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6篇
  8篇
综合类   38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 (Rafinesque),又称沟鲶,属于鲶形目(Siluri-forrnes),(鮰)科(Ictaluridae)鱼类.具有生长快、肉质细嫩、无肌间刺、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目前已推广到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淡水、咸淡水水体中饲养,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关于斑点叉尾(鮰)的营养需求量和实用饲料的研制,不少学者已进行过研究[1~4].但因研究者所用的评定指标、试验条件、对指标值的确定方法等情况各异而结果不一.为此,我们进行了本试验,以期为研制更适合当前斑点叉尾(鮰)无公害养殖的饲料配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2.
pH对光倒刺鲃生存和生长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初步研究了不同pH值对光倒刺鲃生存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倒刺鲃适宜生存的pH范围为5.5~8.3.pH对光倒刺鲃的增重率有极显著的影响,在pH 6.0时,光倒刺增重最快,pH 7.0时次之,pH 8.0时最慢.其中,pH 6.0时光倒刺鲃的增重率比在pH 7.0时高64.63%,比在pH 8.0时高174.38%,pH 7.0时的增重率比在pH 8.0时高66.67%.  相似文献   
33.
定期、定点采集邕江网箱养殖密集区上游(称进水口)及下游(称出水口)周年水样,定性、定量分析浮游植物、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动态变化.结果显示,与进水口相比,出水口浮游植物门、属、密度和生物量的增量分别为1门、11属、1.42×105 ind/L和0.286 mg/L,增幅分别为14.29%、26.19%、24.23%和20.27%;浮游动物属、密度和生物量的增量分别为4属、25.40 ind/L和0.382 mg/L,增幅分别为14.29%、25.97%和38.12%.结果表明河道密集网箱养殖对浮游生物具有一定的加成作用.  相似文献   
34.
用不同比例的酵母蛋白替代饲料中的鱼粉 ,进行室内分阶段饲养胡子鲶试验。经对各组鱼增重率、饲料系数及综合饲养效果等指标分析 ,表明在胡子鲶饲料中 ,酵母蛋白可替代鱼粉 ,其适合用量为 1 0 %左右(即替代 50 %左右鱼粉 )  相似文献   
35.
免耕技术已在世界上近30多个国家研究应用,面积超过7亿亩,但绝大多数为旱地少耕,稻田免耕仅以撒播为主。1997年,广东省农科院研究所首先提出了双季稻田完全除去犁翻耕耙的免耕抛秧栽培技术。之后,这一技术迅速在广东、湖南、四川等地推广。2000年,我站受英国捷利康公司的委托,在县农业局等有关部门的帮助指导下,成功地进行了早、晚稻免耕试验示范,现将克无踪水稻免耕移栽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6.
设置2.0%、4.0%、6.0%和8.0%4种投饲率,研究不同投饲水平对罗非鱼生长及养殖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小型试验水体养殖罗非鱼的相对增重率(WGR)和相对增长率(LGR)随着投饲率的升高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饲料效率(FE)则随投饲率的升高逐渐降低.模糊综合评价试验养殖水体水质结果显示,水质状态随投饲水平的升高而逐渐变差.研究认为,养殖50 g左右的罗非鱼较适宜的投饲率为4.0%,该投饲水平能实现养殖对象较快生长和保持较好的水质.  相似文献   
37.
【目的】了解凡纳滨对虾对低温持续胁迫的耐受力,为评估低温对凡纳滨对虾养殖业可能造成的风险及有效应对寒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7、8、9、10和11℃5个低温持续胁迫试验组和一个空白对照组(室内自然水温20℃),通过观察凡纳滨对虾对不同低温胁迫的行为反应并分别记录死亡历时,应用统计学方法拟合死亡率与死亡历时的关系模型。【结果】试验期间对照组凡纳滨对虾未出现死亡,存活率为100%。凡纳滨对虾在低温持续胁迫下,首尾死亡及100%死亡历时均随胁迫温度的升高而延长,7和11℃低温胁迫时,首尾死亡及100%死亡历时分别为2.6和13_3h、27.0和158.4h。凡纳滨对虾对低温反应敏感,7-11℃的持续胁迫均能导致其死亡,但死亡历时时域不一,7和11℃持续胁迫下,其死亡历时时域分别为24.4和145.1h,即死亡历时随胁迫温度的降低而缩短。5个低温持续期内凡纳滨对虾的死亡率与死亡历时回归方程R:的置信度均高于0.9500,在7、9、1ICE持续胁迫下,凡纳滨对虾死亡率与死亡历时的关系均符合幂函数方程,其幂函数指数分别为1.2751、1.0508和1.1173;而8和10℃持续胁迫下,死亡率与死亡历时的关系曲线更符合多项式。【结论】凡纳滨对虾不耐低温,低温胁迫致死过程有一定持续期,但死亡速度随胁迫温度的降低而加快,因此养殖过程遇低温季节应加强应急管理,最大限度规避寒害风险:胁迫温度较低(7℃)时,须在短时间内完成应急管理,最长应急处理时间为1d;胁迫温度较高(11℃)时,可适当延长应急管理,但最长应急处理时间不宜超过6d。  相似文献   
38.
以质量为10.15~11.50 g的野生巴马拟缨鱼Pseudocrossocheilus bamaensis (Fang)为试验样本,设置10、15、20、25℃等4个温度梯度,通过用自制的密闭流水式呼吸仪,测定温度对其耗氧率(OR)、排氨率(NR)和CO2排泄率(CR)的影响,并通过氧氮比(O:N)、呼吸商(RQ)和能量代谢率(Rm)探讨饥饿状态下巴马拟缨鱼的能源物质以及温度对能量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OR、NR和CR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温度对巴马拟缨鱼呼吸代谢有影响,经Duncan's法多重比较可知,除了OR值在10℃和15℃两组间以及NR值在10C、15℃和20℃相邻两组间差异不显著外,其余两两温度组之间差异显著;同一温度组OR、NR和CR均存在显著的昼夜变化,属于昼伏夜出型;O∶N值约为24~29,随温度变化而变化,但温度对O:N值没有显著影响;呼吸商的值为0.768~0.806,表明基础代谢所需能量主要由蛋白质和脂肪氧化提供.  相似文献   
39.
不同胆碱水平对斑点叉尾触幼鱼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酪蛋白为蛋白源,鱼油和花生油(1:1)为脂肪源,糊精做糖源,统糠做填充物,仪一淀粉为粘合剂。氯化胆碱为胆碱源,加入适量的鱼用维生素和微量矿物质,配制成胆碱含量分别为0.00%、0.20%、0.40%和0.60%的4种饲料,饲喂平均体重6.86±0.11g的斑点叉尾鲴幼鱼。经49d的试验,结果表明,胆碱对斑点叉尾鲴幼鱼生产性能有显著的影响。其中以饲料的胆碱含量为0.20%时饲养效果最好,斑点叉尾鲴幼鱼的增重率和生长比率最高,饵料系数最低。  相似文献   
40.
应用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F-IBI)评价红水河梯级水库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在各水库设置样本采样点,测定鱼类主要表型特征及水质主要理化因子,筛选并构建F-IBI评价体系。使用1、3、5赋值法计算各水库的IBI分值以评价各水库的生态健康状况。研究表明,红水河七座水库中,天生桥水库生态系统的状况表现为"较差",岩滩水库为"健康"状态,其余各水库健康状况为"良好"。总体上,红水河水系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为"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