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1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3篇
  10篇
综合类   58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30篇
畜牧兽医   42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61.
犊牛腹泻(Calf diarrhea)是指犊牛出生早期发生的消化系统疾病。本研究基于中国知网 ( CNKI) 学术期刊数据库,采用Citespace 软件对 2001—2021 年我国篇名包含“犊牛腹泻”期刊文献的发文情况进行计量统计。结果表明:2001-2021年我国犊牛腹泻的发文量整体呈升高趋势;前10高被引文献的被引频次分布在28~63次;发文量最多的期刊为《现代畜牧科技》;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喻华英,研究人员间的合作联系较为分散;在所有文献中共发现485个关键词,大肠杆菌和妊娠母牛等出现频次较高;所有关键词形成14个聚类,聚类结构显著;高强度突现词共有13个,时间跨度最久的为妊娠母牛。  相似文献   
62.
长期施肥对酸性土壤氨氧化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长期施肥显著影响着酸性土壤的pH,研究由此引起的土壤中氨氧化古菌 (ammonia-oxidizing archaea,AOA) 和氨氧化细菌 (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AOB) 的变化,为土壤培肥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供试土壤为27年长期定位施肥试验的红壤,供试作物为玉米。选择不施肥对照 (CK)、氮肥120 kg/(hm2·a)(N)、氮磷钾肥 (NPK) 和猪粪2000 kg/(hm2·a)(OM) 4个处理采集土壤样品,测定了土壤基本理化性状;利用qPCR、PCR-DGGE方法,分析土壤AOA和AOB群落丰度与组成。 【结果】 1) 长期定位施肥导致土壤pH值发生显著变化,N处理的土壤pH值最低,仅为4.03,其次是NPK和CK处理的土壤,OM处理土壤pH值最高,接近中性达6.40。2) 与CK相比,长期施肥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全氮、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3)OM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NH3浓度,而其它处理对NH3浓度无显著影响。4) 施肥显著增加了土壤AOA的丰度,OM处理提升幅度最大;AOA丰度与土壤有机质碳、全氮呈极显著正相关 (P < 0.01),与铵态氮、土壤NH 3浓度呈显著正相关 (P < 0.05),与土壤pH、硝态氮关系不显著 ( P > 0.05);施肥改变了AOA的群落结构,CK、N、NPK处理的群落结构差异不显著,OM处理与另外三个处理差别较大。主要AOA类群是Group 1.1b,少数属于Group 1.1a-associated。RDA分析表明,土壤pH值、有机质、总氮、铵态氮、土壤中NH 3浓度是导致AOA群落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5) 仅OM处理对AOB丰度和群落产生了显著影响,主要类群是Nitrosospira Cluster 3,少数属于Nitrosospira Cluster 9。AOB丰度与土壤NH3浓度呈极显著正相关 (P < 0.01),与有机质碳、全氮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 P < 0.05),与土壤pH、铵态氮、硝态氮关系均不显著 ( P > 0.05)。 【结论】 长期施用不同肥料对酸性土壤的理化性质影响差异大,AOA和AOB的丰度和群落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尤其是施加有机肥之后。来自不同处理的大部分AOA属于Group 1.1b类群,少数属于Group 1.1a-associated类群。仅在OM处理中检测到AOB类群,大部分属于Nitrosospira Cluster 3,少数属于Nitrosospira Cluster 9。   相似文献   
63.
麻鸡病毒性关节炎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鸡病毒性关节炎是由禽呼肠病毒(Avian reovirus,ARV)引起的一种传染病,ARV属于呼肠病毒科、呼肠病毒属的成员,为无囊膜、双股RNA病毒。该病由Olso等于1957年首次发现于美国  相似文献   
64.
少免耕对小麦/玉米农田玉米还田秸秆腐解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为了研究高产灌溉条件下土壤耕作模式对还田玉米秸秆腐解的影响,在山东龙口采用4种土壤耕作模式(常规耕作秸秆还田、旋耕秸秆还田、耙耕秸秆还田、免耕秸秆覆盖)进行了一年两季田间试验,测定了秸秆腐解率、秸秆腐解速率和秸秆的纤维素含量。结果表明:秸秆腐解速率与土壤温度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旋耕秸秆还田和耙耕秸秆还田两种少耕模式和常规耕作秸秆还田模式的秸秆腐解率、平均秸秆腐解速率无显著差异,说明少耕模式并不因减少耕作程序而降低作物秸秆在田间的腐解。免耕模式的秸秆腐解率和腐解速度显著低于以上3种耕作模式,经过小麦和玉米两个生长季节后仍有37.78%的玉米秸秆剩余,而且秸秆中纤维素质量分数为20.69%,腐解质量差,会对下年作物的出苗产生 影响。  相似文献   
65.
采用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添加量分别为0 (对照组)、1%(T1)、2%(T2)、3%(T3)、4%(T4)和5%(T5)的6组实验饲料,养殖均质量为(25.49±0.20) g的花鲈(Lateolabrax maculatus) 8周,研究其对花鲈生长、消化酶、血液学指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添加螺旋藻可显著提高花鲈特定生长率和增重率,并显著降低饲料系数(P<0.05);螺旋藻可以提高花鲈肠道蛋白酶活性(P<0.05),但对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T3、T4和T5组的白细胞数和血红蛋白浓度、T4和T5组的红细胞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4和T5组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4和T5组的溶菌酶活性、免疫球蛋白M和补体4浓度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T3、T4和T5组的总抗氧化能力、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3、T4和T5组的丙二醛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花鲈饲料中螺旋藻的适宜添加量为4%~5%。  相似文献   
66.
开展了地膜覆盖对不同类型多子芋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地膜覆盖栽培显著加快芋的生长;显著或极显著地提高单株芋球茎的质量、数量和产量,且球茎质量提高的比率高于球茎数量,熟性越晚,提高的幅度越大;地膜覆盖栽培使芋的芋形指数变大,但一般未达到显著差异水平。另外,地膜覆盖栽培使芋的干物质和淀粉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67.
为了解毕节市犬瘟热病流行情况与犬的年龄、品系、季节性的关系,从流行病学、临床症状方面对2015年毕节地区106只犬进行临床实践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犬瘟热病一年四季均可以发生,冬春季发病较多,不同年龄和品种的犬均可感染,未成年的幼犬最为易感,纯种犬最易感染犬瘟热病毒,死亡率未免疫的犬较免疫的犬发病率高;临床症状:毕节市犬瘟热临床症状主要以混合型为主,其次是呼吸道型、消化道型、神经型,皮肤型,各种类型基本有双相热的经过。  相似文献   
68.
分子标记是继形态标记、细胞标记、生化标记之后出现的一种全新的遗传标记方法,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主要介绍了现阶段常用的几种分子标记技术,以及这些标记技术在莲遗传多样性分析中的应用,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9.
试验了电解质平衡值(DEB)为250mmol/kg的3种钠盐(NaHCO3、Na2CO3和Na2SO4)对热应激肉鸡生产性能和血液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钠盐组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了增质量、采食量、饮水量及饮水量/采食量比;并使料重比和病死率显著降低;2)添加钠盐,尤其是NaHCO3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了屠体质量、屠宰率、胸肌率和腿肌率,而使腹脂率显著降低;3)钠盐组与对照组相比,使血液中淋巴细胞、红细胞压积和血红蛋白值显著提高,而使血糖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70.
随着人们健康环保意识的加强,消费需求角度的转变,减少在水产养殖业中使用抗生素的呼声越来越高[1]。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号召及欧美相继对饲用抗生素采取禁用或限用的措施,我们应当减少过量和不适当使用抗生素,真正做到"防重于治"[2]。微生态制剂有抗病、促生长和净化水质的作用,并且可以解决食品的安全性、人类的健康和环境保护的问题,符合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安全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