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28篇
林业   27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6篇
  5篇
综合类   106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91篇
畜牧兽医   29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81.
负氧离子(NOI)浓度在评价人类对森林康养环境的舒适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探索城郊森林环境空气负氧离子水平,以南昌市城郊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从2021年1月至12月,在24 h内实时对NOI浓度及空气PM2.5含量、温度和相对湿度进行长期定位监测,研究分析针阔混交林内负氧离子浓度及其影响因子,以探索NOI的时间动态变化关系。结果表明:1)负氧离子浓度年平均值为1 786个/cm3,达到Ⅱ级清新标准,对人体有益;2)林内负氧离子浓度日变化表现为“双峰单谷”趋势,即05:00负氧离子浓度最高,17:00次高,12:00负氧离子浓度最低,无日照时段内的浓度高于有日照时段;3)受季节变化的影响,林内负氧离子浓度特征表现为秋季>冬季>夏季>春季;4)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负氧离子浓度与空气PM2.5含量呈负相关,与空气相对湿度呈正相关,但空气温度对其影响不明显。研究结果可为开展城市林业生态效益评估及市民安排户外运动和森林康养活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82.
刘杨  栾生  刘绵宇  李旭鹏  孟宪红  罗坤  隋娟  谭建  代平  曹家旺  陈宝龙  孔杰 《水产学报》2023,47(1):019612-019612
为评估不同SNP标记密度对凡纳滨对虾AHPND抗性基因组预测准确性的影响,本实验对26个全同胞家系进行Vp AHPND侵染,收集686尾个体的存活时间数据,对其中242尾个体利用液相芯片“黄海芯1号”(55.0 K SNP)进行基因分型,基于A、G和H亲缘关系矩阵估计Vp AHPND侵染后存活时间的遗传参数;采用随机和等距抽取方式,基于55.0K SNP构建了8个低密度SNP面板(40.0、30.0、20.0、10.0、5.0、1.0、0.5和0.1 K),利用GBLUP和ssGBLUP等方法预测Vp AHPND侵染后存活时间的基因组育种值,利用交叉验证方法计算其预测准确性,并与BLUP方法进行对比分析。遗传参数估计结果显示,Vp AHPND侵染后存活时间表现为高遗传力水平,估计值为0.68~0.79。在55.0 K SNP密度下,针对242尾基因分型个体数据集(G242),利用BLUP、GBLUP和ssGBLUP方法获得的预测准确性分别为0.424、0.450和0.452,GBLUP和ssGBLUP比BLUP分别提升了6.13%和6.60%;针对686尾表型测定个体数据集(P686)...  相似文献   
283.
在水产养殖中,尤其是高密度养殖情况下,缺氧会短期内造成个体的大量死亡,从而影响生产效益。本研究以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高抗和快大2个品系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高致死溶解氧(DO)胁迫的方式,对2个品系各41个家系共计6 560尾幼虾进行低氧耐受性测试,统计高致死溶解氧水平下幼虾的存活性状,分析不同品系间及同一品系不同家系间耐低氧性状的差异,评估其遗传参数;对耐受性有显著差异的家系个体的鳃、肌肉、肝胰腺组织进行组织学观察,并比较其细胞水平上的差异。结果显示,在0.3mg/L低氧条件下,高抗品系和快大品系的家系半致死存活率SS50均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高抗品系SS50为49.30%,快大品系SS50为42.52%;家系间存活时间的变异系数分别为60%和45%。利用阈值性状动物模型,以半致死时的个体存活状态作为观测值(存活为1,死亡为0)估算的遗传参数为(0.345±0.031)~(0.378±0.029),经过转换后在连续变化的观测值尺度上的遗传力为(0.219±0.031)~(0.237±0.029),表现为中等遗传力水平。高抗品系中低氧耐受...  相似文献   
284.
在辣椒疫病为害较严重田块采集健康植株,从其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出具有抗疫霉菌活性的细菌菌株Pa608。通过菌落形态特征以及分子水平同源性鉴定,测定其生理生化指标和胞外产酶特性,确定该菌株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采用平板对峙法测试其抗菌谱,盆栽试验确定防效后应用于温室辣椒田测试温室防效,发现该菌株对灰霉菌、稻梨孢菌、疫霉菌、炭疽杆菌具有较好的拮抗作用,当菌液浓度为1.0×109 cfu/mL、盆施3 mL对辣椒疫病的盆栽防效达88.00%;菌液稀释10倍、株施50 mL的温室防效达74.96%。  相似文献   
285.
【目的】探明生态环境和基因型及互作对滇西高原烤烟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为滇西生态植烟区烤烟品种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云烟87、云烟97、云烟100、云烟105和云烟116为试验材料,测定不同基因型烤烟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差异,并利用AMMI模型对3个典型植烟区(丽江、楚雄、普洱)烤烟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环境响应分析。【结果】生态环境和基因型对滇西高原烤烟化学成分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5个不同基因型品种烤烟除中部叶还原糖外,其余主要化学成分指标差异均不显著。对环境的响应楚雄烟叶表现为两糖含量高、烟碱和总氮含量低,丽江和普洱烟叶表现为上部叶总氮含量高、下部叶烟碱含量低的特点。基因型与C3F总糖,X2F还原糖和氯达显著水平;与X2F总糖达极显著水平。环境与B2F还原糖和烟碱,C3F总氮达显著水平;与B2F总糖和总氮,C3F总糖和氯,X2F总糖、还原糖、氯和总氮达极显著水平。生态环境与基因型互作效应与B2F总糖和总氮,C3F总糖,X2F总糖、还原糖、烟碱和氯达显著水平。5个不同基因型品种烤烟B2F和C3F的化学成分稳定性以Y100最好,以楚雄试验点最稳定。【结论】环境效应是影响滇西高原不...  相似文献   
286.
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 TMV)是导致茄科(Solanaceae)作物减产的重大因素,为探寻防治烟草花叶病的食用菌源多糖材料,采用半叶法、五点注射试验和系统寄主侵染活性评价测定6种粗多糖对TMV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姬松茸(Agaricus blazei)粗多糖提取率最高,可达24.32%,其次是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为18.56%,最低为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10.04%。总糖含量中,姬松茸总糖明显高于其他种类,达到37.71%,其次是桑黄(Phellinus igniarius)和灵芝(Ganoderma lucidum),总糖含量均超过32.00%,此外姬松茸粗多糖的硫酸基含量高达2.10%。半叶法测定6种粗多糖对TMV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多糖喷施48 h后对接种病毒能达到较好的预防效果,其中云芝粗多糖、姬松茸粗多糖、平菇粗多糖的预防效果均达到60.00%以上。尤其是24 mg/mL姬松茸粗多糖的预防效果达92.04%,叶片的枯斑数目明显少于清水对照组。在五点注射试验中,姬松茸粗多糖处理的荧光斑点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