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9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64篇
农学   26篇
基础科学   55篇
  32篇
综合类   328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75篇
畜牧兽医   109篇
园艺   34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养殖密度对条石鲷生长、摄食和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水温23~24℃的条件下,研究了养殖密度对条石鲷生长、摄食和行为的影响。试验设置D1、D2、D3和D4共4个养殖密度组,初始密度分别为1、2、3、4 kg/m3。结果表明:长期的密度胁迫导致条石鲷幼鱼死亡率急剧升高,长期高密度养殖不利于条石鲷的存活。低密度条件下,条石鲷幼鱼生长迅速。长期高密度的胁迫下生长非常缓慢,特殊生长率显著下降(P<0.05)。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各试验组的摄食率随着密度的逐步增加而逐渐减少;食物转化率在低密度时较高,整个试验阶段的食物转化率D1>D2>D3>D4。条石鲷最适宜养殖密度在6 kg/m3左右,密度达到9 kg/m3后不适宜条石鲷的生长。研究亮点:目前国内外有关条石鲷养殖密度对摄食和生长的影响报道较少。本文通过养殖密度对条石鲷存活率、体重、体长、肛前长、肥满度、摄食率、食物转化率和行为的影响研究,探索条石鲷适宜的养殖密度,为条石鲷的养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2.
陈波  张璐 《中国奶牛》2012,(23):13-16
本文阐述了黄曲霉毒素的理化性质、来源及危害,指出使用品质好的饲料原料、良好的贮藏环境和使用有机霉菌吸附剂是保证奶牛免受霉菌毒素危害、保证牛奶品质和安全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3.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地形显示算法的评价标准,认为一个好的地形显示算法应该支持细节层次模型,能避免"裂缝"的产生,能减小对象空间或屏幕空间的误差,能减小突跳感,保持相对稳定的帧速率,减少内存要求等.在分析不同算法的基础上,从占用CPU时间、占用存贮空间、显示质量和灵活性4个方面对基于离散LOD模型和基于连续LOD模型的算法进行了比较,认为基于连续LOD模型的算法在真实地形绘图算法中具有明显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4.
陈波 《广东园林》2005,27(6):20-23
简要论述了城市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价值以及城市发展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着重介绍了国外城市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一些有借鉴意义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05.
为保障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减少因外力破坏或本体故障造成的线路事故,提出一套基于深度学习融合模块化物联感知的输电线路智能管控系统。该系统采用深度学习算法并结合配套传感器感知模块,实现输电通道外力隐患识别和输电杆塔本体故障检测,同时能够追踪定位看护人员,实现故障发现、故障处理、外力隐患看护等全过程管控。  相似文献   
106.
采用2017年湖北省中稻区试汇总报告中74个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产量、稻米品质等数据,选用着粒密度进行聚类分析,并参考前人的分类标准,确定出着粒密度的穗型划分标准;进一步通过回归分析和方差分析探究着粒密度与产量的关系,并对穗型与稻米品质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74个水稻(Oryza sative L.)品种的穗部性状存在差异,变异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着粒密度、千粒重、穗粒数、有效穗、结实率、穗长,着粒密度的变异系数超过10%;74个品种按照着粒密度划分为3类穗型,着粒密度大于7.96粒/cm的为密穗型,小于6.85粒/cm的为稀穗型,介于两者之间的为中穗型;这3种穗型的品种在穗长、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着粒密度等指标上存在显著差异;产量与着粒密度呈典型抛物线关系(F=17.83,P0.01),着粒密度为7.5~8.5粒/cm时产量达到峰值;中穗型的外观品质(垩白粒率、垩白度)、加工品质(出糙率、精米率、整精米率)、蒸煮品质(胶稠度、碱消值)均优于稀穗型和密穗型。因此,为保证选育高产且优质的水稻品种,应把着粒密度控制在7.5~8.0粒/cm。  相似文献   
107.
为了解贵州部分地区灵芝及其种植土壤中Pb、Cr、Hg、As、Cd等5种重金属污染状况,对多地区10个灵芝基地的土壤及灵芝子实体采样检测,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污染程度进行评价;进而通过计算富集系数判别灵芝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结果为:所测样品土壤中Pb、As、Cd含量未超出贵州省土壤背景值,Cr和Hg超出背景值,低于二级标准上限值;灵芝子实体5种重金属的污染指数均小于1,低于有关规定的含量;灵芝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表现为CdHgAsCrPb,总体较弱。  相似文献   
108.
为了明确鄂中北地区稻麦周年轮作模式下,播期对不同类型粳稻生育期、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温光资源利用的影响,以常规早熟中粳、中熟中粳、迟熟中粳、籼粳杂交早熟中粳和籼粳杂交中熟中粳为材料,在湖北省襄阳市农业科学院团山试验基地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播期推迟,各类型粳稻生育期均显著缩短,迟熟中粳缩短幅度最大,籼粳杂交早熟中粳缩短幅度最小。各类型粳稻营养生长阶段受温光影响较大,而生殖生长阶段相对稳定;随着播期推迟,各类型粳稻全生育期有效积温及其利用率显著降低,日照时数利用率呈减少趋势。同一播期内,籼粳杂交中粳热量利用率高于常规中粳;各类型粳稻产量均以第Ⅰ播期最高,第Ⅴ播期最低,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每穗颖花数和结实率显著降低。鄂中北地区粳麦周年轮作模式下,粳稻应首选籼粳杂交中熟中粳和常规迟熟中粳,其次是籼粳杂交早熟中粳。籼粳杂交中熟中粳和常规迟熟中粳的最佳播期为5月9日-5月15日。  相似文献   
109.
陈波 《现代园艺》2014,(24):205-205
近年来,城市建设的进程逐渐加快,园林施工逐渐成为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园林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园林施工效率。  相似文献   
110.
向永仙  陈波  龚妮 《兽医导刊》2020,(8):233-234
为了研究用自然农业养猪法饲养湘西黑猪是否会优于普通饲养法,选择日龄相近、生长发育良好的湘西黑猪,分为仔猪组和育肥猪组进行试验,仔猪组30头,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5头,育肥猪组30头,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15头,分别在采用自然农业饲养法和普通饲养法两种环境中生长。自然农业饲养法与普通饲养法比较,仔猪和育肥猪的试验组日增重比对照组分别提高4.52、16.37;料重比比对照组分别降低3.17、7.43;自然农业养猪法猪舍内环境与普通养猪法猪舍内环境差异不显著。多项指标结果分析表明:自然农业养猪法饲养湘西黑猪优于普通饲养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