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16篇
水产渔业   15篇
畜牧兽医   6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51.
为开发安全、有效、稳定的新型中兽药制剂,有利于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防治,试验研究了中药透皮剂对隐性乳房炎奶牛泌乳量、白细胞、白蛋白(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乳酸脱氢酶(LDH)的影响。方法:记录用药前后5d日泌乳量,分别采用试剂盒和CA-500血液分析仪测定用药前后乳汁中ALB、ALT、LDH和血液中白细胞。结果:患隐性乳房炎奶牛泌乳量显著降低(P〈0.05),血液中WBC、MON、GRA、LYM%显著高于健康牛(P〈0.05),而乳汁中的ALB、ALT和LDH含量极显著高于健康奶牛(P〈0.01)。通过5d中药透皮剂治疗后,奶牛产奶量大幅度增加,WBC、MON、GRA、LYM%、ALB、ALT和LDH与健康牛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中药透皮剂对奶牛隐性乳房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2.
鸡马立克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鸡马立克病是由马立克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淋巴细胞增生性传染病,通常以外周神经和包括虹膜和皮肤在内的其他各种器官和组织的单核细胞浸润为特征.目前,仍然严重威胁着养禽业的发展,疫苗虽然可以预防马立克病的发生,但免疫失败时有发生,常常导致本病的局部暴发.论文对该病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发病机理、诊断及防控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3.
为降低贵州山区鲟鱼养殖成本,于2010年从大连永新鲟鱼公司引进西伯利亚鲟发眼卵,在贵州省江口县进行西伯利亚鲟发眼卵的孵化及苗种培育试验。结果表明:西伯利亚鲟发眼卵在低温季节引种成活率高,18.9℃的水温为最适宜孵化温度,孵化率达75.89%;刚孵出的鲟鱼苗经过3个月的培育,可长到15~20cm,成活率达82.46%。水花苗质量及水质条件对苗种培育成活率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4.
向日葵叶抗氧化成分24-亚甲基环木菠萝烷醇的分离提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向日葵叶乙酸乙酯、0.5%稀盐酸混合液提取物的氯仿萃取部分的分离纯化,得到一个化合物。经MS鉴定其分子量为440,为24-亚甲基环木菠萝烷醇,且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用普鲁士蓝法以茶多酚为对照研究该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24-亚甲基环木菠萝烷醇具有抗氧化活性,但比同浓度茶多酚的抗氧化活性要弱。  相似文献   
55.
牛前胃弛缓是由于饲养管理失宜,饲喂粗劣难以消化的饲料或吞食多量的泥沙、沙石等异物,过劳或运动不足,缺乏光照,过饥过饱等以及其它疾病(如创伤性网胃炎、瓣胃阻塞、瘤胃积食、瘤胃臌气、慢性胃肠炎、结核病、布氏杆菌病、肝片吸虫病、有机磷农药中毒等)等原因引起前胃兴奋性降低、收缩力减弱、瘤胃内容物运转缓慢、微生物菌群失调、瘤胃内环境失常、胃内容物腐败酵解产生有毒物质,刺激前胃黏膜而引起消化障碍,食欲、反刍减少以及全身机能紊乱的一种常见多发病。中兽医称为“脾胃虚弱”。以舍饲牛多发。  相似文献   
56.
采用封闭式育苗技术进行了云纹石斑鱼苗的人工培育试验,即在整个育苗过程中不换水,通过向水体中注入纯氧、添加EM菌和水产养殖环境改善剂调节育苗水体中的理化因子,并通过油膜收集装置及时清理污物,保持水质稳定。试验过程中测定了育苗水体中相关理化因子和鱼苗数量的变化,观察并记录了鱼苗的生长和摄食情况。苗种培育试验中,水温为24.0~30.2℃,p H 6.31~7.98,盐度30~32,溶氧量在6 mg/L以上,理化因子基本稳定。试验结果表明:云纹石斑鱼仔稚鱼的全长、肛前距、体高和日龄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全长与日龄的关系式为y=0.0095x~2+0.0407 2x+2.093 8,R~2=0.988 7;肛前距与日龄的关系为y=0.0050x~2+0.005 0x+0.925 0,R~2=0.990 0;体高与日龄的关系为y=0.002 0x~2-0.000 0x+0.829 0,R~2=0.993 0。云纹石斑鱼7日龄仔鱼的胃肠饱满度平均为1.087,平均摄食量为16.7个轮虫;18日龄仔鱼胃肠饱满度平均为1.877,平均摄食量为87个轮虫,与7日龄仔鱼相比,其摄食量明显增加。云纹石斑鱼仔鱼摄食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摄食高峰在16:00~18:00,属于白天摄食型,晚上基本停止摄食。苗种生产试验结果:受精卵总量为1.604 kg,共孵化仔鱼1.01×10~6尾,孵化率为57.7%;初孵仔鱼经41 d培育后,共获得稚鱼1.70×10~5尾,成活率为16.8%,畸形率10%。  相似文献   
57.
为了从猪源大肠杆菌中获得纯度高、产率高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并评价其毒力,本试验采集仔猪腹泻粪便作为病料,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和16S rDNA鉴定,采用热酚水法提取细菌的LPS,通过DNaseⅠ、RNaseA、蛋白酶K和醇沉法对LPS进行纯化,通过苯酚硫酸法、Bradford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LPS多糖、蛋白及核酸含量,鲎试剂定量法测定其活性,采用小鼠急性毒性试验方法测定小鼠半数致死量(LD50)。结果显示,分离获得一株具有高致病性的猪源大肠杆菌,纯化的猪源大肠杆菌LPS平均产率为3.74%,其中多糖含量为13.40%,蛋白含量为0.48%,核酸含量为0.06%,主要条带集中在14~160 ku范围内,鲎试剂定量法测定其活性为1.21×107 EU/mg,提取LPS对小鼠的LD50为31.86 mg/kg。该猪场仔猪腹泻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获得其毒力因子LPS纯度高、产率高、毒力强,这将为临床防制猪大肠杆菌病及LPS提取纯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8.
为了提高人参皂苷-Rh2的生物学活性和水溶性,对其分子结构进行了一定的化学修饰,并考察其修饰后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衍生物浓度在5-100μg/ml时可显著促进小鼠B淋巴细胞的增殖(P<0.05),但对T淋巴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不明显;浓度在50-300μg/ml时可极显著提高NK细胞对YAC-1的杀伤作用(P<0.01);浓度在5-200μg/ml时极显著增强小鼠的代谢功能(P<0.01),一定程度促进了巨噬细胞吞噬中性红作用。试验结果提示,经化学修饰后的人参皂苷-Rh2水溶性良好,可显著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59.
人参总皂苷对MSB-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机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浓度的人参总皂苷与马立克氏病肿瘤细胞系MSB-1细胞共同作用,利用改良MTT法测定了人参总皂苷对MSB-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并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流式细胞术、荧光检测和电镜形态学观察等方法探讨其抑制机理。实验结果表明:人参总皂苷对MSB-1细胞的增殖存在抑制作用,并呈剂量-时间依赖性,人参总皂苷与MSB-1细胞培养72 h后的半数抑制浓度为:340.41μg/mL,其95%可信限为:(340.41±33.7)μg/mL。流式细胞术测定表明,人参总皂苷抑制了MSB-1细胞DNA的合成。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荧光检测和透射电镜观察表明,人参总皂苷可以诱导部分MSB-1细胞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60.
通过观察条纹锯鱼旨的胚胎发育过程及卵黄囊仔鱼形态变化,研究其胚胎发育及卵黄囊仔鱼的形态特征、特点。采用Nikon E200显微镜对其胚胎发育形态及卵黄囊仔鱼形态变化进行连续拍照取样,详细描述了其从受精卵到初孵仔鱼的26个具体发育时期的形态特征、孵化温度、发育时间及卵黄囊仔鱼的形态变化特征。结果显示,条纹锯鱼旨的受精卵为球形、游离的浮性卵,平均卵径为0.950±0.039mm;条纹锯鱼旨受精卵孵化需经过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器官生成期和孵化期6个主要时期,在80目的孵化网箱中,水温20~20.5℃、盐度28~32、DO≥5mg/L、pH7.6~8.4静水微充气的条件下需要46h53min孵化;卵黄囊在仔鱼出膜2d后被吸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