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2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9篇
  2篇
综合类   41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7篇
畜牧兽医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目的]筛选出适宜尼罗罗非鱼生长及性腺发育成熟的最适光周期,为其工厂化养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雌性尼罗罗非鱼为研究对象,设12L:12D、14L:10D、16L:8D和18L:6D4个不同的光周期,饲养30d后比较分析不同光周期条件下尼罗罗非鱼生长阶段的形态指标、体内激素水平及性腺发育差异情况.[结果]尼罗罗非鱼的相对增重率随光照时间的延长呈先降后升再降的变化趋势,在16 L:8 D光周期条件下达最大值;体长相对增长率随光照时间的延长整体上呈下降趋势,而体宽和体高的相对增长率随光照时间的延长呈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尼罗罗非鱼血清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雌二醇(E2)和褪黑素(MT)3种激素含量随光照时间的延长均呈上升趋势,且在18L:6D光周期条件下达最大值.适当延长光照时间能有效促进尼罗罗非鱼性腺发育,在16L:8D光照周期条件下促进作用最强,而在18L:6D光照周期下其性腺发育受抑制.[结论]16L:8D是尼罗罗非鱼生长及性腺发育的最适光周期,在实际生产中适当延长光照时间可提高罗非鱼产量并促进其性腺发育成熟.  相似文献   
52.
2010年,罗山县进一步加快农村改草发展步伐,强力推进创新农村土地流转体制机制工作,大胆尝试,集中力量,抓创新,创亮点,使土地流转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从而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一、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53.
为了解楚雄地区猪伪狂犬病病毒(PRV)野毒感染状况,通过gE-ELISA方法对采集自楚雄地区2009年-2013年间累计2 811份血清进行了PRV野毒感染抗体检测,对4个规模养殖场猪场采取了疫病净化控制措施。共计检测场(户)数758户,总阳性率为31.70%;其中商品猪阳性率为26.34%,种猪阳性率为35.06%;规模场样本阳性率为37.67%;散养农户样本阳性率为28.62%;没有接种疫苗的母猪阳性率(56.82%)高于每年分别免疫接种1次(45.16%)、免疫接种2次(29.41%)和免疫接种3次(18.33%)的母猪阳性率。采取控制措施12个月后,4个试验猪场相对于对照猪场阳性率均明显下降。提示了猪伪狂犬病病毒普遍存在于楚雄地区养猪场,完善生物安全措施,制定合理的防疫制度,使用基因缺失疫苗配合检测、淘汰阳性猪是规模猪场控制该病进一步扩散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54.
干旱内陆河灌区田间土壤水分利用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负压计、中子仪、地下水埋深监测研究,得出生育期田间水分变化规律及土壤水分利用效率;5次灌水均有深层渗漏,土壤都能达到饱;在生育期间,土壤水和地下水相互转换关系活跃。  相似文献   
55.
【目的】比较低温胁迫下野生罗非鱼和养殖吉富罗非鱼的基因表达模式,揭示野生罗非鱼低温应答的特有分子调控机制,为后续开展野生罗非鱼耐冷亲本大范围筛选打下基础。【方法】挑选规格相近的野生罗非鱼和养殖吉富罗非鱼进行梯度降温试验,水温先以1℃/12 h的速度从26℃降至14℃,并保持288 h(12 d),于26℃、20℃及14℃保持0、120和288 h等5个时间点分别解剖罗非鱼采集脑组织样品,构建cDNA文库后以Illumina HiSeq×Ten测序平台进行双端测序及比较转录组分析,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具有重要功能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进行表达验证。【结果】野生罗非鱼在11℃时开始出现死亡个体,但在8℃时仍有50.0%的存活个体,说明野生罗非鱼较养殖吉富罗非鱼具有更强的低温耐受能力。在14℃的长时间低温胁迫过程中,养殖吉富罗非鱼脑组织中表达显著上调的差异表达基因数量约是野生罗非鱼的10倍,即养殖吉富罗非鱼的应激反应远比野生罗非鱼强烈。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养殖吉富罗非鱼和野生罗非鱼在14℃保持120和288 h的上调差异表达基因均富集到核糖体发生、内质网蛋白加工及剪接体信号等信号通路上,野生罗非鱼的上调差异表达基因还额外富集到核苷酸切除修复、N-糖基化生物合成和DNA复制信号等通路上。与养殖吉富罗非鱼相比,在野生罗非鱼中发现577个特有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NOD受体信号通路、凋亡和内吞等通路上,且表现为NOD受体信号通路被启动,而细胞凋亡受抑制。在野生罗非鱼中,参与NOD受体信号通路的关键功能基因(Nemo、NFκB、p38、JNK和IL-1β)在长时间低温胁迫中均维持在一个较高的表达水平,而内吞途径关键基因的表达上升倍数也明显高于养殖吉富罗非鱼。【结论】野生罗非鱼通过避免过度的应激反应和维持低水平代谢的细胞稳定以减轻低温胁迫对机体的损伤,并持续启动NOD受体信号通路及内吞途径以维持其免疫能力,而具有较养殖罗非鱼更强的低温耐受力。  相似文献   
56.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磷水平对热应激奶牛生产性能和血液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用体重、泌乳天数、胎次、产奶量相近的中国荷斯坦奶牛15头,随机分成3组,每组5头,分别饲喂磷水平为0.29%、0.35%和0.42%的饲粮(干物质基础)。结果表明:1)饲粮磷水平对热应激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影响不显著(P0.05);0.29%组产奶量显著低于0.35%组和0.42%组(P0.05)。2)0.29%组的乳脂率显著低于0.35%组和0.42%组(P0.05),但对于乳糖率、乳蛋白率、乳非脂固形物率和饲料转化率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3)血清磷含量随饲粮磷水平的提高而极显著上升(P0.01);0.29%组血清羟脯氨酸含量、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0.35%组和0.42%组(P0.05)。4)随饲粮磷水平的升高,血清甲状旁腺素和骨钙素含量逐渐升高,0.35%组和0.42%组极显著高于0.29%组(P0.01);血清降钙素含量逐渐降低,0.42%组极显著低于0.29%组和0.35%组(P0.01)。本试验条件下,综合考虑血液指标和生产性能,热应激奶牛的适宜饲粮磷需要量为0.35%。  相似文献   
57.
通过田间点源入渗试验,研究了田间点源入渗土壤水盐分布特征,得出以下结论:①滴头下方距滴头距离较近的区域,滴头流量较小的处理土壤含盐量较小;距滴头距离较远的区域,滴头流量较大的处理土壤含盐量较小.水平方向土壤含盐量变化相似;②表层土壤盐分随着入渗时间的增加而减小.滴头下方土壤含盐量总体上随着入渗水量的增加而减小,入渗水对土壤中的盐分的淋洗效率和压盐深度均与入渗时间成正比.  相似文献   
58.
实验在高水温(33±0.1)℃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中设置4个投饲率水平,分别为鱼体重的1%、1.5%、2%、2.5%,采用同一种饲料(饲料粗蛋白含量为30%)投喂,实验周期45 d.研究不同投饲率对初始体重为(79.35±0.50)g的吉富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的摄食、生长相关指标的影响.研...  相似文献   
59.
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二OO五年版一部》检测安痛定注射液中安替比林含量的检测方法,配制一组溶液,使安替比林对照品含量相同,pH值相同,而对二甲氨基苯甲醛试液的浓度逐渐增大,经过定容等处理,测定吸光度,排除较高或较低的吸光度,选定吸光度是0.5736的样,其中所加显色剂的量为对二甲氨基苯甲醛试液6mL。为了进一步求证该显色剂浓度的可靠性和可操作性,用定量分析法,在一系列标准曲线的各溶液和样品中加入该浓度的显色剂,测定结果表明,样品回收率是99%~105%。  相似文献   
60.
关于水资源论证中矿井涌水量预测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井涌水量计算是矿床水文地质勘查中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工作,也是矿床水文地质勘查中的根本任务之一.由于矿床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性,至今对它的研究仍处于近似计算的水平.采用"大井法"和水文地质比拟法,对某煤矿进行矿井涌水量预测,通过对比分析,确定合理的矿井涌水量,为水资源论证工作提供可靠依据,特别对干旱缺水地区来说,具有一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