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6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2篇
  4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0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长白山脉尔北一西南走向,主体在中国东北境内,北连俄罗斯远东锡霍特山地,向东南进入朝鲜半岛。冰与火的洗礼,让长白山主峰雄墙尔北亚之颠。白头山的伟岸成就了涓涓细水,汇流成江,奔腾人海。正所消一池灭水,二三江源头,神山圣水,万物景仰。鸭绿江和图们江两岸.多民族文化共存,跨国经济和人文交往共生。  相似文献   
32.
文章对新立城水库大银鱼资源的移植、增养殖及健康管理技术进行了全面总结,分析了水库大银鱼移植成功的原因,指出增殖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为东北地区大型水库的大银鱼健康增养殖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33.
稻虱缨小蜂寄主范围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着重报道稻虱缨小蜂Anagrus nilaparvatae Pang and Wang在稻田及其附近的寄主范围。该蜂除寄生于褐稻虱卵外,还寄生于白背飞虱、灰飞虱、稗飞虱、拟褐飞虱、伪褐飞虱、黑边黄脊飞虱、黑面黄脊飞虱等的卵中。这些飞虱种类成为稻虱缨小蜂的过渡寄主及越冬寄主。当缺乏褐稻虱时,稻虱缨小蜂赖以生存繁衍,有利于其在田间的繁殖和保存一定的种群数量。  相似文献   
34.
<正> 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区域农业气候研究,是农业遥感的一个新领域,也是农业气候研究的一种新方法。近年来的实践表明,它对推动农业气候学的进展有重要意义。农业气候遥感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在我国山西、吉林、内蒙、湖南等地,已相继开展了应用遥感资料解译农业气候问题的研究。信息源主要是取自美国陆地  相似文献   
35.
土地保护性储备计划(CRP)是将侵蚀强度较大的农用地退耕种植多年生林草植物,美国德克萨斯州是CRP实施面积较大地区之一,受农作物市场和CRP到期后重新注册面积减少的影响,许多农民考虑重新耕种这些土地(C-CRP)。项目在,对长期实施CRP(> 23 a)和实施CRP后还耕(C-CRP)土地的3个土层(0~10 cm、0~30 cm、0~5 0cm)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颗粒有机质碳和氮(POM-C和POM-N)、高锰酸氧化碳(土壤活性有机碳POXC)、微生物碳和氮(MBC和MBN)、土壤原位二氧化碳(CO2)通量和代谢熵(qCO2)等进行了连续性调查研究。结果表明:CRP还耕(C-CRP)后土壤C和N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36.
母羊分娩和羔羊管理是舍饲养羊的关键环节.此时的母羊和羔羊都相对脆弱,容易受到环境温度、湿度和病菌的影响,必须加强饲养管理,帮助母羊恢复身体,提高羔羊的成活率,增加养殖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7.
利用漆酶对人参中木质素成分的降解作用,以提高人参皂苷Re提取率为目的,采用正交试验对漆酶酶解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人参皂苷Re最佳提取工艺为:1 g人参粉加入1.5 g漆酶(25 000 DLU/g),在60℃,pH值5.0下,酶解1.5 h,用甲醇加热回流提取人参皂苷Re。经漆酶酶解处理后人参皂苷Re提取率达到0.511%,比传统加热回流法提高了90.0%。  相似文献   
38.
王野岸 《昆虫天敌》1990,12(1):40-47
稻虱缨小蜂 Anagrus nilaparvatae 是褐稻虱 Nilaparvata lugens 卵期的重要天敌。褐虱缨小蜂与褐稻虱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褐稻虱种群生命系统中的一个亚系统,在研究其数量控制中有必要分别进行研究。Lotka(1925),Volterra(1926),Thompson(1924)等首先提出了寄生者——寄主(或捕食者一猎物)模型。Nicholson(1933)和 Nicholson and Bailey(1935)进一步提出了寄生(捕食)作用函数的模式,为研究寄生者——寄主(或捕食者——猎物)的相互作用提供了一个基础。作为寄生者作用后的存活率,此函数可看成昆虫种群生  相似文献   
39.
1气味刺激在假母猪台上包一张母猪皮(以本场的健康母猪为宜)。然后,在猪皮上涂上公猪尿液或唾液,也可以涂上发情母猪的尿液。性欲强的公猪嗅到气味后会试探着爬跨假母猪台,这时采精员应协助公猪正确爬跨,以免姿势不当而受伤。2驱赶引逗有些公猪性欲较好,但只围着人转不爬跨假母猪台,这时就需要驱赶公猪围着假母猪台转,并引逗公猪集中精力到假母猪台上,反复几次后公猪会开始爬跨假母猪台。3旁观让性欲不强或无经验的小公猪,观看1头有经验的公猪爬假母猪台至采精全过程。猪有善于模仿的习性,几次后便学会爬跨行为。观看时要用铁栅栏隔开,以防…  相似文献   
40.
针对水稻撒施追肥肥料颗粒破碎率高、抛程低的问题,该研究设计了一种导流式离心圆盘扬肥器,其主要由带导向叶片的旋转圆盘、进料部分和导流筒组成,利用离心力和气流共同作用抛撒肥料,以提高抛程。首先,对肥料颗粒进行动力学分析,建立抛程与肥料颗粒速度之间的函数关系,确定装置的结构及运动参数。其次,基于EDEM对撒肥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扬肥器导向叶片结构参数与进料口位置对肥料初速度的影响,并基于FLUENT对扬肥器内部气流流场进行仿真分析,研究扬肥器导流筒对颗粒抛出速度的影响,优化导流筒的结构参数。最后,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研究叶片数量、叶片型式、叶片高度和盘室间隙对抛程和肥料破碎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叶片数为4、叶片型式为径向叶片、叶片高度为15 mm、盘室间隙为25 mm时,抛程为16.95 m,肥料破碎率为26.32%,较无导流筒的扬肥器抛程提高5 m、肥料破碎率降低28.2%。研究结果可为扬肥装置的研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