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4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21篇
  11篇
综合类   61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21篇
畜牧兽医   26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园林绿化工程造价特点及造价控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工程项目的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工程造价是一项比较重要的内容,工程造价问题直接关系到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能够获得的利益。本文主要针对园林绿化工程造价的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关于工程造价控制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2.
在如今科学技术得到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可持续发展越来越重要。因此生态环境的保护,可持续能源的选择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林业建设方面也是如此。本文根据这一社会现象通过观察研究林业育苗,一方面对其进行分析并针对林业生产中的苗期管理与抚育管理进行深入探究;另一方面针对管理层面,通过管理策略问题实施的详细解答,有助于确定对林业育苗的规范标准。  相似文献   
53.
产量检测系统智能终端是获取田间产量信息的核心装置。为提高我国农机装备的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全面提升我国农机装备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设计开发了基于CAN总线分布式的产量检测系统智能终端。智能终端包括车载显示器和智能节点两部分:车载显示器通过CAN总线接受智能节点的数据,而且能够实时显示并保存产量信息;智能节点的作用是读取各传感器的数据,并发送到CAN总线上。田间试验表明:智能检测终端运行良好,满足田间测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54.
以胡萝卜为主要原料,通过加钙营养强化并达到硬化效果,借助糖渍的作用,使其具备蜜饯独有感官风味。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了胡萝卜蜜饯的加工工艺,使其感官风味最佳,为生产实践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硬化过程中氯化钙浓度为0.20%、糖渍过程中糖液浓度为40%、柠檬酸浓度0.7%和糖煮时间20 min为最佳工艺组合。  相似文献   
55.
运用MSAP研究镉胁迫对拟南芥幼苗基因甲基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DNA甲基化是表观遗传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环境胁迫响应中起重要作用。运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ethylation sensitive amplification polymorphism,MSAP)技术研究0、0.5、1.5、5.0 mg·L-1Cd2+处理对拟南芥幼苗全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浓度镉处理19 d后,叶片数、地上部鲜重无明显变化,但根长受到显著抑制;(2)选取10对引物扩增DNA酶切产物,所得三个镉处理造成的拟南芥基因组MSAP%均高于对照(35%);(3)随着镉处理的增大,拟南芥基因组甲基化(M)型条带依次减少,去甲基化(D)型条带逐渐增加,并且条带亮度也有所变化;(4)将特异性条带克隆测序后发现,mRNA、假设蛋白、表达蛋白、用于编码假定蛋白的mRNA序列V型质子ATP酶亚组、叶绿体中光合体系II CP47基因、叶绿体DNA、rRNA重复单元、核糖体蛋白等多种序列均存在甲基化修饰现象。这些特异序列可为我们寻找镉胁迫的生物标记物及胁迫响应的机理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56.
施加生物炭对黑土区坡耕地改土培肥效应的持续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探明施加生物炭对黑土坡耕地的持续影响,以东北黑土区1.5°、3°、5°的坡耕地田间径流小区为研究对象,对土壤结构及其养分进行为期4年的观测。于2016年试验开始前,按75 t/hm2一次性施加玉米秸秆生物炭,各坡度均设置不施加生物炭的对照组,共计6个小区,后续年份不再施加生物炭。结果表明,单次施加生物炭能够提高土壤气相、液相比例,提高通气性和持水能力,改善土壤三相比例,较对照组土壤孔隙度提高2.83%~5.56%,土壤容重降低1.89%~3.62%。施炭后土壤中有机质、铵态氮、速效钾含量显著提高,分别提高9.54%~18.21%、21.35%~28.02%、11.99%~22.71%。各项指标均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所降低。采用随机森林回归模型评估得出综合肥力等级指数,并拟合回归方程预测2020—2022年等级指数,比较肥力变化情况得出单次施用生物炭对培肥土壤作用的有效年限为6~7年。  相似文献   
57.
灌溉方式和播期对地膜春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为了缓解气候变化加剧的水资源短缺危机和生态风险,寻求合理高效节水灌溉方式,提高农田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适应性。通过不同灌溉方式和不同播期对大田地膜春玉米进行试验,采用全生育期连续定点观测春玉米发育期、产量结构和水分利用效率,分析了不同灌溉方式和不同播期对春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滴灌、喷灌和漫灌3种灌溉方式中滴灌最有利于春玉米干物质积累、第二播期生长状况好,干物质累积量高,尤其是乳熟期和成熟期差异明显(P<0.05)。滴灌、喷灌较漫灌根系多;喷灌根系长而粗,与滴灌、漫灌差异极显著(P<0.01)。滴灌、喷灌果穗长、果穗粗好于漫灌,滴灌秃尖最短,籽粒重和百粒重呈现为滴灌>喷灌>漫灌,且差异显著(P<0.05)。第二期产量构成优于第三期和第一期。滴灌产量高,耗水少,水分利用效率最高,而产量较高耗水最少的第三期水分利用效率高,差异显著(P<0.05)。总之,滴灌是最适宜于干旱区的抗旱、节水、节肥和增产的灌溉方式;第二期是最适宜的播种期,且气候变暖有利于晚播、晚熟品种的推广和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58.
对比林问荆和蔓乌头提取液对菜粉蝶三龄幼虫的杀虫效果。以林问荆茎叶、蔓乌头根作为原材料,对林问荆和蔓乌头原料采用70%乙醇、50%丙酮、沸水等进行提取试验,采用提取液分别对菜粉蝶三龄幼虫分别进行杀虫效果试验,并对比二者的对三龄前幼虫的杀虫效果。试验得出,林问荆的杀虫效果明显低于蔓乌头,70%乙醇提取液的杀虫活性最强。不同提取方法的杀虫效果差异较大,研究可为菜粉蝶的生物防治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9.
研究了改良高氏培养基、甘油-天门冬酰胺培养基、R2A培养基、改良高氏二号培养基、海藻糖-脯氨酸培养基对太白山不同植被土壤放线菌的分离效果,并分析放线菌的生态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太白山南北坡土壤养分大体呈现为中海拔林地含量相对较高,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最高分别为77.81 g·kg~(-1)和5.35 g·kg~(-1),低海拔林地与高海拔林地含量相对较低,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最低分别为11.77 g·kg~(-1)和0.85 g·kg~(-1),即自低海拔至高海拔不同林地类型土壤养分整体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甘油-天门冬酰胺培养基分离的放线菌数量与种类均高于其它培养基,其数量最高可达258×10~4cfu·g~(-1)土,种类最多为35种;改良高氏培养基分离南坡的效果优于北坡;R2A培养基分离中高海拔林地土壤优势更明显。中海拔林地类型,如北坡的红皮桦、牛皮桦,南坡的牛皮桦,分离的放线菌数量均显著高于其它林地类型;土壤速效磷和全氮含量对放线菌的分离效果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0.
对猪碳酸酐酶Ⅲ(Carbonic anhydraseⅢ,CAⅢ)基因进行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分析该基因的时空表达特性。通过RT-PCR和克隆测序技术获得猪CAⅢ基因的CDS序列,综合利用多种生物信息学软件,对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生物学特性进行预测,采用qRT-PCR技术检测CAⅢ基因的组织表达谱和时序表达规律。结果表明,猪CAⅢ基因CDS区长783 bp,编码260个氨基酸;CAⅢ蛋白为亲水性碱性蛋白,无信号肽,主要在细胞质中发挥作用;CAⅢ基因在心脏、肝脏、胰脏、肺、胃、背最长肌、皮下脂肪、脾脏、盲肠等9种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在背最长肌中表达量最高,极显著地高于其他组织。从初生到5月龄,大白猪背最长肌中CAⅢ基因 mRNA表达量呈上升—下降—上升—下降的趋势,初生时最低,随后表达量逐渐升高,到3月龄时达到峰值,之后开始下降;马身猪中,从初生到5月龄,CAⅢ基因 mRNA的表达量基本呈上升趋势,在5月龄时达到峰值,极显著地高于其他各个阶段。2个不同品种相比,3月龄和4月龄时,大白猪CAⅢ mRNA表达量显著或极显著地高于马身猪;而在5月龄时,马身猪CAⅢ mRNA表达量极显著地高于大白猪,其他阶段2个品种CAⅢ mRNA表达量无显著差异。CAⅢ基因可能直接或间接参与猪骨骼肌的生长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