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6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6篇
  8篇
综合类   37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7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 毫秒
31.
作物抗旱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培育抗旱作物对构建高效节水农业和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人们通过不断揭示作物抗旱机制,挖掘、克隆大量抗旱基因,并展开基因功能的系统验证及表达调控研究,最终转化作物进而培育出抗旱作物新品种(系)。目前已有多个抗旱基因被成功转化到作物中,但人们对作物抗旱机制及抗旱基因调控等方面依然缺乏了解。本文在总结相关研究进展的基础上进一步从水分胁迫信号感知与识别、胞间信使转导及干旱胁迫反应等方面系统阐述了作物抗旱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32.
为了解目前大肠杆菌的耐药性,通过药敏片法对洛阳周边地区采集的28株鸡源大肠杆菌进行了7种抗生素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这28株大肠杆菌对7种药物都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耐药性的强弱次序依次为复方新诺明、青霉素、呋喃妥因、氯霉素、红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且不同的菌株对一种抗生素的耐药性不同.该结果表明大肠杆菌的耐药现象十分严重,主要是由于近年来人们盲目大量应用抗生素造成的.应当引起广大畜牧兽医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3.
王莹莹  舒冰 《中国种业》2018,(10):92-93
荆占1号是从黄华占/鄂中5号刀黄华占后代经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常规早熟中私新组合,该品种丰产性好、综合抗性优、适宜轻简化栽培。介绍了该品种近年来在湖北省区域试验及高产示范表现、特征特性,结合品种特性总结了育苗移栽及轻简化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4.
王莹莹  梅卫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416-15418
通过对户用型气化炉炉体结构的改进,重点研究了炉内温度、物料颗粒、空气流量等影响因素与气化炉性能指标的关系,得出了影响气化炉性能指标的主次因素和各因素的显著性水平。各参数的最优组合为炉内温度900℃,物料颗粒10mm,空气流量0.8m3/min。该研究对户用型生物质气化炉的设计具有实际指导意义,同时为今后气化炉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35.
湿地外来植物香菇草(Hydrocotyle vulgaris)入侵风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香菇草(Hydrocotyle vulgaris)形态特征、生长习性以及繁殖特点的研究以揭示其入侵风险.结果表明:1)香菇草适应性强,具有表型可塑性,能适应水生到旱生、强光到隐蔽等多种生境,并具有较好的耐受性,从而能占据更宽的生态幅;2)侵占力强,能形成比较高密度的植株丛成片生长,地下部分由根茎和大量的不定根密集网状交错,在地上、地下高密度占领生境从而排挤其他植物,降低群落物种多样性;3)繁殖速度快,可营养繁殖和种子繁殖,以根茎营养繁殖为主,自然生长的香菇草个体1年繁殖倍数达到50倍以上;4)根除难度大,根茎的片断残留仍然可生长成新的植株再次快速繁殖扩大;5)根据香菇草的生长习性,其适生区域的气候特征指标为:日平均温度稳定≥10℃天数多于180 d,最冷月(1月)平均温度高于-5℃,年极端最低气温不低于-10℃;结合我国的气候数据,预测划分香菇草的适生范围包括:中国北亚热带湿润区、中亚热带湿润区、南亚热带湿润区、边缘热带湿润区、中热带湿润区、赤道热带湿润区和中国高原亚热带地区;6)采用外来物种入侵风险指数评估体系分析香菇草的入侵风险表明,其入侵风险指数可确定得分为71分,其中“繁殖和扩散特性”项目得39分.说明香菇草入侵风险程度极高,属于“不可引入物种”.最后提出了香菇草入侵风险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36.
花生~(60)Co-γ辐射诱变和突变体库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获得花生新种质,对花生干种子进行60Co-γ辐射诱变处理并构建花生突变体库,获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突变体材料,如高油突变体、高蛋白突变体、大种子和小种子突变体、大叶和小叶突变体、卷叶突变体等。通过分析这些突变体的不同性状发现,辐射处理对株高、叶片形态、含油量、蛋白含量、单株结荚数、单粒重、油亚比、出仁率等性状的影响极为显著。对7个性状(单株果仁重、蛋白含量、亚油酸含量、油酸含量、含油量、单粒重和单株荚果重)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油酸含量与亚油酸含量为高度线性相关;含油量与蛋白含量、亚油酸含量、油酸含量均为显著性相关;而含油量与单株荚果产量呈低度线性相关。这些突变体的获得为今后进行花生遗传育种以及机理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原材料和中间材料,也为花生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相似文献   
37.
为揭示现阶段西溪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现状及其对湿地生态保护工程的响应,于2009年8月至2010年5月对西溪湿地在3个不同时期建设的区域(Ⅰ区、Ⅱ区和Ⅲ区)中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季度调查.共记录大型底栖动物3门8纲15科45种.霍甫水丝蚓(Limnodrilus hoffmeisteri)、多毛管水蚓(Aulodrilus pluriseta)和梨形环棱螺(Bellamya purificata)是现阶段西溪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的优势种.最早建设的Ⅰ区的环节动物密度在各季节均低于建设较晚的Ⅱ区和Ⅲ区,而软体动物的密度和生物量的变化趋势则相反;Ⅰ区大型底栖动物的总密度虽然与Ⅱ区和Ⅲ区没有明显差异,但总生物量、物种数、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显著上升.上述结果表明,西溪湿地生态保护工程早期建设区域的底栖动物多样性趋于增加,水生生态系统环境质量得以改善.ANOSIM分析显示,西溪湿地不同区域或季节间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均存在显著差异,且这些差异的主要贡献物种为多毛管水蚓(Aulodrilus pluriseta)和梨形环棱螺(Bellamya purificata),表明这两个优势物种对西溪湿地底栖环境变化反应敏感,可作为湿地环境评价的指示物种.BIO-ENV分析表明,水温是影响春季和夏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水深是影响秋季和冬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主要因子,同时底泥总磷含量对解释大型底栖动物生物量和群落结构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8.
白腐菌及黑曲霉对玉米秸秆生物降解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白腐菌5.776和黑曲霉3.3148对玉米秸秆木质纤维素进行降解,以提高反刍动物对玉米秸秆的消化利用。先对白腐菌和黑曲霉降解玉米秸秆木质纤维素的能力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探索白腐菌和黑曲霉混合后对玉米秸秆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接种比例、黑曲霉接入时间,接种比例与黑曲霉接入时间的交互作用以及发酵时间对混菌发酵降解玉米秸秆都有显著影响(P<0.05)。最佳方案为:白腐菌液体菌种和黑曲霉孢子悬浮液的接种比例为5:1,白腐菌接种2 d后再接入黑曲霉孢子悬浮液,发酵10 d,所得产物中性洗涤纤维的含量为52.07%,真蛋白为7.89%,干物质损失率为18.75%。  相似文献   
39.
为探索玉米//花生间作种植模式对玉米和花生病害发生情况的影响,2015-2016年对玉米、花生单作田和间作田进行了病害调查,并对其气象因子和土壤酶活性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间作模式下玉米和花生病害的发生率都有所降低,玉米病害发病率降低程度尤为显著,其中对玉米茎腐病影响最大,发病降低率可达42.53%。本文对间作田和单作田的多项气象因子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同单作相比,玉米间作田光照度平均提高了5784.67lx,环境和土壤相对湿度分别平均降低了9.15%和8.23%,花生间作田光照度平均降低了16053.77lx,环境和土壤温度、相对湿度差别不显著。通过土壤中酶活性测定,发现间作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与抗性正相关的碱性磷酸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40.
果树"5416"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基于果树的年需求规律研发提出的,为果树养分的精准供应和专用肥的研发提供了有力工具,为果树按需和精准施肥的实现提供了技术支撑。介绍了果树"5416"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研发依据,详细阐述了果树"5416"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概念、创新点和实施以及营养诊断标准的制定,最后简述了果树"5416"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