因变异,位点拥有的等位基因数为6~13个,平均每个位点可检测到9.57个等位基因;多态信息量(PIC)变幅为0.700~0.869,平均为0.800;利用算术加权平均数法(UPGMA)将43份材料分成2大类群;研究表明,SSR标记在中国榛属植物亲缘关系及遗传多样性研究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也证实SSR是研究榛属种质资源分类与地理分布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9.
主要介绍了洛阳师范学院图书馆以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为契机在文献资源建设,特色馆藏文献以及图书馆形象及文化建设中的发展.  相似文献   
80.
内蒙古典型草原灌丛化与土壤性质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内蒙古典型草原区有灌丛入侵及无灌丛入侵现象草地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土壤性质与草原灌丛化现象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围封状态下,无灌丛化草地土壤粉粒、粘粒及养分(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在0~60 cm深度均显著高于灌丛化草地,而土壤容重、砂粒则显著低于灌丛化草地,且二者的差异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重度放牧状态下,各指标的变化趋势与围封状态相同,但差异性仅在表层0~10 cm显著。草原灌丛化与表层土壤砂粒、容重呈显著正相关性,与土壤粉粒、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性。以上结果说明,草原灌丛化的出现与其分布生境的土壤特点有关。相比于草本而言,灌木在粗质贫瘠土壤中更具有竞争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