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5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4篇
  3篇
综合类   50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72篇
畜牧兽医   92篇
园艺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矿物质和维生素对草鱼种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矿物质、维生素是鱼类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活性物质,在鱼体及饲料中含量虽少,但对鱼类的生长和健康关系极大。在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条件下,在鱼类饲料中合理地添加将会使养鱼效果和经济效益得到提高。因而矿物质、维生素预混料成为鱼饲料中的一种必需成分。 草鱼是我国传统的主养经济鱼类。本试验旨在探讨矿物质和维生素间组合使用效果以及合理配比,筛选对草鱼种生长较适宜的矿物质和维生素预混料,为生产实践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2.
大鳍鳠蛋白酶活力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嘉陵江野生大鳍鳠(Mystus macropterus)为材料,对其蛋白酶的酶活力影响因素、酶解动力学、体外消化率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1)大鳍鳠胃、肠、肝胰脏的蛋白酶最适温度分别为36、40、40℃,最适pH分别为2.2、7.0、7.0,温度对胃、肠蛋白酶的影响大于肝胰脏,pH对胃蛋白酶的影响大于肠和肝胰脏;(2)肠蛋白酶的酶解能力最强,对鱼粉和豆粕酶解产生氨基酸,速度分别为52.288mg/h和33.352mg/h,胃、肝胰脏蛋白酶的酶解能力差异不显著,对鱼粉和豆粕酶解产生氨基酸,速度分别为24.328mg/h、25.275mg/h和19.843mg/h、17.535mg/h;(3)大鳍鳠蛋白酶对色粉或豆粕的干物质或粗蛋白消化率均以胃最大,肠次之,肝胰脏最小;色粉的体外消化率均大于豆粕的体外消化率。从总体消化能力来看,大鳍鳠蛋白酶对色粉和豆粕都有较强的消化能力。  相似文献   
103.
通过对黄鱼桑鱼消化道指数和消化道内食物组成的研究表明,黄鱼桑鱼系肉食性鱼类,主要以小型水生动物为食。胃、肠的pH值分别为3.8~4.6、6.5~8.5。同时,胃、肠的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性较强,经池塘网箱养殖28d后,其胃、肠的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明显增加,表明黄鱼桑鱼具有较强的消化能力。通过对全鱼和肌肉常规营养成分和氨基酸的分析结果表明,黄鱼桑鱼为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优质鱼,具有较大的开发价值,是人工养殖的优质鱼类  相似文献   
104.
针对编码非结构蛋白的3D基因合成一对引物进行口蹄疫病毒RT-PCR扩增,不同血清型病毒的RNA样本均显现一条457bp的目的带,与预期设计的长度相符合。在敏感性试验中,O型、A型和AsiaⅠ型病毒的最小RNA检出量分别为0.8ng、8ng和8ng。根据GenBank发表的口蹄疫病毒VP1和2A基因序列,采用多重RT-PCR鉴别口蹄疫病毒血清型,O型、A型和AsiaⅠ型病毒的特异性扩增片段分别为200bp、340bp和500bp。对9份乳鼠感染病料进行检测,确诊为O血清型口蹄疫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105.
罗非鱼低鱼粉饲料中脱酚棉籽蛋白替代鱼粉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用饲料(含鱼粉6.0%,鱼粉粗蛋白质含量为64.5%)的基础上,用脱酚棉籽蛋白分别替代0、50%和100%的鱼粉,配制成3种等氮等能的试验饲料,以研究罗非鱼低鱼粉饲料中脱酚棉籽蛋白替代鱼粉的可行性.将270尾平均体重为50 g的雄性吉富罗非鱼随机分成3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其中饲喂替代水平为0的试验...  相似文献   
106.
膨化与非膨化饲料对湘云鲫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用同一批的膨化与未膨化的硬颗粒饲料饲喂湘云鲫,试验结果表明:饲料膨化后,试验组IB、ⅡB、ⅢB湘云鲫的瞬时生长率下降了1.03%-14.34%,饲料系数增加了10.78%-25.41%;试验组ⅣB、ⅤB湘云鲫的瞬时生长率增加了1.46%-3.67%,饲料系数下降了3.32%-5.45%。而随着豆粕(膨化)比例的降低,湘云鲫的瞬时生长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饲料系数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豆粕含量为24%(膨化豆粕25%)时,湘云鲫的瞬时生长率达到最高,饲料系数最低。总之,湘云鲫对膨化饲料的利用并没有显示出优势性。  相似文献   
107.
可利康对斑点叉尾鮰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利康”是北京桑普生物化学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的复合胆汁酸产品。在饲料中添加“可利康”,可以促进动物的生长。前不久,在西南农业大学水产系进行了“可利康”对斑点叉尾鮰生长影响的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8.
饲料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水平,蛋白质和脂肪的来源,以及脂肪酸组成和必需脂肪酸之间的比例对亲鱼的繁殖力、生殖细胞的质量和仔鱼都具有重要影响。合理配制饲料和使用优质的饲料原料能显著提高亲鱼的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109.
越冬期间岩原鲤、中华倒刺(鱼巴)腹脂性质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嘉陵江北碚江段岩原鲤(Rocypris rabaudi Tchang)、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sinensis Bleeker)越冬期间腹脂皂化值、碘值的研究表明:1)越冬前期至中期,岩原鲤、中华倒刺鲃在越冬饥饿时,优先利用碳链较短、饱和性较高的脂肪酸,同时对碳链较长、不饱和性较高的脂肪酸有较高的存留率;越冬中期至后期,由于食物的补充,鱼体腹脂脂肪酸呈碳链变短、饱和性增强的趋势。2)越冬期间,随着水温的降低,岩原鲤、中华倒刺鲃腹脂脂肪酸不饱和性增高,反映了鱼体在低温下保持生物膜正常流动性的生理适应性。3)中华倒刺鲃腹脂脂肪酸不饱和性高于岩原鲤,与其活动能力强于岩原鲤有关。  相似文献   
110.
农业不仅关系民生,还和社会问题息息相关。农民在我国人口中的比重较大,因此农村、农民、农业是我国重点工作内容,只有解决“三农”问题,才能使得我国社会更加和谐、稳定。随着“互联网+”理念的不断发展,人们看到了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融合后迸发的巨大潜力,从而积极将互联网的相关思维和技术融合起来,促进我国智慧型农业的发展,为我国的粮食安全提供保障。基于此,文章对“互联网+”背景下我国智慧农业的发展策略展开了研究,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