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9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47篇
林业   73篇
农学   113篇
基础科学   59篇
  62篇
综合类   535篇
农作物   130篇
水产渔业   57篇
畜牧兽医   180篇
园艺   126篇
植物保护   26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51.
<正>单用化学农药防治农作物病虫害,不但生产成本高,造成环境污染和中毒,农产品农药残留,而且会杀死害虫天敌,使农作物病虫害进一步加大,利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是一种简单、实用、先进、经济的物理防治技术措施,该项技术的使用可  相似文献   
52.
对大豆疫霉根腐病菌毒素胁迫下抗感不同大豆品种根、茎、叶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毒素(稀释100倍,浓度为0.0897mg/mL)处理抗病大豆品种的根、茎和叶中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在病程的大部分阶段与对照相比都升高,而感病品种在整个病程中虽然在某些阶段较对照有一定的提高,但幅度不大,在病程其他阶段苯丙氨酸解氨酶下降幅度远大于升高幅度。而浓度相对较高的毒素(稀释50倍,浓度为0.1794mg/mL)处理后抗感品种根、茎和叶中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变化较稀释100倍浓度毒素幅度小。  相似文献   
53.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磷饲粮中超量添加植酸酶对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消化器官指数、养分表观利用率及胫骨指标的影响。选取1日龄罗斯308商品肉仔鸡公雏2 16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36只。正对照组(PC组)饲喂基础饲粮,负对照组(NC组)饲喂低磷饲粮(钙和有效磷水平均比PC组降低0.15%),试验组在低磷饲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500(NC500)、1 500(NC1500)和4 500 FTU/kg(NC4500)的植酸酶。试验期39 d。结果表明:1)NC和NC500组14、25和38日龄体重以及1~14日龄、15~25日龄和1~38日龄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育肥指数显著低于PC组(P<0.05)。除NC4500组1~38日龄ADFI显著高于PC组(P<0.05)外,NC1500和NC4500组38日龄体重以及1~38日龄ADG、ADFI、育肥指数与PC组差异不显著(P>0.05)。2) NC组钙表观利用率显著低于PC组(P<0.05),NC500、NC1500和NC4500组日均排钙量显著低于PC组(P<0.05)。NC500、NC1500和NC4500组磷表观利用率显著高于NC和PC组(P<0.05),日均排磷量显著低于NC和PC组(P<0.05)。3)NC组胫骨强度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NC4500组胫骨强度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4) NC组26、39日龄肝脏指数显著高于PC组(P<0.05),NC1500和NC4500组26日龄空肠、回肠指数显著低于PC和NC组(P<0.05),NC1500和NC4500组39日龄肝脏、胰腺、十二指肠、空肠指数显著低于NC组(P<0.05)。5) NC组全净膛率、腿率均显著低于PC组(P<0.05),NC1500和NC4500组全净膛率显著高于NC组(P <0.05),NC500、NC1500和NC4500组腿率显著高于NC组(P<0.05)。6)与PC组相比,NC1500、NC4500组每只鸡收益分别增加了0.61、0.49元。由此可见,本试验条件下,低磷饲粮中超量添加植酸酶能改善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提高钙、磷利用率及胫骨强度,提高经济效益,其中植酸酶适宜添加量为4 500 FTU/kg。  相似文献   
54.
水剂法提取核桃楸种仁油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剂法提取核桃楸种仁油,是利用种仁中非油成分对油和水“亲和力”的差异,以及油水比重的不同而将油脂和蛋白质等分离开来。主要技术指标是:核桃楸种仁与水按照1∶4体积比进行120目粒级粉碎,浆料pH值调试范围为4.0左右,经过55℃水浴温度2.5小时加热,再经过每分钟5000转离心机的20分钟离心作用,即可完成核桃楸种仁油水剂法提取的基本过程,这种方法预计可实现出油率70%左右。  相似文献   
55.
赤松茸是生长在赤松林树根部,与树根共生的一种野生食用菌,俗称松茸、松口蘑针松茸,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无隔担子菌亚纲伞菌目口蘑科口蘑属的一个种。松茸的特点是子实体寄生在松树根上,和周围的腐殖层形成菌丝网。松茸菌丝一般在枯枝落叶层下面3—5厘米深处土壤中活动,并进入松树的细根中与之共生形成外生菌根。  相似文献   
56.
1992~1996年对不同年龄蓝桉幼林各生长季节叶片的5种主要营养元素含量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蓝桉幼林叶片中N、P元素的含量夏季高于冬季;N含量第1、2年较高,各年间差异不显著;P含量各年间差异显著,第3年含量最高。元素K、Ca、Mg的含量各年间差异显著,含量随林龄增加而增加,25年以后达到高峰,之后由于“组织稀释”,浓度有所下降。施肥能提高叶片中N、K、Ca元素的含量;由于施肥使蓝桉生长量明显提高,叶片中P、Mg元素含量下降,“组织稀释”现象明显。  相似文献   
57.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进行了红松仁油萃取的研究,考察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及物料破碎情况对油得率的影响,适宜的萃取条件为:压力为30MPa,温度为45℃,时间为180min,物料破碎情况为压片破碎。  相似文献   
58.
蓝桉幼林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云南省保山市石灰岩红壤地区进行了历时4年的蓝桉幼林N、P、K不同配比的10种处理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肥能明显促进蓝桉(Eucalyptusglobulus)幼林的生长;其中处理6、9、10增产效果极显著,树高增加16.31%~20.40%,胸径分别增加18.78%~19.21%,材积增加65.04%~70.19%。有机肥对蓝桉生长有促进作用,施过有机肥的处理10生长始终保持优势;磷肥是蓝桉增产的主要因素,每株施430g钙镁磷肥做底肥能使树高、胸径分别增加14.67%、15.87%,每株施215g钙镁磷肥则树高、胸径分别增加11.44%、7.83%;氮肥各水平间无差异,增产效果不明显;钾肥1、2水平间无差异,3水平可能过量,阻碍了肥效发挥。施肥能提高蓝桉生产的经济效益,较好的几个处理依次为6、9、2、10、3产出投入比值均大于对照。综合以上几个因素,N2P3K2为蓝桉幼林的最佳施肥方案。  相似文献   
59.
龙牙楤木叶绿素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化学定量分析方法,对龙牙楤木俗名刺嫩芽叶绿素的性质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刺嫩芽叶绿素总含量为0.3691mg/g。叶绿素对光、热、酸性介质均不稳定,易产生降解现象;在散射光环境中,降解速度随时间延长和温度升高而加快;在pH值6~7时的中性条件下最稳定,在pH值3~4的酸性条件下,叶绿素易降解。  相似文献   
60.
针对板栗冬季大棚嫁接苗培育的主要技术环节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板栗大棚嫁接苗培育技术。文章从砧木和接穗的生产、催醒、嫁接、栽植、栽后管理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其培育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