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综合类   10篇
水产渔业   26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查明达氏鳇Huso dauricus骨骼系统构造特点,采用常规方法对达氏鳇1龄幼鱼的骨骼系统进行了解剖观察。结果表明,达氏鳇幼鱼骨骼具有以下比较明显的特征:1龄达氏鳇幼鱼共有127~129块骨板,其中背骨板15~16个,左侧骨板39~40个,右侧骨板39~41个,左侧腹骨板10个,右侧腹骨板9个,脑颅为整块的软骨骨箱,外被坚硬的硬骨质膜片;腹骨板第4片骨板有两个细而长的刺突,以后各个骨板渐次平滑;咽颅部骨化程度很小,大部分为软骨质骨;舌颌骨十分发达,背面与脑颅的后颞窝相关节,加强了颌弓与脑颅相结合的强度和韧性,颚方骨完全游离,不与脑颅相接;腰带退化;具歪尾型尾鳍,尾鳍上叶背前缘有一系列棘状的硬鳞;颊部左右鳃膜相互连接,下颌收缩肌和鳃盖开肌十分发达,与其凶猛食性相适应。研究表明,达氏鳇具有发达的后颞窝和舌颌骨,它们之间"舌接形"的连接方式与达氏鳇凶猛的食性相适应。  相似文献   
32.
达氏鳇1龄幼鱼生长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人工养殖条件下达氏鳇(Huso dauricus)的生长特性,2009年9月29日至12月24日对养殖在自然水温(13~18℃)下的1龄幼鱼进行试验研究,测量其全长和体重,应用统计软件Excel和SPSS对测量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达氏鳇幼鱼体重瞬时增长率与水温变化有关,体重增长量和增长率随水温的降低而变慢,高峰出现在134日龄,水温为18℃;达氏鳇幼鱼的生长指标和生长常数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变化一致,平均全长30.48 cm、平均体重99.23 g的达氏鳇幼鱼经过近3个月培育后,分别达到44.54 cm和383.87 g。其全长(L)与日龄(t)的关系式为:L=2.8602t+28.395(R2=0.9759);体重(W)与日龄(t)的关系式为:W=83.571e0.2649t(R2=0.9797);体重(W)与全长(L)关系式为:W=0.0008L3.4177(R2=0.9931);其中,b>3,表明达氏鳇幼鱼为异速生长类型,体重生长快于全长生长。通过对达氏鳇幼鱼生长特性的研究,旨在掌握其人工条件下的生长规律,为养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3.
达氏鳇是一种营养价值、经济价值很高的大型淡水鱼类。本文分析了人工养殖和野生达氏鳇的肌肉营养成分。结果表明:人工养殖和野生达氏鳇肌肉中的粗蛋白含量分别为15.90%和16.67%,粗脂肪含量分别为3.94%和2.22%,粗灰分含量分别为5.82%和5.42%,水分含量分别为73.16%和74.42%。野生达氏鳇的饱和脂肪酸(SFA,28.36%)和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36.85%)显著高于养殖的SFA(18.45%)和MUFA(27.47%),而野生达氏鳇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26.26%)显著低于养殖的PUFA(29.97%),人工养殖达氏鳇的二十碳五烯酸和二十二碳六烯酸(EPA+DHA)含量显著低于野生的EPA+DHA含量,分别为9.32%和14.10%;人工养殖和野生达氏鳇肌肉中均含有18种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为40.28%和40.00%,鲜味氨基酸含量分别为33.51%和32.87%。  相似文献   
34.
达氏鳇是世界上仅存的两种鳇鱼之一,自然种群生存于黑龙江流域。在人工养殖条件下,达氏鳇经过人工驯化,能食全价人工配合饲料。达氏鳇生长速度快,人工养殖达氏鳇,主要是养成大规格的商品鱼,一般均在5千克以上。在近几年达氏鳇人工养殖过程中,我们发现人工养殖达氏鳇畸形个体所占的比例很高,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5.
用豆饼粉和豆粉代替大麻哈稚鱼配合饲料中鱼粉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两年的试验表明,豆饼粉可以代替27~45%的鱼粉,豆粉可以代替54%的鱼粉.豆粉代替鱼粉饲养大麻哈稚鱼不如豆饼粉效果好.  相似文献   
36.
3种鲟鱼的临界水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史氏鲟、俄罗期及小体鲟3种鲟科鱼类的生存和摄食水温范围,试验表明,史氏鲟的生存水温0 ̄33℃,摄依水温4 ̄31℃;俄罗斯鲟的生存水温0 ̄33℃,摄食水温3 ̄32℃;小体鲟的生存水温0 ̄32℃,摄食水温3 ̄31℃。  相似文献   
37.
为了确定达氏鳇(Huso dauricus)幼鱼适宜的投饵率,选取同一种饲料,设置的5个投饵率水平(分别为体重的0.5%、1.0%、1.5%、2.0%、2.5%),在水温17~20℃、溶氧6.2 mg/L以上的环境下,对达氏鳇幼鱼生长进行为期30 d的试验.应用SPSS软件对各实验组相应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个投饵率水平的达氏鳇幼鱼相对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先升高、后下降、再升高、再下降,而饲料转化率则逐渐下降;达氏鳇幼鱼在该条件下的适宜投饵率为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