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5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31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29篇
  51篇
综合类   199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39篇
畜牧兽医   111篇
园艺   46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531.
针对传统农田用水信息远程传输方式布线难、成本高、传输距离短等不足,设计了基于嵌入式微处理器的农田用水信息采集、传输和监控系统。系统以嵌入式微处理器为平台,集成了数据采集模块和GPRS无线通讯模块。在介绍Linux和AT指令的基础上,详细说明了系统总体结构,实现了硬件系统设计与开发,提出了软件设计方法,构建了农田用水信息远程监控系统的组成方案。试验表明:该系统在稳定性和实时性方面性能优良,能满足农田用水信息远程监控的日常工作需要。  相似文献   
532.
黄颡鱼苗种池塘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颡鱼鱼苗、鱼种的培育,主要是将水花培育成2.5cm~3.5cm的夏花鱼苗,然后将夏花鱼苗培育成6cm~10cm的大规格鱼种。  相似文献   
533.
通过室内养虫试验和田间防治调查,初步鉴别危害肉苁蓉的害虫属目类,并研究了吐鲁番市高昌区肉苁蓉害虫有效的防治技术。室内试验表明:(1)通过人工模拟条件下,将危害肉苁蓉的害虫在室内养1个多月羽化出成虫,初步鉴别该害虫属双翅目,蝇类;(2)不同温度环境下害虫羽化所需时间不同,害虫羽化所需时间与温度成正比;(3)根据初步鉴别结果,在田间设计3种防治措施,找出对成虫最有效的防治方法。室内养虫方法和田间防治调查表明,危害肉苁蓉的害虫属双翅目、蝇类,在田间悬挂黄板可以有效减少成虫数量从而减少幼虫对肉苁蓉的危害程度。黄板离肉苁蓉花高度为10~20 cm悬挂时防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34.
海丰优408是海南省农科院粮作所用福建省农科院水稻所选育的籼型三系不育系京福1A(2002年7月通过福建省科学技术鉴定),与2002年8月引进的恢复系广恢128配组而成的感温型高产抗稻瘟病杂交稻新组合。  相似文献   
535.
自湖泊沉积物中分离到1株高效溶磷细菌菌株1416X3,为提高土壤速效磷利用率及给合理开发微生物菌肥提供依据,通过菌落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RNA基因系统发育分析确定菌株分类地位,并对其溶磷条件进行优化,利用土壤溶磷试验及盆栽试验研究其在土壤中的溶磷过程及对植物的促生能力。结果表明,菌株1416X3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溶磷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佳氮源为硫酸铵,最佳初始pH值为7.0,最佳接种量为1%,最佳发酵温度为28℃,溶磷量最高可达827.12 mg/L;菌株1416X3在菜地以及花圃土壤中均能有效定殖,且能明显增加土壤速效磷含量;盆栽接种菌株1416X3后,玉米株高、根长、茎粗、鲜质量、干质量、全磷分别较未接种的对照组提高了16.90%、114.02%、43.03%、80.28%、80.85%、88.99%,速效磷含量较对照提高了111.80%。综上,溶磷菌株1416X3可以有效提高土壤速效磷含量,促进玉米幼苗生长,具有较高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536.
537.
海南岛湿地鸟类的资源调查及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掌握海南岛湿地珍稀濒危鸟种和常见鸟类的基础信息,于 2020年12月和2021年5月在岛内32处湿地开展了鸟类调查,共行走样线215条,完成调查样点157个,记录鸟类206种34 673只,隶属17目61科,其中国家1级保护鸟类4种,国家2级保护鸟类34种。涉禽和鸣禽的数量占多数,分别占59.9%、32.2%。优势和常见鸟类共28种,如白鹭Egretta garzetta、丝光椋鸟Spodiopsar sericeus、蒙古沙鸻Charadrius mongolus、牛背鹭Bubulcus coromandus等,这28种鸟类记录占海南岛湿地整个鸟类记录总数的78%。Shannon-Wiener指数以河流湿地最高(5.225),湖泊湿地最低(2.843);Pielo指数以沼泽湿地最高(0.776),人工湿地最低(0.618);鸟类相似度以河流湿地和人工湿地最高(0.67),近海与海岸湿地和湖泊湿地最低(0.22)。  相似文献   
538.
风味轮是一种简单易懂的描述词系统,方便消费者交流普洱茶与茯砖茶的感官风味属性。通过建立感官审评小组,对普洱茶和茯砖茶的风味进行感官审评,从香气和滋味两个维度绘制了普洱茶和茯砖茶的风味轮。在此基础上,对23个典型感官描述词设置不同强度的参比样品,建立了普洱茶和茯砖茶感官定量描述词汇表。进一步运用M值法结合方差分析及多元统计学分析,筛选出能够较好描述普洱茶和茯砖茶的感官主要描述语,普洱茶中筛选出7个香气描述词(木香、甜香、药香、酵气、糯香、枣香和陈香)和5个滋味描述词(甜味、苦味、涩味、酸味和醇厚);茯砖茶筛选出5个香气描述词(木香、甜香、药香、陈香和菌花香)和5个滋味描述词(甜味、苦味、涩味、酸味和醇厚),这些描述词均可较好地评价普洱茶和茯砖茶样品的感官品质特征。研究结果对区分、评价普洱茶和茯砖茶感官风味特征及其产品的开发提供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39.
为进一步了解ML家族基因在斑节对虾先天免疫中的作用,采用PCR和RACE方法克隆到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2个ML家族基因PmML1和PmML2,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2个ML家族基因在斑节对虾各组织的表达分布。结果显示:PmML1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 ORF)为462 bp,编码153个氨基酸;PmML2的ORF为471 bp,编码156个氨基酸。2个基因都具有1个典型的ML家族蛋白结构域。多重比对结果显示,2个基因的ML结构域与组成3对二硫键的半胱氨酸残基位置都相对保守。氨基酸序列对比结果显示,PmML1和PmML2之间的相似性仅为42.37%。PmML1与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的ML蛋白MjML4的相似性最高,比例高达91.5%,PmML2与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的ML蛋白相似性最高,比例高达88.46%。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PmML1和PmML2存在于2个不同的分支,说明2个基因的进化相对独立,证明本研究中鉴定到的是2个不同的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PmML1在对虾眼柄中的表达量最高,其次为肠、胃、心、鳃、肌肉和肝胰腺,在血细胞的表达水平最低;PmML2在眼柄中表达量最高,其次为肠、鳃、胃、血细胞、心、肝胰腺和肌肉,在肌肉中的表达水平最低。眼柄是重要的神经内分泌调节器官,推测PmML1和PmML2可能在斑节对虾神经内分泌调控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