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6篇
林业   17篇
农学   28篇
基础科学   10篇
  19篇
综合类   128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20篇
畜牧兽医   67篇
园艺   6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71.
水稻干旱胁迫诱导DNA甲基化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目的】研究水稻抗旱导入系DK106和旱敏感轮回亲本IR64苗期和分蘖期干旱胁迫前后DNA甲基化的变化情况,并比较分析叶片和根部DNA甲基化变化特征,探讨DNA甲基化在水稻干旱胁迫反应中的作用。【方法】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技术(methylation sensitive amplified polymorphism,MSAP)和高效液相层析(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方法分析DNA甲基化变化情况;从聚丙烯酰胺凝胶回收甲基化多态性片段并克隆测序及序列比对。【结果】MSAP分析结果显示,水稻基因组中约有20%的CCGG位点发生了胞嘧啶甲基化;水分胁迫导致DNA甲基化平均水平明显增加,其中根部增加幅度尤为明显;DNA甲基化水平及状态变化在品种间存在差异,同时具有时期及组织特异性。对干旱胁迫特异诱导DNA甲基化片段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基因编码区和非编码区发生DNA甲基化的频率基本相同。【结论】干旱胁迫反应过程中DNA甲基化表现出一定时空特异性和品种特异性,且与品种抗旱性差异相关。  相似文献   
72.
[目的]研究花生挤压膨化制油工艺,简化制油工序,降低粕残油率。[方法]通过高含油料单螺杆剖分式挤压机对花生进行浸油的前处理,根据量纲分析理论进行试验设计和函数组成,以物料含水率、套筒温度、主轴转速、模孔直径、模孔长度、喂料速度6因素设计试验,找出花生挤压膨化工艺参数对粕残油率的影响规律。[结果]通过该试验建立的方法得到的关于粕残油率的经验公式可以对粕残油率进行精确预测,经验公式在现有试验条件下可反映花生残油率与挤压膨化试验参数间的关系。[结论]通过试验建立粕残油率和试验参数的经验公式,且经验公式对粕残油率能进行较好地预测。  相似文献   
73.
山东规模化养殖场毛皮动物多重感染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2—2013年间,山东10个地市多家毛皮动物养殖场养殖的毛皮动物(狐狸、貉子、水貂)出现腹泻,皮肤湿疹,神经症状,空怀、流产、出血性肺炎等症状和病变类似的疫情,为探明其病因,本研究对发病规模化毛皮动物养殖场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并对送检的病料进行病原学检查,结果发现,犬瘟热病毒、细小病毒、阿留申病毒感染率分别为54.21%、47.30%、31.35%;肺炎克雷伯菌、奇异变形杆菌、肺炎双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杆菌、绿脓杆菌、加德纳菌的感染率分别为37.58%、25.05%、21.81%、14.04%、12.53%、10.37%、8.21%;犬瘟热病毒、细小病毒、阿留申病毒、肺炎克雷伯菌、奇异变形杆菌、肺炎双球菌6种病原的单独感染、二重感染、三重感染、四重感染分别为22.03%、39.52%、36.07%、2.38%,未见五重以上的感染。结果表明,近两年造成山东规模化场毛皮动物发病主要原因是由犬瘟热病毒、细小病毒、阿留申病毒与肺炎克雷伯菌、奇异变形杆菌、肺炎双球菌多重感染所致,这为规模化毛皮动物养殖场有效地控制疫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4.
以藜麦、薏仁、黄芪、豆渣及大豆膳食纤维为功能性杂粮膳食预混粉主成分原料,利用线性规划法确定功能性杂粮膳食粉的配比。以单因素试验为基础,采用中心组合响应面4因素3水平设计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功能性杂粮膳食预混粉主成分配比:藜麦50%,薏仁30%,黄芪5%,豆渣15%;高纤功能性杂粮膳食预混粉主成分配比:藜麦50%,薏仁30%,黄芪5%,大豆膳食纤维15%。使用Design Expert 8.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所得二次回归方程可体现实际值与理论值拟合度较好。功能性杂粮膳食预混粉的最佳膨化工艺条件为物料粒度60目、物料水分27.99%、螺杆转速350 r·min-1、机筒温度140℃时,此条件下膨化度为2.15。  相似文献   
75.
旨在探究叶酸补饲对隐性乳房炎奶牛免疫及产奶相关性状的影响和相关分子机制,为隐性乳房炎奶牛补充叶酸奠定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本试验基于北京郊区某牧场的中国荷斯坦奶牛群体,根据胎次、体重以及体细胞数(连续2个月SCC>500×103个·mL-1)选择29头泌乳牛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补饲组(n=18)和对照组(n=11)。连续14 d对补饲组进行包被叶酸(每天120 mg/500 kg)饲喂,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对收集到的DHI数据(包括体细胞数、日产奶量等)进行分析。随后,每组随机挑选4个个体,采集分离血液白细胞提取RNA并进行转录组测序,通过DESeq2进行基因差异表达分析。运用KOBAS3.0-KEGG通路数据库对鉴别出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分析。结果发现,补饲包被叶酸后,奶牛的体细胞数显著降低(P<0.05),对产奶相关性状没有显著影响。转录组数据的分析结果揭示,补饲组与对照组有277个差异表达基因(P<0.05,log2|Fold change|>1),包括105个显著上调的基因和172个显著下调的基因。这些基因主要富集在包括炎症反应、免疫反应、细胞因子生成调控、细胞分化、白细胞趋化和迁移、调节免疫系统过程等免疫相关的功能GO条目,以及先天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相关的重要通路。综上,奶牛补饲叶酸对其免疫相关性状等有重要影响,且显著影响免疫相关通路的基因表达,为叶酸补饲的推广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科学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6.
文章以人的移动性空间感知为研究视角,对城市公园进行动态和静态满意度相结合的调查,探讨静态满意度和动态满意度评价结果与绿视率存在的统计学关系,分析得出基于空间满意的绿视率数值区间.结果显示:1)绿视率30%~60%为样本数量最为集中的区间,当绿视率超过70%后,样本数量显著减少;2)动态满意度与静态满意度无论在评分分布还是数值均值都表现为显著的正相关性;3)绿视率与满意度呈现出负相关性.研究方法可为绿视率的动态调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7.
茄子青枯病(Eggplant southern bacterial wilt)又称细菌性枯萎病,是南方茄子的一种主要病害,一旦发生,轻者发病30%左右,重者毁苗。该病容易被误判为黄萎病、枯萎病等,需正确识别,提前加强预防。  相似文献   
78.
79.
为调查分析北京、天津及河北地区奶牛场的隐性乳房炎发病现状及病因,本研究调查收集了来自北京大兴、房山、昌平、顺义、密云、延庆6个区县及天津、河北部分地区共计41家中小规模奶牛场、1.8万余头荷斯坦牛的乳房炎相关数据。结果发现,全群500头以下的中小型牛场是京津冀地区主要奶牛养殖群体,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和大肠杆菌是导致牛群发生乳房炎的主要致病菌;被调查牛场群体中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很高,说明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防治与风险评估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应在京津冀中小规模牛场改进隐性乳房炎判定标准(SCC由20万~50万/m L改进为10万~50万/m L),开展奶牛隐性乳房炎风险评估,并早期普查金葡菌乳房炎感染牛,从而提高奶牛群的乳房健康度和乳品质量;同时应尽早开展隐性乳房炎抗性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为今后组建抗隐性乳房炎基础奶牛群体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80.
正在农业生产用药方面,以前存在一种药剂名称有数十甚至数百上千种商品名的现象,现如今,国家明文规定,农药名称只能用通用名。但在农药的有效成分含量、药液浓度、单位面积药剂用量、用药剂量方面,基于多方面的原因,表达方式仍然多样,农民在量取农药进行喷雾时也存在或多或少的错误现象。为此,笔者从用药量的计算和制剂的量取两方面进行了疏理,以供农民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