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4篇
  3篇
综合类   9篇
水产渔业   3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缺氧诱导因子-1(HIF-1)及其在水生动物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细胞和组织中,机体为了适应缺氧环境会诱导一些与红细胞生成/铁代谢、血管生成、葡萄糖代谢、细胞增殖/生存和凋亡相关等一系列基因的表达。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HIF-1)作为一种氧敏感的转录激活因子,是参与缺氧反应的主要因子。HIF-1是由HIF-1α和HIF-1β两个亚基组成的异源二聚体,参与维持体内氧气和能量平衡。HIF-1α亚基对氧气敏感,在正常细胞中,可通过脯氨酸羟化酶和泛素蛋白酶体将其降解;而HIF-1β亚基在细胞内稳定表达。虽然对于缺氧反应中HIF-1基因的表达已有一些研究,但在水生动物(鱼类和无脊椎动物)中,HIF-1表达的分子调控机制所知甚少。本文主要概述了HIF-1的结构与功能,O2/PHDs/pVHL降解途径及其表达调控,HIF-1的靶基因及其在水生动物中的研究进展,可望为今后水生动物HIF-1信号通路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13.
综述了鲍幼虫变态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鲍因其幼虫营卵黄营养,且同昆虫和蛙类相比,鲍幼虫变态速度快、存在提早发育(‘anticipatory’developmental program)现象,是研究贝类乃至海洋无脊椎动物变态现象的理想模式.早期研究采用药理学和电生理学方法发现了GABA等能够诱导鲍变态的物质,并且提出了变态过程信号通路,但调节幼虫变态的分子机制仍然所知甚少.研究人员采用差异显示PCR和基因芯片等手段获得了一些变态前后差异表达的基因.但是变态是由众多的基因和信号分子共同决定和影响的.传统获得差异基因的方法效率低、获得基因数量少、受公布的EST(表达序列标签)限制大,所以调控变态的分子网络和机制还尚未建立,缺乏对调控这一细胞过程的整体认识.转录组学分析获得大量变态差异基因,并且有助于建立差异基因相互作用网络,是研究变态分子机制的新方向.此外,变态差异基因的功能验证和注释是鲍变态分子机制研究的另一问题,基因干扰可能是解决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4.
锯缘青蟹卵巢均一化cDNA文库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检测了18S rRNA(18S)、28S rRNA(28S)、组织蛋白酶Z(cathepsin Z,CTSZ)、延伸因子1-α(elongationfactor 1-α,EF-1α)、3-磷酸甘油脱氢酶(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dh)、β肌动蛋白(β-actin)6个候选内参基因在17α,2β双羟孕酮(DHP)诱导鲤(Cyprinus carpio)卵母细胞最终成熟过程的表达情况,并应用不同的内参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了分析.Bestkeeper软件分析表明EF-1α的变异系数和标准差是6个候选内参基因中最低的,且Bestkeeper指数在6个候选内参基因中最高,说明其表达稳定性最高,适合做为内参基因;geNorm软件分析认为需要同时使用EF-1α和CTSZ两个内参基因来校正目标基因的表达;NormFinder软件分析同样表明EF-1α是6个候选内参基因中表达最稳定的;最后通过RefFinder软件综合比较分析,确定EF-1α相对于其他5个候选内参基因,在17α,20β双羟孕酮诱导卵母细胞最终成熟阶段表达最为稳定,可作为内参校正17α,20β双羟孕酮诱导鲤卵母细胞最终成熟阶段各基因的表达情况.  相似文献   
16.
拟穴青蟹卵巢蛋白质双向电泳的样品制备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适用于拟穴青蟹卵巢蛋白质双向电泳的样品制备方法,比较了TCA/丙酮沉淀法和3种裂解液抽提法对总蛋白的提取效果,4种方法分别得到133、369、306和417个蛋白点。采用裂解液Ⅲ(7 mol/L尿素、2 mol/L硫脲、4% CHAPS、40 mmol/L Tris-base、65 mmol/L DTT、2% IPG Buffer、Protease in hibitor cocktail、1 mmol/L EDTA)提取蛋白所得图谱效果最好,背景清晰,蛋白点最多。  相似文献   
17.
用多聚赖氨酸对国产载玻片进行包被处理,在不同的固定条件下,比较其与进口多聚赖氨酸载玻片对大片段DNA和3′端氨基修饰寡核苷酸的固定效果.结果表明,在DNA固定率上,自行包被处理的国产载玻片与进口多聚赖氨酸载玻片没有显著差异;紫外交联对大片段DNA固定率影响显著,但对氨基修饰的寡核苷酸影响不显著;3种点样液中,进口点样液MSS点样效果最好,其次为3×SSC,第三是水.氨基修饰的寡核苷酸可以很好地固定在聚赖氨酸包被的载玻片上.  相似文献   
18.
19.
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是一种广泛分布的单脂磷酸水解酶,是动物生物代谢过程中重要的调控酶。实验首次克隆了大黄鱼ALP基因cDNA全序列,命名为LcALP,其全长为2 345 bp,开放阅读框为1 629 bp,编码543个氨基酸。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LcALP在大黄鱼雌雄各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眼和头肾的表达量最高,雌性鳃和脑中LcALP表达量显著高于雄性,而在性腺和脾脏中的表达量则显著低于雄性;胚胎发育过程中,多细胞期、囊胚期和原肠期LcALP基因表达水平相对较低,在卵黄栓形成期明显提高,至孵出期达到峰值,而初孵仔鱼期则显著下调;大黄鱼肌肉细胞系经LPS处理后6 h LcALP表达量降低,12 h显著下调,而poly I:C处理后表达水平持续上升,24 h显著上调至峰值。研究表明,LcALP在大黄鱼胚胎发育调控以及机体免疫防御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鱼类的早期胚胎发育中生殖细胞便与体细胞分离,形成所谓的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s,PGCs)。母源性基因Dead end(dnd)在胚胎发育中特异地表达于原始生殖细胞,编码一种进化上保守的RNA结合蛋白,对生殖细胞发育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PCR获得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dnd基因(Lcdnd)的部分cDNA序列,结合实时定量PCR、整胚原位杂交等技术,研究Lcdnd在各组织和胚胎发育中的表达。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dnd在性腺中特异表达,且其在卵巢中的表达量高于精巢;检测的各期胚胎中都有dnd的表达,随着胚胎的发育其表达量呈下降的趋势。整胚原位杂交结果显示:Lcdnd在早期卵裂阶段主要分布于分裂沟,到囊胚期至原肠早期则开始定位于细胞内,原肠早期时定位在胚环中的中内胚层,且阳性信号增多,暗示此时原始生殖细胞的形成。接着原始生殖细胞沿胚环向胚体形成处(胚盾)迁移;随着胚胎的发育,发现胚体两侧的阳性信号增多;到体节发生期,阳性信号细胞分布于胚体两侧的侧板中胚层,随着体节的发生这些细胞沿背腹轴向腹部运动;发育到孵出期时,到达了发育中的原始生殖嵴。本研究首次使用dnd作为一种较为可靠的大黄鱼生殖细胞标记,揭示了大黄鱼原始细胞的起源与迁移,为大黄鱼生殖细胞发生发育及养殖大黄鱼的育性控制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