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4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泥鳅溃疡病及病原温和气单胞菌生物学及分子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江苏连云港东海县多家渔场大量死亡的养殖泥鳅深层溃烂组织、肝胰脏及腹水中分离出大量优势生长的细菌,人工感染试验证明其对泥鳅具有非常强的致病性.对分离菌进行了形态特征、理化特性等生物学性状检验;用PCR方法同时扩增其16S rRNA和gyrB基因,分析了16S rRNA和gyrB 2种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并采用PAUP4.0的最大简约法(Maximum parsimony,MP)构建了基于2种基因的MP系统发生树.根据分离菌的致病性及表型与分子特征,确定本次引起泥鳅溃疡病的病原菌为气单胞菌属的温和气单胞菌;胞外酶及溶血活性检测表明分离菌均能产生蛋白酶、卵磷脂酶、脂酶及DNA酶活性,在含7%家兔脱纤血液营养琼脂培养基上呈β型溶血,用设计的特异性引物可扩增出病原菌溶血素基因片段;分离菌的耐药谱测定结果显示,对供试49种抗菌药物中的青霉素G等9种药物耐药,对红霉素等4种药物中介,对菌必治等36种药物敏感.  相似文献   
12.
牙鲆迟钝爱德华氏菌病及其病原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德华氏菌属(Edwardsiella)的迟钝爱德华氏菌(E.tarda),是多种淡、海水养殖鱼类的一种重要病原菌,在世界不少国家和地区均有由该菌引起的、不同程  相似文献   
13.
致病性哈氏弧菌生物学及分子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2尾病死的观赏用长鳍真鲨中分离到大量优势生长的细菌,致病性试验表明该菌对牙鲆及大菱鲆均有较强的致病性.在对分离菌进行了形态特征、理化特性、胞外酶及溶血素活性等生物学性状检验的同时,使用API-ID32E对分离菌做了进一步鉴定;同时,测定了该菌的16S rRNA和gyrB基因序列,分析了与相关细菌16S rRNA和gyrB基因序列的同源性,构建了系统发生树,比较了2种基因在相似细菌的检测和鉴别能力,结果gyrB基因用于细菌种间鉴定更具优越性.根据分离菌的表型特征及分子特征,判定分离菌为弧菌属(Vibrio Pacini 1854)的哈氏弧菌(Vibrio harveyi Johnson and Shunk 1936).胞外酶及溶血活性检测表明,分离菌均能产生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DNA酶和卵磷脂酶,在含7%家兔脱纤血液营养琼脂培养基上呈β型溶血.以哈氏弧菌溶血素基因的保守区段设计的特异性引物,能够扩增出特异性片段.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当年山楂实生苗的嫁接率,加速成品苗的培育,去年我们搞了山楂芽苗移栽。这种方法省工、省地、便于管理,可当年嫁接,两年出圃。一、集中育苗:选屋前或背风向阳的地块做畦,将层积处理好的山楂种子于头年秋季或第二年春季(3月下旬—4月上旬)播种。为了经济利用土地,便于管理,可采用  相似文献   
15.
2008年10月江苏盐城大丰精养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发生严重疾病,从病鱼肝脏、血液及腹水中分离到优势生长的细菌。对分离做纯培养的4株菌(JY081016-1至JY081016-4)进行形态特征、理化特性等表型生物学性状检验;测定了菌株(JY081016-1)的16S rRNA和gyrB基因序列,分析了16S rRNA和gyrB两种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并构建了系统发生树。结果表明分离菌对供试健康异育银鲫有强致病性,菌株(JY081016-1)所扩增的16S rRNA基因序列长度为1448bp(GenBank 登录号:GQ232759),所扩增的gyrB基因序列长度为1177bp(GenBank 登录号:GQ232760),其16S rRNA和gyrB基因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维氏气单胞菌和维氏气单胞菌温和生物型的16S rRNA和gyrB基因序列相似性均在97%以上;根据分离菌的表型及分子特征,判定分离鉴定的4株菌为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胞外酶及溶血活性检测表明分离菌均能产生蛋白酶、卵磷脂酶、脂酶,在含7%家兔脱纤血液营养琼脂培养基上呈β型溶血;设计的特异性引物可扩增出溶血素基因。  相似文献   
16.
对一起养殖鲤(Cyprinus carpio)发生的病害进行了发病情况、临床特征、病理变化等方面的检验.以3尾病(死)鲤进行病变组织中的细菌检查及细菌分离,对分离菌进行了形态特征、理化特性等较系统的表观分类学指征鉴定;同时选择代表菌株进行了16S rRNA基因的分子鉴定,测定了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了相关细菌相应序列的同源性、构建了系统发生树.结果表明,分离菌为气单胞菌属(Aeromonas Kluyver and Van Niel 1936)的嗜水气单胞菌[A.hydrophila(Chester 1901)stanier 1943],代表菌株(HC060718-1株)16S rRNA基因序列长度(不包括引物结合区)为1 454 bp(GenBank登录号:EF669478).择代表菌株做对健康鲤的人工感染试验,表明了分离鉴定的嗜水气单胞菌在被检鲤病例的相应原发病原学意义及较强的致病作用.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对供试37种抗菌药物中的头孢噻肟等23种药物高度敏感,对氨苄青霉素等5种药物敏感,对青霉素G等9种药物耐药.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副溶血弧菌双重PCR检测方法,试验采用tlh和toxR基因序列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进行双重PCR检测,扩增出450 bp和368 bp目的片段。结果表明:在同一PCR反应体系中仅副溶血弧菌可同时扩增出2种基因片段,4株对照菌无任何扩增条带;该双重PCR检测方法最低能检测1.660 7×103cfu/mL菌体浓度的副溶血弧菌。说明试验所建立的双重PCR检测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方法简单、用时短,可用于副溶血弧菌引起的水产动物疾病的诊断与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8.
基于副溶血弧菌toxR基因保守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SYBR GreenⅠ实时定量PCR检测副溶血弧菌的方法。常规PCR检测,副溶血弧菌扩增出大小为368bp的目的片段,其他4种病原细菌均为阴性;SYBRGreenⅠ实时定量PCR扩增曲线反映了PCR的指数增长阶段和平台阶段;在Tm为85℃,扩增产物的熔解曲线分析只出现1个单特异峰,无引物二聚体;所制作的标准曲线在2.7×108~2.7×102拷贝数之间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8,能对副溶血弧菌进行准确的定量分析;该方法检测时间从核酸抽提到结果分析仅需4~5h,较传统方法敏感、操作简单,耗时短,是副溶血弧菌引起的水产动物疾病的快速诊断及食品中针对副溶血弧菌安全检测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草鱼和青鱼细菌性败血感染症的病原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发病死亡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和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肝脏、肾脏为材料进行细菌分离。对分离出作纯培养的菌株,按常规方法进行形态与培养特征、主要理化特性的鉴定及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与系统发育学分析;以常用的琼脂扩散(K-B)法测定对抗菌类药物的敏感性,以是否出现抑菌圈及其直径大小作为敏感、耐药的判定指标;用3×108CFU/mL的菌液对健康鲤鱼(腹腔接种0.3 mL/尾)进行人工感染试验,以引起发病死亡并能重新检出感染菌作为致病性的判定指标。结果表明,供试4株纯培养菌(编号:HL060811-1至HL060811-4)均为气单胞菌属(Aeromonas)的嗜水气单胞菌(A.hydrophila);均表现对供试的头孢唑啉等29种抗菌药物敏感(抑菌圈直径16~42 mm),对青霉素G等8种药物耐药或低度敏感(抑菌圈直径0~14 mm);能引起供试健康鲤鱼的发病与死亡,并能从感染死亡鱼肝组织中检出相应感染菌。  相似文献   
20.
基于tlh基因病原副溶血弧菌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副溶血弧菌(V.parahaemolyticus)的快速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试验以副溶血弧菌特异性tlh基因为分子靶标设计引物,利用环介导恒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建立病原副溶血弧菌的快速检测方法。结果表明:特异性检测仅副溶血弧菌基因组DNA可扩增出阶梯状条带,且反应产物中加入荧光染料SYBR GreenⅠ后呈现明显的绿色阳性反应;而鳗弧菌、河口弧菌、美人鱼弧菌、霍乱弧菌、哈氏弧菌、鱼肠道弧菌这6种对照病原菌均未出现任何扩增条带,且反应产物中加入荧光染料SYBR GreenⅠ后呈现橙色阴性反应;灵敏度检测的最低检测限为42 cfu/mL;对人工染菌的9种水产品检测均可获得阳性扩增结果;该方法检测时间从核酸抽提到结果分析仅需1 h左右,较传统方法操作简单、耗时短、不需昂贵仪器。说明该方法可用于针对副溶血弧菌的进出口检验检疫、食品安全检测及由该菌引起的水产动物疾病的诊断与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