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7篇
  2篇
综合类   35篇
水产渔业   15篇
畜牧兽医   13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霉菌毒素是霉菌产生的高毒性次级代谢产物,产生霉菌毒素的霉菌不仅损害作物,对各种水平的饲料和食物生产都造成巨大损失,而且动物采食被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后,健康会受到影响,甚至引起疾病和死亡。目前,自然界存在400多种已知的霉菌毒素,共分为6大类:黄曲霉毒素、单端孢霉烯族毒素、烟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毒素和麦角生物碱。原料中霉菌毒素源自作物田间及仓贮中,并不断积累,由于此环节时间长、流通环节多,所以相同产区原料在不同地域应用时霉菌毒素的差异都很大。在饲料加工与应用环节,霉菌的滋生也会加重霉菌毒素污染风险。从百奥明公司近几年的霉菌毒素检测和国内科研院所的研究报告来看,当前,国内猪料中主要霉菌毒素为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和烟曲霉毒素,为人们所熟知的黄曲霉毒素污染风险主要出现在奶牛和鸭子方面,在养猪生产中黄曲霉毒素污染也存在,其风险程度低于前面的3种霉菌毒素。  相似文献   
72.
霉菌毒素的规律在世界各地情况各异,即使在国内各地的饲料和原料中霉菌毒素的规律也有很大不同。因此,防控霉菌毒素的第一步就是要了解饲料和原料中主要霉菌毒素的污染情况,并根据实际污染情况结合霉菌毒素的自身特点与危害程度进而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73.
<正>2012年上半年,百奥明饲料添加剂(上海)有限公司共检测了421份来自全国各地的饲料和原料样品,包括:饲料134份(其中:猪料86份,禽料37份,奶牛精饲料6份,水产饲料5份);玉米129份,玉米副产品35份(其中:DGGS 15份,玉米胚芽粕等20  相似文献   
74.
霉菌毒素主要以免疫抑制的方式危害畜禽及人类的健康,在畜禽养殖中,可能引起采食量、饲料转化率下降,并诱发畜禽疾病、繁殖障碍等,是当前全球畜牧、饲料业面临的困境之一。百奥明就2011年1—12月全球饲料及原料中霉菌毒素分布特点与污染水平进行了总结,为广大畜牧、饲料工作者呈现了全球饲料及饲料原料中霉菌毒素的概况。  相似文献   
75.
应用棉饼稻草日粮,配合饮水中添加氧化镁的饲喂模式,对6只阉割公山羊诱发尿石症,观察尿石症发生过程中尿液晶体、电导率和磷酸钾镁离子积的动态变化,以探讨其变化规律及在尿石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试验分4个时期进行,预试结束时为试验Ⅰ期;正式试验的第15~60天为试验Ⅱ期;尿闭发生初期为试验Ⅲ期;尿闭发生后2~5d为试验Ⅳ期。结果表明,试验山羊都发生了尿石症,尿结石和试验Ⅱ期尿沉渣晶体主要由磷酸铵镁和磷酸钾镁组成,试验Ⅳ期晶体主要为磷酸钾镁。试验Ⅱ期尿液中存在数量较多、大小不同的晶体,试验Ⅲ期晶体基本消失,试验Ⅳ期则出现少量小晶体。试验Ⅲ、Ⅳ期尿液电导率和磷酸钾镁离子积都显著低于Ⅰ、Ⅱ期(P〈0.05)。提示:山羊的磷酸铵(钾)镁结石形成后,尿液的电导率和磷酸钾镁离子积水平降低,尿沉渣晶体减少或消失。  相似文献   
76.
 【目的】模拟中国棉区传统饲喂模式,应用富含磷、钾、镁的棉饼稻草日粮饲喂阉割山羊,继而比较分别在添加高钾、磷和高镁在诱发尿石症时的作用差异。【方法】18只山羊均分为A、B、C 3组,饲喂3个月含磷、钾、镁分别为0.40%、1.24%、0.32%的试验日粮,从第3个月开始在B组山羊饮水中添加钾、磷,相当于日粮中钾、磷含量分别提高到1.74%和0.75%;在 C组饮水中加氧化镁,相当于镁含量提高到0.56%。观察参试山羊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记录尿石症发病率;定期采集血液和尿液,检测血液和尿液中钾、镁、磷、钙离子含量变化以及尿液磷酸钾镁离子积变化。应用化学定性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X-射线能谱和红外光谱方法分析尿沉渣晶体和结石的主要组分。【结果】A、B、C组分别有1、1、6只山羊发生尿石症,χ2检验表明C组与A、B组发病率差异显著(χ2=5.49,P<0.05)。结石主要组分是磷酸氨镁和磷酸钾镁,尿液磷酸钾镁离子积在结石发生后显著降低。【结论】相对于日粮中的高磷、高钾来说,日粮中过量的镁是采食棉饼饲料的山羊尿石症发生的重要因素。高镁诱发尿石症的原因可能与尿液中结石抑制因子的抑制能力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77.
选择体重(20.40±2.57)kg的健康渝荣1号配套系商品猪60头,随机分为5组,分别饲喂消化能浓度为13.19、14.10、14.35、14.69 MJ/kg和14.90 MJ/kg的饲粮,测定其生产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同时进行消化试验,测定饲粮的养分消化率。结果表明:采食量和饲料增重比随消化能水平上升而下降,14.90 MJ/kg组采食量极显著低于13.19 MJ/kg组(P<0.01),14.69 MJ/kg组和14.90 MJ/kg组饲料增重比显著低于13.19 MJ/kg组(P<0.05);14.69 MJ/kg组日增重最高(P>0.05)。14.90 MJ/kg组血清总胆固醇浓度显著高于13.19 MJ/kg组和14.10 MJ/kg组(P<0.05)。各常规养分消化率随消化能水平提高而上升。由此可见,提高生长猪饲粮能量水平,能够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率、降低采食量和饲料增重比;在本试验条件下,消化能水平为14.69 MJ/kg时日增重最佳。  相似文献   
78.
不同精液解冻液和解冻速率对猪颗粒冻精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高猪冻精解冻后的质量,本试验选择5种解冻液配方,对猪颗粒冻精进行解冻,结果表明,Ⅴ号解冻液为最佳解冻液,解冻后精子活率为(34±2.4)%,极显著高于Ⅰ、Ⅲ和Ⅳ组(P0.01);存活时间为(506.6±40.4)h,极显著高于Ⅰ、Ⅱ、Ⅲ组(P0.01),显著高于Ⅳ组(P0.05)。选择9种不同的水温,采用V号解冻液对冻精颗粒进行解冻,记录解冻时间,并计算解冻速率,研究结果表明,以27.5℃/s的速率进行解冻,解冻后精子的活率、弯尾率及顶体完整率均达最优水平。  相似文献   
79.
对渝荣1号配套系商品猪的活体性状、胴体品质性状和肉质性状的17个变量进行了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活体性状和胴体品质性状的第一个典型相关系数(0.92)达极显著水平,占总相关的78.31%;活体性状和肉质性状、胴体品质性状和肉质性状的第一典型相关系数(0.79和0.84)达显著水平,分别占总相关的54.21%和63.95%;屠宰质量、体长、眼肌面积和剪切力在渝荣1号配套系猪育种中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0.
【目的】本研究旨在研究湿热环境中不同温度和风速对妊娠母猪的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本实验选取年龄、体重相近、身体健康的妊娠母猪共20头,饲养于水帘风机猪舍,分别测定不同风速区间、温度中猪只的皮质醇(Cortistatin,CORT),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热应激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水平。【结果】风速、温度以及二者的互作效应能显著影响妊娠母猪血清中CORT的浓度(P0.05);血清中MDA和HSP70的浓度受到环境参数的显著影响,当温度超过等热区时,随着温度升高,血清中MDA和HSP70浓度显著升高(P0.05),风速对这二者的影响不显著(P0.05)。【结论】该实验结果显示,在我国西南地区,湿热环境会影响猪只体内的生化指标,造成一定的热应激,合理的增强圈舍风速,降低舍内温度能够一定程度的降低妊娠母猪的热应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