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水产渔业   3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1.
<正> 1992年,山东省莱州市大胆采用充气技术,使试验养殖的中国对虾获得了高产高效。现以该市渔业公司在现有的49亩虾池里进行充气养殖中国对虾为例,就运用充气技术养殖对虾的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1 投资概算在49亩虾池内进行充气养殖试验,共计投资35 700元。其中,功率30KW的罗茨鼓风机1台,投资11 000元;80Hp的动力柴油机1台,投资10000元;75mm的硬白塑料主管道1 200m和夺25mm的硬白塑料支管道5 000m,投资14 700元。以上投资按4年折旧,平均每亩新增加投资只有182.14元。 2 设备安装充气虾池中所用设备主要是动力柴  相似文献   
22.
近几年来,我国养殖对虾生产在经历了前些年超高速发展起来后,由于相应的管理措施没有跟上和先进的技术成果应用效能低下,使部分养殖对虾的地方和单位出现了单产与经济效益均告不佳的情况。鉴于这样一种状况,各  相似文献   
23.
前所未有的虾病,使莱州市过西镇5500亩养殖对虾惨遭灭顶之灾。  相似文献   
24.
莱州市是山东省重点渔业县(市),素有“黄金海岸”之称,海岸线长达107.8公里,盛产鱼、虾、蟹、贝等海产品200多种,其中尤以中国对虾、三疣梭子蟹、文蛤、大竹蛏远近闻名。进入九十年代,随着捕捞船只陡增,海洋华态环境的污染加剧,渔业资源日益衰减,一些经济鱼类在渤海基本形不成鱼汛,产量越来越低。特别是今年以来,随着柴油价格的提高,渔民出海生产亏损,5月份大部分渔民已不再生产,停船待港。海洋渔业资源匮乏,已对沿海渔民的生活带来严重影响。为了增加近海渔业资源存量,发展渔业生产,莱州市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25.
一、调查背景 1999年,莱州市城港路朱旺村利用沿海丰富的地下海水资源,在国内首创了井水大棚养殖模式,大力发展大菱鲆养殖,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此后,井水大棚养殖模式在莱州市迅猛发展,为莱州渔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许多渔民因此走上了富裕型小康之路,成为第四次海水养殖浪潮中的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尤其是去年以来,受农产品价格普涨、禽流感、外贸出口拉动等因素影响,海水鱼的消费市场扩大,价格稳中有升,养殖区域扩大,莱州市的大棚养殖面积出现了新一轮扩张.  相似文献   
26.
<正> 1992年6月1日这天,山东省莱州市西由镇种子公司喜接佳音:他们在海南省万宁县和乐镇养殖的第一茬斑节对虾,获得平均亩产75公斤、总产7500公斤的好成绩。除去一切成本费用,共计获纯益15万元。西由镇种子公司是一个以科研、繁育、经营玉米良种为主要  相似文献   
27.
山东省莱州市积极采用先进的养殖生产技术,大力发展海水养殖业,使全市的海水养殖生产实现了由粗放型到技术密集型的转变。去年,这个市开发养殖的3000亩海湾扇贝获得大丰收,平均亩产4000公斤,平均每亩获纯益12000多元;立体混养的1000多亩中  相似文献   
28.
1999年,山东省莱州市利用涮每丰富的地下海水资源,在国内首创了井水大棚养殖模式,大力发展大菱鲆养殖。成为第四次海水养殖浪潮中的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2003年以来,受农产品价格普涨、禽流感、外贸出口拉动等因素影响,海水鱼的消费市场扩大,价格稳中有升,沿海各地的大棚养鱼面积出现了新一轮扩张。  相似文献   
29.
一、海区环境 海参筏式笼养要求水域环境与养殖扇贝一样,水深10米左右,海流、风浪较小。  相似文献   
30.
穆俊山 《齐鲁渔业》2001,18(4):21-21
大菱鲆产自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的大西洋北部海域,为底栖性鱼类。我国于1992年引进大菱鲆进行人工养殖,目前已在山东等地发展到一定规模。大菱鲆肉质鲜嫩,营养价值高,很受消费者欢迎,发展前景看好。现就大菱鲆养殖的基本技术、条件要求做简单介绍。1 苗种购入 大菱鲆苗种购入时体长要在5cm以上,鱼体色泽正常,有活力,无病害、畸形。2 水温 大菱鲆是冷水性鱼类,养殖适宜水温要求在10~20℃之间,14~17℃为快速生长水温。3盐度 大菱鲆养殖的适宜盐度20~32之间,25~30最为合适。4水质 大菱鲆养殖要求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