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4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21篇
  11篇
综合类   62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21篇
畜牧兽医   26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2007年7月1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西华工商局以其敏锐前沿的眼光,及时准确地意识到该法令对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在相关政策许可的条件下,率先注册登记了周口市首家农机专业合作社——西华县天中农机专业合作社,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目前,全县已注册登记农机专业合作社4家,注册资本460万元。如何推动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西华县的做法独辟蹊径。  相似文献   
82.
王鹤  张跃  马君 《内蒙古草业》2005,17(4):19-22
本文首先分析了乌兰察布市后山风蚀沙化形成过程及原因,对植被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然后针对风蚀沙化原因,分4个方面(牧区放牧地的合理利用,退化草地植被恢复,撂荒地植被恢复,人工草地的建立)提出了不同的植被保护与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83.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Cd、Cu胁迫下拟南芥幼苗基因组DNA的甲基化水平和状态变化。[方法]以0、0.5和5.0 mg/L Cd2+、0.5和5.0 mg/L Cu2+处理21 d的拟南芥为材料,提取基因组DNA,进行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ethylation sensitive amplification polymor-phism,MSAP)分析。[结果]0、0.5 mg/L Cd2+、5.0 mg/L Cd2+、0.5 mg/L Cu2+和5.0 mg/L Cu2+处理组DNA的MSAP比率分别为30.2%、34.7%、41.0%、33.9%、39.2%。0.5 mg/L Cd2+、5.0 mg/L Cd2+、0.5 mg/L Cu2+、5.0 mg/L Cu2+处理组的DNA甲基化多态性比例分别为2.6%、13.2%、2.4%、11.2%。[结论]Cd、Cu胁迫下拟南芥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的增加及DNA甲基化多态性的提高与Cd、Cu处理浓度呈显著正相关,且Cd对DNA甲基化水平和多态性改变的作用大于Cu。  相似文献   
84.
采用大区对比法,研究旱播水管对龙庆稻3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插秧相比,旱播水管增加了龙庆稻3号的株高,降低了龙庆稻3号的千粒重和理论产量。与常规插秧相比,旱播水管增加了龙庆稻3号的直链淀粉含量,降低了龙庆稻3号的整精米率、垩白粒率、精米长宽比、蛋白质含量和米饭食味评分。与常规插秧相比,旱播水管的机械作业、肥料、农药、灌溉、劳动和生产成本分别降低26.5%、21.4%、32.0%、25.0%、76.6%和29.0%,用水量降低25.0%,效益增加1 589.0元·hm-2。  相似文献   
85.
氮肥运筹对寒地水稻籽粒植酸、蛋白质和矿质元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寒地水稻优质栽培的氮肥施用方式,以粳稻品种垦粳7号和垦粳8号为试验材料,通过2年(2017-2018年)田间试验,设置4种氮肥运筹方式:习惯施肥(T1,施氮量150 kg·hm-2,基肥:蘖肥:穗肥=6:3:1)、氮肥后移1(T2,施氮量150 kg·hm-2,基肥:蘖肥:穗肥=4:3:3)、基于T2的减氮施肥(T3,施氮量135 kg·hm-2,基肥:蘖肥:穗肥=4:3:3)和氮肥后移2(T4,施氮量150 kg·hm-2,基肥:蘖肥:穗肥=5:3:2),其中以T1为对照,研究氮肥运筹对寒地水稻籽粒植酸、总蛋白质及组分、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及其互作效应。结果表明,氮肥、品种对水稻籽粒中植酸含量的影响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与T1相比,T2、T3和T4水稻籽粒中植酸含量平均分别显著降低了31.92%、48.94%和21.28%;T2、T3和T4水稻籽粒中清蛋白、球蛋白、谷蛋白以及总蛋白质含量均增加,且T2作用效果更明显,分别较T1显著提高了0.14、0.10、0.45和0.60个百分点(2017年两品种均值);T2和T3的醇溶蛋白含量略有降低,T4则略有增加,但与T1差异均不显著;T2和T3水稻籽粒中Cu、Mn、Fe、Ca、K、Zn含量均增加,且T2增加更明显,T4水稻籽粒中各矿质元素含量变化则无明显规律。通过分析氮肥运筹下水稻籽粒植酸含量与蛋白质、8种矿质元素含量的相关性可知,植酸含量与总蛋白质、清蛋白、球蛋白、谷蛋白以及Cu、Mn、Fe、Zn、Ca、Mg、K含量均呈负相关,其中与球蛋白含量和2018年Zn和C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综上所述,氮肥平衡分配能降低水稻籽粒中植酸含量,增加总蛋白质和矿质元素含量,有效改善蛋白质组分,从而提高稻米营养品质。本研究结果为寒地稻米的优质栽培的氮肥运筹方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6.
87.
河流的流通情况、卫生情况和综合治理情况,关乎区域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为避免河流污染和河道淤泥堆积等对河流体系造成不良影响,需积极治理河道。本文分析了河道综合治理措施,以期为保护河流体系、维护生态系统健康及稳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8.
氮肥运筹对寒地水稻产量及光合物质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探讨氮肥运筹对寒地水稻产量及光合物质生产的影响,以粳稻品种垦粳7号和垦粳8号为试验材料,于2017~2018年在大田条件下设置5种氮肥运筹方式:零氮空白处理T0、农民常规施氮T1(施氮量150 kg/hm~2,基肥∶追肥1∶追肥2=6∶3∶1)、平衡施氮T2(施氮量150 kg/hm~2,基肥∶蘖肥∶调节肥∶穗肥=4∶3∶1∶2)、减氮10%施肥T3(施氮量135 kg/hm~2,基肥∶蘖肥∶调节肥∶穗肥=4∶3∶1∶2)、调节氮肥前移T4(施氮量150kg/hm~2,基肥∶蘖肥∶调节肥∶穗肥=5∶3∶0∶2),其中以T1为对照,研究氮肥运筹对寒地水稻产量、干物质积累与转运、高效叶面积、光合势、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T1相比,T2和T3的增产幅度分别为4.12%~12.79%和2.17%~7.11%,T4减产幅度为3.91%~17.32%;T2、T3改善了寒地水稻齐穗期至成熟期的群体结构,提高了群体干物质量、阶段干物质积累量以及叶、茎、鞘的物质输出量、输出率、转化率;此外,T2和T3也分别提高了齐穗期和灌浆盛期的高效叶面积以及拔节至成熟期群体叶面积指数,并使结实期叶面积衰减率分别显著降低了17.92%和28.92%;T2、T3和T4虽然降低了分蘖盛期至拔节期水稻光合物质生产,但拔节至成熟期的光合势、群体生长势和净同化率均高于T1。综上所述,平衡施氮方式和减氮施肥方式能有效地控制移栽至拔节期的物质生产,提高了齐穗期至成熟期光合生产和干物质转化效率,获得较高的群体质量,从而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89.
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备受关注。预防和控制水生动植物疾病,进而实现用药减量、科学规范用药,是保证水产品质量安全源头治理的必由之路。水生动物疫病监测是水生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可为制定水生动物疫病防控规划和有效预警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对产出的水生动物及其加工品的质量安全保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0.
达日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明显,属于高原大陆性气候,具有气温低、昼夜温差大、降雨少而集中等特点。本文通过分析根据青藏达日地区气象观测站近30年的气象资料,对达日地区气温和降水量的年际、季节变化特征、异常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利用SPSS软件对气温和降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得出:1)近30年来,达日地区平均气温呈升高的趋势,且增温速率有明显增高。四季的气温都呈现上升的趋势,各季节的倾向率都为正值,春季的上升趋势最小。冬季增暖的程度最为显著,其次是夏季,春秋季最弱,冬季增暖对达日地区增暖贡献最大;2)近30年年降水距平在1995年以前以负距平为主,1995年以后以正距平为主,2000年前后存在着明显的跃变。近30年来,降水量逐年波动增加,降水在季节上分布没有明显的变化,冬季降水的波动幅度较大,近30年达日地区降水呈现增加的趋势。3)在近30年的4月平均气温中1999和2007年显著偏高,其中1999年显著程度最为明显,10月平均气温异常全部为异常偏高,并且较4月明显增多。4)过去30年内出现2次异常多雨年份,为1995和2001年,比较分散且都是异常偏多,异常程度较小,10月多异常降水,4月异常降水年份较少,并且异常程度10月份较高,这代表着秋季异常降水多于春季,并且秋季降水异常年份的异常程度大于春季。5)达日地区近30年来,6月、7月、9月和10月气温和降水为正相关外,其余各月都为负相关。全年气温和降水相关性很高,通过了0.0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气温和降水相关性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