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2篇
  免费   131篇
  国内免费   128篇
林业   261篇
农学   169篇
基础科学   190篇
  140篇
综合类   1100篇
农作物   122篇
水产渔业   175篇
畜牧兽医   562篇
园艺   180篇
植物保护   102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65篇
  2022年   146篇
  2021年   122篇
  2020年   127篇
  2019年   200篇
  2018年   178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182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143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2篇
  1974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7年   3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91.
我国局部猪胸膜肺炎流行调查和血清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我国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流行情况及其病原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Pleurnopneumoniae,简称APP)的主要血清型,1990年~2014年我们对我国23省市不同养猪场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该病在我国23个省市均有发生,先后从山东、深圳、上海、河北、江苏、河南等省、市的临床病例和送检病料中分离到APP病原62株。其中已鉴定、定型的菌株59株,所涉及的型株为1型4株、2型11株、3型3株、5型18株、7型19株、8型1株、未定型3株。根据我们对全国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分离鉴定各型分离株的多少及其毒力的强弱比较分析,本病危害我国养猪业发展的主要血清型为7型、5型和1型。  相似文献   
992.
根据不同地区25个桉树无性系的生长状况和抗性表现,对比分析其保存率、胸径、树高、材积、蓄积量和抗风性。结果表明:L9、H5、UT28和华桉2号的保存率经过5年仍保持在90%以上;以5年生的群体生长量均值为标准,树高、胸径、材积均高于群体均值的无性系有UT26、华桉2号、UT28、U27、UT6、华桉1号、广9、U23、H9、H5、L10、U28和L9;抗风性表现较好的无性系有UT8、华桉1号、华桉2号、ZU6、UT6、UT28和广9。对上述因子进行主成分及聚类分析,UT6、华桉2号、UT28、广9和U27综合表现最好,可以为速生、抗性强的桉树无性系选育提供参考;H10、U36、H1和L3的表现最差,不适合在雷州半岛种植。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明北京山区老龄化村庄中药材林下生态种植模式,助力乡村振兴。【方法】以典型的老龄化村庄—延庆区大庄科乡黄土梁村作为试验地点,中药材紫苏作为试验材料,在板栗林下进行生态种植,设置不同的播种量和有机菌肥用量,收获后统计分析紫苏产量、品质及收益,与大田和四旁地种植的紫苏进行比较。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紫苏叶挥发油并测定含量,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紫苏梗和紫苏子中迷迭香酸含量。【结果】采用生态种植技术,紫苏药材品质达到且优于《中国药典》2020版标准;不同种植环境的收益达9 585.00~10 350.00元/hm2;郁闭度为0.20板栗林下,播种量22.50 kg/hm2,有机菌施肥量1 800.00 kg/hm2的条件下紫苏药材产量高、品质优、收益好。【结论】紫苏林下生态种植模式充分利用山区农村的自然禀赋,在获得可观收益的同时,大幅度降低了劳动力投入,非常适合在山区老龄化农村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994.
用日均温20℃低温处理3个采用剑叶叶枕距标记幼穗发育时期的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G317S、G321S和G326S,研究低温对不同发育时期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育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用20℃低温处理3d,3个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花粉不育度明显降低,平均自交结实率为66.41%;3个粳型光温敏核不育系育性敏感期所对应的剑叶叶枕距为-4 ~4 cm,而剑叶叶枕距<-4 cm或>4 cm时,各不育系育性稳定;剑叶叶枕距为-4~ -2 cm和2~4 cm时各不育系不同穗位颖花的花粉不育度比较接近,而剑叶叶枕距为-2~2 cm时,各不育系不同穗位颖花的花粉不育度表现为穗上部<穗中部<穗下部.  相似文献   
995.
DA型玉米脱水剂的脱水效果及其对玉米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玉军  陶波 《玉米科学》2012,20(2):95-98
以龙单25为试验材料,研究DA型玉米脱水剂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DA型玉米脱水剂可以明显加快玉米子粒的脱水速度,增加产量。处理后28 d,使用脱水剂剂量为900、1 200、1 500、1 800 mL/hm2处理的玉米子粒含水量分别为28.67%、26.36%、22.20%和20.51%,与对照相比,子粒含水量减少10.23~18.39个百分点。低剂量脱水剂对玉米品质无显著影响,可显著增加玉米的穗粒重和产量,平均增产654.3 kg/hm2。  相似文献   
996.
介绍了农田蛾类图像的预处理方法,然后使用Otsu方法来对农田蛾类图像进行分割。对分割得到的目标区域采取旋转变换,使同一种蛾类的目标区域具有相同方向;对旋转变换得到的蛾类图像目标区域,以目标区域的边界点到目标区域的质心点距离作为目标区域的边界特征,获取各种蛾类图像的边界特征。从所获取的边界特征可知,不同种类的蛾类图像具有各不相同的边界特征,可以把这些边界特征作为各种蛾类昆虫分类识别的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997.
旋耕刀用65Mn钢表面渗铬工艺优化及其耐磨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大耕深旋耕作业对旋耕刀提出的表硬心韧的要求,将表面渗铬处理引入旋耕刀制造中,以渗层厚度和表面硬度为评价指标,优化了旋耕刀用65Mn钢的渗铬工艺参数,考察了最优工艺参数下渗铬层的摩擦磨损性能,并与旋耕刀现有工艺(淬火+低温回火处理)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在一定实验条件下,65Mn钢表面渗铬处理的最优工艺为950℃ ×9h;经渗铬处理后,65 Mn钢表面形成厚度达14.7 μm、硬度达1 786.8 HV0.1的连续且致密的渗铬层,其耐磨性较65Mn钢淬火+低温回火处理提高了近1倍.  相似文献   
998.
若干蓝莓品种适应性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更好地利用浙江省临安地区的农业气候资源,进一步优化新农村种植业产业结构,达到趋利避害,适地适树的目的,以定植于浙江农林大学官塘基地10个蓝莓品种为试材,对各品种的存活率、树体性状(包括株高、冠幅、基部分枝数、根茎粗、叶片鲜重、干重、叶面积、花芽数、叶芽数、初花期等指标)进行测定,根据模糊数学基本原理,综合评价各品种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圆蓝’、‘粉蓝’在临安地区的适应性最好,可作为推广品种;‘夏普蓝’、‘精华’、‘顶峰’适应性稍差;‘芭尔德温’、‘杰兔’、‘密斯特’、‘灿烂’、‘奥尼尔’则表现不适应性。  相似文献   
999.
发酵豆粕对肉鸡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探索发酵豆粕对肉鸡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1日龄雏鸡2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Ⅰ组为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组为抗生素对照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0 mg/kg的杆菌肽锌和6 mg/kg的硫酸抗敌素;Ⅲ、Ⅳ、Ⅴ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用3%、6%、9%的发酵豆粕替代普通豆粕。结果表明:体增重以空白对照组(组Ⅰ)最低,较空白对照组,9%组(组Ⅴ)显著提高(P<0.05),其余各组极显著提高(P<0.01);料重比6%组(组Ⅳ)最低,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其他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成活率空白对照组最低,抗生素组(组Ⅱ)、9%组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6%组差异显著(P<0.05)。6%组半净膛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和抗生素组(P<0.05);各组全净膛率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6%组差异极显著(P<0.01);3%组(组Ⅲ)腿肌率最高,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结果表明,肉鸡配合饲料中用6%发酵豆粕替代普通豆粕最为适宜,可提高肉鸡生长性能,极显著降低料重比,但与抗生素组相比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A(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A,PDGFA)在内蒙古阿尔巴斯绒山羊皮肤毛囊上的表达规律和褪黑激素对其的影响。【方法】选择体重和产绒量相当的阿尔巴斯绒山羊成年母羊,分为4组,即从不埋植的对照组和3组不同时间埋植褪黑激素的试验组。试验组在埋植期间每隔一个月按照2 mg?kg-1 BW的剂量在绒山羊耳后皮下埋植褪黑激素。采集12个月(从2009年8月至2010年7月)的受试羊体侧部皮肤样品,用定量逆转录PCR (qRT-PCR)检测皮肤中PDGFA基因的表达量。【结果】各组间PDGFA基因的表达模式不同。对照组在11月时其表达量为全年最低,在12月,随着毛囊周期性生长缓慢进入退行期,其PDGFA基因的表达量也缓慢上升,并在休止期(1-4月)高度表达。而开始埋植褪黑激素后,仅第二年埋植组在翌年1月时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在2月与连续两年埋植组一样,随着绒毛开始脱落,PDGFA基因的表达量也有下降趋势;到5月,其表达量显著低于1月(P<0.05),此时新一轮的绒毛已长出体表。停止埋植褪黑激素后,仅第一年埋植组翌年PDGFA基因的表达模式和毛囊生长周期与对照组基本一致。【结论】绒山羊皮肤组织当中PDGFA基因在毛囊生长期低表达,退行期和休止期高表达。埋植褪黑激素可缩短毛囊生长周期。PDGFA基因是一个控制毛囊从兴盛期向退行期和休止期转化的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