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7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13篇
水产渔业   38篇
畜牧兽医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正>南非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又名金刚虾,原产非洲莫桑比克,是世界优良虾种之一。最适生长温度25~30℃,18℃以下停食;广盐性,适应盐度范围5~35。南非斑节对虾生长速度较快,拥有较强的抗病能力,并且在离水之后仍能存活较长时间。近年在我国广东、福建和山东等省试养成功,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在江苏引进南非斑节对虾对开拓养殖新品种,调整对虾养殖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采用热喷脱毒蓖麻饼代替部分豆饼饲喂鲤鱼,旨在探讨蓖麻饼饲喂鱼类的效果,并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脱毒蓖麻饼由通辽化工厂提供,脱毒方法为在120℃、1.7kg压力下热喷处理60分钟。试验鱼选自哲盟吐尔基水库渔场自育的鲤鱼,规格为9尾/斤(55.6g)。试验设5个组。每组放  相似文献   
13.
以鲤鱼鱼种为试验对象,在饲料中分别加入0%、10%、20%、30%、40%的脱毒蓖麻饼,并用豆饼来调整各试验组饲料的蛋白质总量,经40天饲养,结果表明:添加20%脱毒蓖麻饼的饲料可以促进鲤鱼生长。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采用反转录PCR(RT-PCR)技术克隆草鱼脂酰辅酶A合成酶4(ACSL4)基因全长cDNA,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ACSL4基因在草鱼大脑、心脏、脾脏、肝胰脏、肌肉、肾脏、肠系膜脂肪、前肠、中肠、后肠10种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对投喂不同淀粉源饲料以及饥饿再投喂0、3、6、12和24 h后草鱼肝胰脏中ACSL4基因表达情况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草鱼ACSL4基因cDNA全长2 418 bp,其开放阅读框2 121 bp,共编码706个氨基酸;草鱼ACSL4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包含1个跨膜结构域、1个脂肪酸绑定基序和1个ATP/AMP绑定基序。草鱼ACSL4 mRNA在大脑和脾脏中相对表达量较高,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 <0.05),在肌肉中相对表达量最低;投喂不同淀粉源饲料对草鱼肝胰脏中ACSL4 mRNA相对表达量无显著影响(P>0.05);饥饿再投喂12 h后,草鱼肝胰脏中ACSL4 mRNA相对表达量达到最高值,显著高于其他时间段(P<0.05),24 h后恢复至最初水平。本试验从草鱼10种混合组织中克隆了ACSL4基因全长cDNA,其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主要功能性位点脂肪酸绑定基序和ATP/AMP绑定基序在不同物种间高度保守;草鱼ACSL4基因主要在大脑和脾脏中表达;饲料中淀粉源对草鱼肝胰脏中ACSL4基因的表达无显著影响;在饥饿再投喂12 h后,草鱼肝胰脏中ACSL4 mRNA相对表达量达到最高值,随后显著下降至最初水平。  相似文献   
15.
四种帘蛤科贝类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蛤、青蛤、菲律宾蛤仔和硬壳蛤隶属于软体动物门、双壳纲、帘蛤目、帘蛤科,广泛分布于朝鲜、日本及我国沿海,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贝类,2001年全国养殖产量已突破200万吨,仅次于牡蛎,在贝类中列第二位。目前,我国人工养殖蛤苗种大部分来源于天然,基本上没有经过系统的人工选育,其遗传基础还是野生型的,由于养殖上没有好的品种,一些种类经过累代养殖,出现生活力下降、个体变小和抗逆性差等问题,大面积死亡现象时有发  相似文献   
16.
大量培养多刺裸腹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培养多刺探腹蚤的饵料、环境条件和大规模培养方法,结果表明:水温25~28℃、pH值7.1~8.3、自然光照、使用饲料酵母24~32mg(干重)/L或活酵母50万个细胞/ml,6天内裸腹 可达5000个/L密度。水温是影响其繁殖的主要因子。大规模培养裸腹 宜用扩大培养一次收获法。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的东北和华北的广大地区,鱼的生长期较短,生长期平均水温只有19℃左右。商品鱼的养殖期只有5个月,鱼种的养殖期仅4个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养鱼要想取得好的成绩,就必须不断提高养殖技术水平,加强管理。精养鲤鱼技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展起来的,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对21种帘蛤科贝类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I,COI)基因核苷酸序列进行了分析,以探讨这一序列在种质鉴定、分子系统发生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测序结果表明,所有物种扩增片段长度均为707 bp(含引物),序列A+T含量(62.4%-67.8%)明显高于G+C含量.物种间共有变异位点379个,其中简约信息位点334个;此区段共编码235个氨基酸,种间共有氨基酸变异位点100个.以COI基因片段序列为标记,用中国蛤蜊(Mactra chinensis)作外群,构建了35种帘蛤科贝类(其中14种贝类COI序列从GenBank下载)的系统发生树,结合拓扑结构分析和序列比对分析,结果表明:支持将短文蛤(Meretrix petechinalis)和丽文蛤(M.lusoria)订为文蛤(M.meretrix)的同物异名的观点,建议将丽文蛤和短文蛤订为文蛤的地理亚种;支持将薄片镜蛤(Dosinia corrugata)和D.angulosa订为2个独立种的观点;认为将波纹巴非蛤(Paphia undulata)和织锦巴非蛤(P.textile)订为2个独立种是合适的.COI基因序列含有丰富的遗传信息,适合作为帘蛤科贝类种群遗传结构和系统发生研究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9.
文蛤疾病发生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蛤(Meretrixmeretrix)又称车螺、花蛤、黄蛤、海蛤等,是广泛生长在滩涂与浅海水域的双壳贝类,具有天下第一鲜之美誉。文蛤地理分布较广,主要分布于长江口以北的江苏沿海岸以及山东的莱州湾、广西的山口、北海等地,产品大量出口日本及东南亚国家。本文对目前文蛤疾病及防治措施研究现状作一总结,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指导。一、文蛤常见疾病1、红肉病(1)病原体:目前在在患红肉病文蛤中发现3种病毒样颗粒,主要存在于鳃、外套膜和消化盲囊的上  相似文献   
20.
江苏连云港沿海蛤蜊科贝类18S-ITS1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PCR技术扩增了江苏连云港海域3种贝类(西施舌、中国蛤蜊,四角蛤蜊)核糖体RNA基因18S-ITS1区域序列.用DNAStar和MEGA 3.1软件分析序列的碱基组成、进行序列比对,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西施舌、中国蛤蜊、四角蛤蜊18S-ITS1部分序列长度分别为1 052 bp、1 017 bp、1 013 bp,ITS1部分序列长度分别为910bp、875 bp、871 bp,G+C含量为58.90%~60.23%;18S区序列保守,种间仅存一个碱基变异位点.序列分析显示,中国蛤蜊与四角蛤蜊的ITS1同源性为70.1%~71.1%.西施舌与中国蛤蜊、四角蛤蜊的同源性为44.7%~46.3%;18S-ITS1序列适于蛤蜊科种间特别是蛤蜊属内种间的分子系统发育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