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7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3篇
  8篇
综合类   84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60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该研究选择宣州区近年冬小麦主栽品种,进行农业气象观测与小麦农艺性状调查,分析测定冬小麦田间生长特征。结果表明,宣州区冬小麦的主栽品种为春性弱筋红皮小麦品种;播种期从10月下旬开始11月上旬结束,收获期为5月下旬到6月上旬初,全生育期约206d左右;越冬期冬小麦仍处于缓慢生长中,没有返青现象;小麦叶龄在拔节期达到最大;拔节后小麦生长速度加快,孕穗期生长速率达到最大,时段在2月中旬到3月中旬;孕穗到灌浆期是小麦叶面积的最大时段,光合能力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32.
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的领导核心,是党的路线方针的实践者,是党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以及农村党员的管理者。面对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任务,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把领导核心作用进一步具体化。肃南县明花乡双海子村以"支部+协会’模式紧紧围绕助农增收这个重点,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把工作做得扎扎实实,形成了良性互动的党群帮带致富链条,促进了农牧村党建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33.
运用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2008)确定了甘肃内陆河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系统分析了研究区各项措施的调水保土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果表明:内陆河流域各措施累计调水30.40亿m3,各措施累计保土2.69亿t,调水保土主要来自于坡面措施减蚀效益;内陆河流域梯田、水保林、经济林、人工种草经济效益分别为1.25亿元,195.16亿元,4.35亿元,14.57亿元,合计215.32亿元。通过水土保持措施的布设,治理程度的提高,甘肃省内陆河流域受旱灾程度有了一定的控制,全省年均受灾面积、作物减产面积均呈逐渐减小趋势,并且改善了农村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34.
不同退耕年限干旱绿洲植被群落及灰棕漠土特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不同退耕年限对植被恢复及土壤特性的影响,选择民勤绿洲不同年代退耕地(1,2, 4,8,13,20,30,40年)和耕地(对照CK)为研究对象,运用时空替代法,测定并系统分析其植被组成、土壤理化特性、土壤微生物特性和土壤酶活性。结果表明:在40年退耕地植被自然演替过程中,9个样地(包括一个CK)的所有样方中共出现43种植物,植被群落由一年生草本植物逐渐演替为单一的灌木,表现出较强的连续性与递进性。随着退耕年限的增加土壤含水率呈先降再升后降的趋势,总体呈倒“N”字型变化。土壤容重总体表现为逐渐减小;土壤粒径变化规律不明显,各样地细砂粒占比最大,黏粒最少;土壤全氮、速效钾、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土壤微生物量碳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速效磷含量变化不明显,但是变化幅度较大;细菌与放线菌数量不同程度的减少,细菌是土壤中主要的微生物类群,最大数量达到611.46×105 cfu.g-1;土壤酶活性随退耕年限延长呈波动式下降。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土壤容重、土壤养分及土壤微生物总体表现为逐渐减小,表聚现象明显;通过退耕地聚类谱系图可以推断出退耕第4年是民勤绿洲退耕地恢复治理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35.
试验以SM3樱桃谷鸭为研究对象,添喂葛根异黄酮、葛根素和大豆异黄酮,研究对樱桃谷鸭屠宰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健康的1日龄sM3樱桃谷鸭160只,按初始体重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公母各半,分别饲喂),采用4×2两因素析因试验设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葛根异黄酮10mg·kg^-1、葛根素10mg·kg^-1、大豆异黄酮10mg·kg^-1;各组试鸭均在基础饲粮预饲1周后喂给各添加剂,并于21日龄屠宰对其屠宰性能的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葛根异黄酮组母鸭体重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日增重也有高于其他组的趋势,耗料量和饲料增重比差异不显著。屠宰试验表明:母鸭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和瘦肉率都高于公鸭(P〉0.05),并以葛根异黄酮组母鸭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6.
采用空间代替时间法,对民勤青土湖地区不同年限退耕地(退耕1a、2a、4a、8a、13a、20a、30a、40a和CK)土壤水分变化与植被演替特征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1)随退耕年限增加,土壤含水量整体呈先减少后增加再逐渐趋于稳定.(2)随退耕年限增加,个体数、类群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呈波动式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37.
田青  张民  杨振燕  刘跃先 《猪业科学》2023,40(4):118-121
<正>当前,无肉不欢的消费者们对猪肉的需求已不仅仅满足于高瘦肉率,而是趋向于多元化和精细化,对肉质的口感、嫩度、营养价值和绿色无害等的要求愈加严格。研究发现,肌内脂肪的含量(Intramuscular fat content,IMF)直接影响着猪肉的风味、嫩度、多汁性、系水力等,实际生产中被称为大理石花纹。因此如何有效提高肌内脂肪含量,  相似文献   
38.
两种类型垫状植物对土壤微环境修饰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晓娟  陈年来  田青 《草业学报》2014,23(1):123-130
 在海拔3762m 的高寒荒漠地带,以紧实型垫状植物囊种草和松散型垫状植物垫状驼绒藜作为研究对象,每种垫状植物选取9个直径约50cm 的垫状植丛,分别测定植丛覆盖下土壤的养分、物理结构、水分和温度等指标,并以邻近无垫状植物生长区域的土壤为对照,试图揭示2种类型垫状植物对其覆盖下土壤微环境的改变。研究结果表明,2种垫状植物均提高了其冠层下土壤的养分含量,囊种草覆盖下土壤的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27.91%(P >0.05),12.02%(P >0.05),107.38%(P <0.01),63.74%(P <0.01)和22.36%(P <0.01);垫状驼绒藜覆盖下土壤的速效磷、全磷、速效氮、速效钾和全钾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2.24%(P >0.05),3.68%(P >0.05),55.42%(P <0.05),4.6%(P <0.05)和2.89%(P <0.05)。同时,2种垫状植物均改善了其覆盖下土壤的物理结构,囊种草和垫状驼绒藜分别降低了土壤容重达15.34% 和7.45%,且降低程度在两者间差异显著(P <0.05)。囊种草和垫状驼绒藜覆盖下土壤的非毛管孔隙度、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和土壤通气度分别比对照提高了87.73%和60.04%,29.79%和15.40%,34.04%和20.37%,80.55%和54.80%。其中,2种垫状植物对土壤非毛管孔隙度和土壤通气度的改善最为显著。此外,2种垫状植物也不同程度地提高了其覆盖下土壤的各水分条件指标,其中,对滞留贮水量的提高程度最大,囊种草和垫状驼绒藜分别将其提高了87.73% 和60.04%,其次是最大持水量,分别提高了58.50%和29.88%,毛管持水量分别提高了53.45%和27.20%,最小持水量提高了47.66%和25.51%,2种垫状植物对土壤含水量的提高程度最小,分别提高了14.76% 和3.66%。并且,2种垫状植物均提高了土壤的最低温度,并降低了土壤的最高温度,使其覆盖下的土壤维持在一个较为固定的温度范围内。结果表明,2种垫状植物均不同程度地改善了土壤微环境,对于土壤微环境的修饰作用均表现为紧实型垫状植物囊种草优于松散型垫状植物垫状驼绒藜,说明紧密的垫状结构是垫状植物修饰土壤微环境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9.
我曾在《蜜蜂杂志》上发表过一篇镄旨捉分蜂群三法》的文章,最近在山东省临清市蜂业协会召开的会议上,临清市蜂业协会副会长55岁的女蜂农赵玉平谈起了她在捕捉蜂群中的新发现。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