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6篇
综合类   38篇
水产渔业   84篇
畜牧兽医   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141.
2008年3~4月,四川简阳三岔湖网箱养殖的斑点叉尾鮰暴发了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在发病10天左右时间就造成了大批斑点又尾鮰死亡,死亡率高达85%,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研究中心对该地区网箱养殖发病的斑点叉尾鮰进行了现场调查采样,经实验室检测确认为鲁氏耶尔森氏菌感染,本文就此病诊疗情况介绍如下,以期对今后斑点叉尾鮰鲁氏耶尔森氏菌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2.
2002年11月四川某动物园相继有包括火烈鸟、白鹇、白鹤等在内的珍稀鸟类出现大量发病死亡的现象。经对患病火烈鸟的病理学和微生物学检测,确诊本次疫情系巴氏杆菌感染所致。动物园立即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很快控制了疫情。诊断过程如下:  相似文献   
143.
采用硫酸铵盐析,DEAE Sephadex A-50凝胶层析等方法从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胞外产物中提纯了一种分子量为45.7 ku的单一多肽蛋白酶。该酶对小鼠和斑点叉尾鮰具有明显的致死作用,其LD50分别为4.33 μg•g-1体重和3.49 μg•g-1体重。酶的最适温度为20 ℃,热稳定性差,100 ℃作用15 min酶活完全丧失,最适pH为9.0,PMSF对酶活无影响,部分金属离子如Ca2+、Hg2+、Cu2+能使酶活性明显下降,而Co2+对酶有一定程度的激活作用,EDTA能完全抑制酶活性,表明该酶为一种金属蛋白酶。图1表4参29  相似文献   
144.
本实验对斑点叉尾(魚回)源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Sma)胞外产物(Extracellular products,ECP)的生物学特性及其致病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Sma胞外产物具有脂肪酶、蛋白酶、明胶酶和脲酶等多种酶活性;同时具有溶血活性、肠毒性和Vero细胞毒性;且对小鼠和斑点叉尾(魚回)都具有明显的致病性和致死性.  相似文献   
145.
(2)斑点又尾鲥柱彤病(Columnaris Disease) 病原:斑点义尾蛔柱形病,又称冷水病(Cold—water disease)、细菌性鳃病(Baeteral rot gi11 disease of channel catfish),是由柱状黄杆菌(Flavobacterium colunJnaris)感染引起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146.
泥鳅属鲤形目,鳅科,被誉为“水中人参”,其味道鲜美,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是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水产品之一。泥鳅因适应性强、疾病少、成活率高,且繁殖力强、运输方便、饵料易得,已成为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但如果管理不善,泥鳅仍然会发生各种疾病。今年5~6月,本中心就陆续诊治了几例泥鳅体表溃疡症。其症状基本相似,主要特征表现为下颔发红,体表溃疡。该病发病突然,死亡迅速,给养殖户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就其中一典型病例的临床症状、病原学初步研究及治疗方法作如下报告,希望能够为生产上防治体表溃疡症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47.
结合专项试验的相关结果,围绕地中海鳎鱼饲养过程中的场地选择、鱼种运输、商品鱼养成等主要生产环节提出了实用技术要点,为在我国南方海区饲养该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8.
目的 近年来,养殖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在冬春季流行一种体表形成明显溃疡的疫病,本研究旨在明确其病因。方法 从眉山东坡区和洪雅县采集病料,采用病原学、病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患病鱼进行研究。结果 溃疡组织压片观察到大量直径10~30 μm、长丝状且分支较少的菌丝体;组织病理学上,肌纤坏死、溶解,炎性细胞浸润,病变组织中分布大量由上皮样细胞、纤维细胞及位于中央的菌丝体组成的霉菌性肉芽肿;六胺银染色(Periodic acid-silver metheramine,PASM)发现,霉菌性肉芽肿中央的菌丝体呈黑色。病变肌肉组织基于侵入丝囊霉菌Aphanomyces invadans ITS基因的特异性PCR检测为阳性。以葡糖糖/蛋白胨(Glucose and peotone,GP)琼脂分离培养得到的霉菌纯培养物(BW1、BW3)在灭菌池塘水过夜培养12 h后,形成原孢子囊,符合侵入丝囊霉菌属特征;两株分离霉菌ITS基因序列分析发现,其与侵入丝囊霉菌ITS基因的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9.64%与99.46%,在系统发育树上与侵入丝囊霉菌聚类为一支。结论 确定大口黑鲈冬春季溃疡病是侵入丝囊霉菌感染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