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3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5篇
  3篇
综合类   68篇
水产渔业   44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34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正交法优选原子吸收分析条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原子吸收分析法,有各种相互关联的分析因素,每一因素有不同的水平。分析一种元素时,选择合适的因素和水平,可以有很多方法,但用正交法,可以比较快捷,有代表性地选出最佳的分析条件。  相似文献   
42.
田娟  雷波 《落叶果树》2002,34(5):42-42
为调整品种结构,自1999年起对7-12年生砀山酥梨进行了高接换种,主要改接成黄冠梨。每年3月10-30日采用基部4主枝中干圆柱形,每株接45-60个接穗,每个接穗2-3芽或单芽,实现了当年见果,第2年恢复到原产量的60%,第3年恢复原产量,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3.
宋红  田娟 《长江大学学报》2006,3(2):246-246,254
老年性阴道炎是老年妇女常见的一种症状。笔者采用中西结合疗法治疗该症35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4.
60%百泰对苹果炭疽菌叶枯病的防治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秦冠苹果为试材,试验60%百泰对苹果炭疽菌叶枯病的防治效果,以60%百泰为主要杀菌剂的为处理组,以喷常规杀菌剂为对照组.结果表明,喷施60%百泰防治苹果炭疽菌叶枯病效果好于喷施常规杀菌剂,处理组叶片和果实发病轻、落叶少;8、9、10月3次调查,病叶率分别较对照低43.56、54.30、56.41个百分点,落叶率分别低19.68、36.91、67.44个百分点;10月树上叶片保存率71.44%,其中健康叶片率56.41%,对照组叶片几乎落光.病果率处理组9%,对照组98%.平均单果重处理组221g,对照组135g.折合666.7m2产量处理组4518kg,对照组2756kg.销售价处理组平均每千克2.1元,对照组1元.666.7m2收入处理组9040元,对照组2750元.  相似文献   
45.
经1989~1990年田间调查认为,蚜虫是绿豆的主要害虫之一。其种类主要有豆蚜Aphis craccivora Koch、洋槐蚜A.robiniae Maechiati、棉蚜A.gossypii Glover,其中以豆蚜为优势种群。豆蚜在绿豆的整个生长季节可发生8~10代,其种群动态与绿豆的生育期有密切关系。其中,以盛花期田间蚜量最大、危害最严重。豆蚜的天敌计有瓢虫、蜘蛛、食蚜蝇、草蛉、蚜茧蜂等五类20余种,它们对豆蚜种群数量的变化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46.
对180份苦荞种质资源的12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主成分分析以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80份苦荞种质间株粒重和株粒数的差异较大,变异系数均高于60%。根据苦荞种质性状间的遗传差异,对12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的4个主成分因子累计贡献率达82.729%,第1主成分反映籽粒形状,第2主成分反映产量,第3、4主成分分别反映籽粒大小和株型。聚类分析把180份苦荞种质划分为3个类群,类群Ⅰ可以作为选育矮秆、特异粒形品种的优良亲本;类群Ⅱ可作为选育高秆品种的优良亲本;类群Ⅲ可作为选育高产、大粒品种的优良亲本。从矮秆、高产和大粒3个方面,筛选出矮秆材料灵石苦荞、安泽苦荞、苦荞60、苦荞62,高产材料二各苦荞、武乡苦荞、苦荞27、老鸭咀苦荞、苦荞34、苦荞35和大粒材料泸西苦荞、额角瓦齿、姚安苦荞1、苦荞61,共14份优异苦荞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47.
吉富罗非鱼成鱼对饲料中有效磷的需要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蒋明  姚鹰飞  文华  吴凡  刘伟  田娟  杨长庚 《水产学报》2013,37(11):1725-1732
为获得吉富罗非鱼成鱼对饲料中有效磷的需要量,以磷酸二氢钾(KH2PO4)为磷源,配制含有效磷水平分别为0.15%(对照组)、0.40%、0.66%、0.91%、1.17%和1.43%的6组等氮等能的半纯化饲料,每组饲料饲喂3个重复,每个重复饲养20尾初始体质量为(184.46±8.13)g吉富罗非鱼,经过9周的饲养后,对生长性能、饲料效率、成活率、全鱼基本营养成分、脊椎骨及鳞片的磷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饲料有效磷为0.66%或0.91%时,鱼体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较其它各组均显著提高(P<0.05),饲料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饲料有效磷含量的增加,实验鱼体的脏体指数、肝体指数和肥满度均显著降低(P<0.05),成活率无显著性变化(P>0.05);全鱼粗蛋白、粗灰分及磷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粗脂肪含量显著下降(P<0.05);脊椎骨和鳞片的粗灰分和磷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用抛物线模型拟合特定生长率与饲料有效磷含量,罗非鱼获得最大生长时,对饲料中有效磷需要量为0.85%;分别对全鱼磷含量、鳞片磷含量和脊椎骨灰分含量与饲料有效磷含量进行相关回归分析,罗非鱼对饲料中有效磷需要量分别为0.88%、1.14%、1.23%。  相似文献   
48.
尼罗罗非鱼幼鱼饲料中钴需要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伟  文华  蒋明  吴凡  田娟 《湖北农业科学》2011,(19):4021-4025
以CoCl2.6H2O为钴(Co)源,配制成Co含量为0.15、0.23、0.44、0.85、1.68、2.67、4.33 mg/kg的7组精制饲料,喂养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幼鱼,研究饲料中的Co含量对其生长性能、饲料利用、全鱼体成分、血液指标及肝脏Co含量的影响,以确定尼罗罗非鱼幼鱼饲料中Co的需要量。结果发现,饲料中的Co对尼罗罗非鱼幼鱼的平均末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蛋白质效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对尼罗罗非鱼幼鱼的体成分无显著影响(P﹥0.05);对血液指标和肝脏Co含量的影响显著(P﹤0.05),血红蛋白质量浓度、红细胞计数、肝脏Co含量随着饲料中Co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对红细胞计数的折线回归分析得出,饲料中Co的需要量为0.29 mg/kg;对肝脏Co含量的折线分析得出,饲料中Co的需要量为3.08 mg/kg。因此,尼罗罗非鱼幼鱼饲料中Co的需要量为0.30~3.00 mg/kg。  相似文献   
49.
腔孢叶斑病是牡丹生产上出现的一种新病害,近几年在洛阳及菏泽牡丹种植园危害越来越重。为了筛选防治该病的化学药剂,本文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3类8种杀菌剂对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活性,采用涂布平板法测定了多菌灵、戊唑醇及嘧菌酯对病菌孢子萌发和芽管伸长的影响,并在含药平板上测定了3种药剂对病菌产孢量的作用。结果表明:三唑类药剂对病菌菌丝生长的毒力最强,EC50为0.020~0.096μg/mL,且戊唑醇对孢子萌发和产孢也有很强的抑制活性,在0.1μg/mL时孢子即不能萌发;甲氧基丙烯酸酯类药剂对菌丝生长的毒力较强,EC50为0.408~0.939μg/mL,嘧菌酯对芽管伸长和产孢量均表现出很强的抑制活性,10μg/mL时,芽管几乎不再伸长,对产孢的抑制率可达到99%以上;而苯并咪唑类药剂对菌丝生长的毒力较弱,EC50为12.167~30.104μg/mL,多菌灵对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弱,100μg/mL时孢子萌发率仍达到90%以上,对产孢的抑制作用也较弱,为63.02%。根据药剂对病菌生长和发育各阶段的影响,生产中应采用适宜的施用方法:戊唑醇和嘧菌酯可作为保护剂在病害发生前期喷施,也可作为治疗剂在病害发生流行期应用,但为防止抗药性菌株的出现,两者应当轮换或复配使用。  相似文献   
50.
选取当年生紫薇枝条为实验材料,通过测定不同低温处理下的5个紫薇品种的相对电导率来此较它们抗寒性的强弱.研究结果表明:供试5个紫薇品种的抗寒性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中2号品种的抗寒性在供试的5个品种中最强,4号和1、3号品种次之,也具有一定的抗寒性,5号品种最弱.供试的5个紫薇品种的抗寒性由强到弱排序为:2号>4号>1号>3号>5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