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水产渔业   49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1.松浦银鲫该品种是黑龙江水产研究所采用生物技术--人工诱导雌核发育和性别控制,使方正鲫产生基因突变,再从突变个体中定向培育而成的.它与方正鲫的区别在于,体较高,侧线上、下鳞比方正鲫多1个,体色青灰色带绿色,腹部姜黄色.属三倍体雌核发育种群.其含肉率、肥满度均高于同龄方正鲫.改变了银鲫生长慢的缺点,加快了生长.在华北地区以南,当年可培育成150~400克的商品鱼.  相似文献   
32.
高寒地区提高鲤鱼人工催产效果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北方几种养殖鲤鱼为对象,根据鱼类性腺发育生理学,通过对不同时间、催产药物剂量的调整和生态条件(产卵池水体、水位变化及产卵池水温)的调节,了解对鲤鱼催产率的影响。实验证明以上几种方法,都能不同程度地提高鲤鱼亲鱼的催产率。为今后的渔业生产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33.
本文报道了用鼠的MT启动子与牛生长激素基因的融合基因(mMT—bGH)为目的基因,通过显微注射等方法,导入鲤鱼、鲫鱼、虹鳟等的受精卵中,Dot杂交和Southern杂交检测,阳性信号率为9%,转基因鱼的个体体重与对照组出现明显的差异,其中一部分高于对照组,另一部分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34.
应用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了白斑红点鲑(Salvelinus leucomaenis)精子的形态和超微结构。白斑红点鲑精子由头部、中段和尾部组成。头部呈椭球形,主要结构是细胞核,核前端无顶体,后端有植入窝,植入窝较深,凹入细胞核的1/3,核中染色质致密,存在着不规则的网络状间隙;中段包括中心粒复合体和袖套,中心粒复合体主要由近端中心粒和远端中心粒组成,近端中心粒为典型的9组三联微管结构,与远端中心粒相互垂直,远端中心粒向下延伸形成轴丝。袖套与细胞核后端相连,含有丰富的线粒体和囊泡,部分线粒体彼此融合,形成复合线粒体,囊泡有两种;白斑红点鲑精子尾部细长,主要结构是轴丝,为典型的9+2微管结构,轴丝被许多囊泡包围,质膜向外突出形成上下对称,但大小不同的两个侧鳍。  相似文献   
35.
电子标记辅助虹鳟家系建立及快速生长家系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选育的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优良品系G1世代为基础群体,开展了电子标记辅助的大规模虹鳟家系构建工作,建立了G2世代全同胞家系72组,并初步进行了快速生长家系的筛选工作。对不同家系鱼种进行电子芯片植入后放在同池进行生长比较,本研究中虹鳟上市日龄(约为850日龄)体质量、体长的总体家系效应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001);通过对不同家系间850日龄体质量和体长的家系效应显著性检验与最小二乘均值的多重比较分析,获得了682BABB、6717B7A、6828308、682A50A、6829C24、6829DC7、682A382、68284DA这8个体质量和体长性能优良的家系。上述家系将作为优先入选家系进入组建G3世代的储备亲本群体。本研究结果可以与本课题组先期开展的基于个体育种值BLUP分析的多性状复合育种工作相互印证。这将有助于提高对虹鳟生长性状进行遗传选择的准确性,同时对其他水生动物数量性状的遗传选育研究也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6.
在水温12.1~13.9°C下和直径80 cm、高60 cm,水深40 cm的圆形选育缸中研究了不同光照强度(1200lx、600 lx和300 lx)对平均体质量为10.10±0.8g的山女鳟(Oncorhynchus masou masou)幼鱼生长和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强度显著影响山女鳟幼鱼特定生长率(SGR)、肥满度(CF)和变异系数(CV)(P<0.01),高光照强度组SGR和CF值显著高于两个低光照强度组,而CV值则是高光照强度组显著低于两个低光照强度组;高光照强度组摄食率(FI)明显高于两个低光照强度组。实验表明,适度增强光照强度有利于山女鳟幼鱼的生长,这对于优化山女鳟幼鱼培育条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7.
采用酸水解法测定野生江鳕(Lota lota)的肌肉氨基酸含量,分析其氨基酸的种类与比例,并对其营养成分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江鳕肌肉中含有17种氨基酸,总含量为(72.43±1.16)%(干样),其中7种为人体必需氨基酸(EAA),总量为(29.82±0.57)%,占氨基酸总量的41.17%,其中必需氨基酸的组成比例与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AO/WHO)的标准相符。江鳕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蛋氨酸+胱氨酸,4种鲜味氨基酸(DAA)总量为(28.34±0.35)%(干样)。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62.58。研究表明:江鳕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38.
选择健康的体质量约为336g的褐鳟Salmo trutta 20尾,雌雄各半,在常规环境中暂养观察10d,禁食12h后,尾静脉采血,利用BT-21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16项血液生理值,利用DXC800型贝克曼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31项血清生化值,以建立2龄褐鳟的血液正常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雌雄褐鳟血液生理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但血液中Mg、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和直接胆红素(DBIL)含量及白球比(A/G)显著差异(P0.05),说明褐鳟生理指标不受性别影响,而某些生化指标却受性别的影响。  相似文献   
39.
用虹鳟Oncorhynehus mykiss和山女鳟Oncorhynchus masou masou两种冷水性鱼类进行杂交试验,成功地获得杂交种。其中,杂交组虹鳟(♀)×山女鳟(♂)的受精率、发眼率和孵化率与山女鳟、虹鳟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差异(P〉0.05),但其卵黄囊吸收较差,上浮率较低,平均成活率为30.68%,明显低于山女鳟、虹鳟(P〈0.01);杂交组山女鳟(♀)×虹鳟(♂)在胚胎发育后期,眼点形成之前发育受阻,其发眼率仅为0.54%,明显低于山女鳟、虹鳟(P〈0.01),最终成活率仅为0.44%。对杂交子代和亲本后代进行了80d的室内生长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杂交鳟在不同的发育阶段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杂种优势,体重的杂种优势率为2.22%-18.16%,又长的杂种优势率为1.27%~8.98%;杂交鳟在日增长量上与山女鳟比较接近,略高于虹鳟。  相似文献   
40.
养殖密度对哲罗鱼稚鱼生长和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设置了5个养殖密度,分别为1 000、2 000、3 000、4 000、5 000尾/缸,经过70 d的养殖和观察,发现养殖密度对哲罗鱼稚鱼的存活率、肥满度、特定生长率和变异系数的影响并不显著.各密度组的存活率分别为87.7%、94.25%、92.95%、91.45%和91.12%,肥满度为0.728~0.793,特定生长率平均值为3.11%,体质量变异系数为0.49%~18.73%.研究结果表明,哲罗鱼稚鱼完全可以在较高的养殖密度下进行培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