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14篇
水产渔业   4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51.
为探明湖北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不同养殖群体形态特征差异,本研究通过多元统计分析,对湖北省主养区7个克氏原螯虾群体的形态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鄂州与江陵群体间的欧式距离最短。基于主成分分析,雌雄克氏原螯虾的前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分别是86.10%和87.31%,7个群体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体重、头胸甲长、腹长、尾扇长以及第一腹节宽呈现显著性差异,是引起形态差异的主要因素。判别分析显示,7个群体雌性群体判别准确率最高的是江陵群体(83.3%),最低的是石首群体(40.0%),雄性群体判别率最高的是监利群体(90.9%),最低的同样是石首群体(56.7%)。综上结果表明,不同养殖地区克氏原螯虾在形态上有一定的分化。  相似文献   
52.
以湖北省宜都市的斑点叉尾鮰为研究对象,利用8个微卫星位点IpCG0033、IpCG0035、IpCG0040、IpCG0041、IpCG0043、IpCG0051、IpCG0054、IpCG0057的引物进行了遗传分析,统计分析了等位基因数、杂合度、平均多态信息含量等遗传参数,并检测了群体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的状况。结果显示:8个微卫星标记位点在群体中共检测到47个等位基因,观测等位基因数在3~8个,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4.254 8个,群体观测杂合度为0.787 3,期望杂合度为0.728 2,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692 0,达到高度多态(PIC>0.5),8个位点中有4个(IpCG0033、IpCG0041、IpCG0054、IpCG0057)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另外4个处于不平衡状态(P<0.05)。结果表明我国湖北省宜都市养殖的斑点叉尾鮰目前仍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遗传信息丰富,遗传变异大,可以作为良好的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53.
大口鲇苗种同类相残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不同条件下,对大口鲇苗种(全长1.07-9.43cm)进行同类相残研究,结果表明,饵料缺乏时的相残率均显著地高于饵料充足时(P<0.01,N=8),放养密度对大口鲇苗种的相残行为有影响,大口鲇苗种相残最严重的时期是在平均全长1.07-2.68cm阶段,当平均全长达6.71cm以上时,相残行为较弱,苗种间个体大小存在差异,尤其是大规格苗种间出现个体大小差异时,相残行为较严重,饵料缺乏是导致大口钻苗种发生同类相残的主要原因,高放养密度和个体大小的差异会诱发和促进同类相残的发生。  相似文献   
54.
根据池塘水质变化,特别是溶氧的变化规律,设计了一套池塘循环水养鱼系统。几年的试验表明,这一养鱼系统,能改善池塘溶氧,促进饲养鱼生长。亩放0.3-1万尾,规格2厘米的当年鱼种,经过5个月培育,获亩产500公斤以上的鱼种产量,规格达18-19厘米。比对照池增产35%,最高达50%以上。(本技术于1986年12月通过鉴定)。  相似文献   
55.
研究了大口鲇规模化人工繁殖和苗种培育的关键技术。结果表明,在水温19-25℃下,采用HCC PG LRH-A2和催产灵1号 LRH-A2这2种混合催产药物对大口鲇催产都十分有效,催产率均为100%;鱼卵受精率与人工授精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鱼苗开口时间和饵料丰欠对苗种培育成活率影响显著,饵料缺乏是导致苗种培育成活率降低的主要原因。对920万尾大口鲇水花鱼苗进行了规模化培育,共培育3cm以上规格苗种742.2万尾,平均育苗成活率为80.67%。  相似文献   
56.
为分析湘江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和长丰鲢(H.molitrix)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以及筛选与其生长性状相关的微卫星标记,应用96对微卫星引物,使用普通PCR扩增与毛细血管电泳技术,在湘江鲢和长丰鲢2个群体中共筛选到13个多态性较高的微卫星标记,基于这些微卫星标记并对湘江鲢和长丰鲢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和生长性状关联分析。结果显示:湘江鲢和长丰鲢的观测杂合度(Ho)和期望杂合度(He)均处于中度多态,PIC均值分别为0.422、0.440,表明两个鲢群体均具有中等多态的遗传多样性。其中,湘江鲢筛选出8个与生长性状显著相关的位点,长丰鲢筛选出2个与生长性状显著相关的位点。位于染色体LG5上的位点P086和位于染色体LG23上的位点P041均在两个鲢群体中找到显著相关的性状。  相似文献   
57.
<正>培育好优质健壮的大宗淡水鱼乌仔(全长2~3厘米)是关键,关系到苗种是否能较好满足淡水增养殖生产企业保供稳供和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需要。笔者根据产业调研情况结合近年来养殖实践,总结了新时代池塘健康高效培育大宗淡水鱼乌仔技术,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