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2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正>为解决鱼类养殖效益下滑、中华鳖温室养殖中商品鳖品质不高、养殖规模难于扩展的问题,2012—2013年,我们进行了"鱼—鳖"混养试验,探讨在北方地区池塘鱼类养殖与中华鳖养殖有机结合的模式,以提高产业效益。现将试验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池塘选取基本条件相似的9个(共2.87 hm2)鱼池为试验池塘,配备增氧机、投饵机;将试验池分  相似文献   
12.
为建立一种用于快速检测赤羽病病毒抗体的竞争ELISA法。用AKV病毒免疫Balb/C小鼠,将其脾细胞与SP2/0细胞进行免疫融合,以获得抗AKV的单克隆抗体;利用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的SBV N蛋白作为诊断特异性抗原,山羊抗鼠HRP-IgG为二抗,建立并优化AKV抗体检测的竞争ELISA方法。得到一株持续稳定繁殖的能够分泌单抗AKV核蛋白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单抗亚型鉴定为:重链IgG1,轻链kappa,仅能与AKV病毒呈阳性反应,与BTV、FAMD、EHDV病毒等病毒抗原不发生特异性反应;建立的检测AKV抗体ELISA检测方法,诊断抗原最佳包被浓度为0.5μg/mL,1∶1 000抗体稀释比,1∶50血清稀释比,1∶2 000二抗稀释比,封闭条件为5%BSA,37℃封闭2 h,确定了血清抑制率大于等于44%时为阳性,小于44%为阴性;所建立的ELISA方法敏感性和特异性鉴定结果与ID Screen AKV Competition检测试剂盒一致。本试验成功制备出一株分泌针对AKV N蛋白的杂交瘤细胞系,建立的ELISA检测方法能够用于检测动物AKV抗体,为进一步开展AKV抗体...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海沃德’‘华特’猕猴桃果实采后影响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AsA)氧化的相关酶活性及基因表达差异,为猕猴桃采后AsA氧化机制的系统研究,调控果实成熟和衰老进程,并有效保持果实采后品质和延长贮藏时间等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海沃德’‘华特’猕猴桃作为试验材料,测定两个品种的果实在采后25℃贮藏条件下AsA、总抗坏血酸(total ascorbic acid,T-AsA)、脱氢抗坏血酸(dehydroascorbic acid,DHA)、AsA/DHA、与AsA氧化相关的抗坏血酸氧化酶(ascorbic acd oxidase,AO)、漆酶(Laccase)、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ate peroxidase,APX)的活性及相关酶基因的表达,研究两个品种猕猴桃果实AsA含量变化与AO、漆酶、APX活性及相关酶基因的相关性。【结果】‘海沃德’猕猴桃采后初期AsA含量为86.9 mg/100 g FW,到贮藏末期损失约45%,而‘华特’猕猴桃在采后初期AsA含量较高,为610 mg/100 g FW,中期上升至峰值886 mg/100 g FW,末期下降到778 mg/100 g FW,高于采后第1天AsA含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两个品种DHA含量在整个贮藏期整体呈下降趋势,但‘海沃德’猕猴桃中DHA含量始终低于‘华特’;T-AsA含量与其AsA含量的变化趋势接近;整个贮藏后期,‘海沃德’猕猴桃的AsA/DHA比值远低于‘华特’。AO活性与两个品种猕猴桃As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性,漆酶活性与两个品种猕猴桃AsA含量呈负相关性;从采后第8天开始,‘华特’的AO活性低于‘海沃德’,在整个贮藏期,‘华特’猕猴桃中漆酶活性都低于‘海沃德’;且在采后第11天,‘华特’中AO和漆酶活性均达到最低值,‘海沃德’中漆酶活性在采后第16天达到最高值;APX对AsA含量的影响较小,其活性与AsA变化无显著相关性。AO基因家族中的3个基因中,Achn020161是AsA氧化分解的关键基因,而Achn191341Achn316521与AsA的氧化无显著相关性;漆酶基因家族中的3个基因中,Achn007661Achn191341对AsA含量变化有一定影响,而Achn163871与AsA的氧化无显著相关性;APX基因家族中的Achn123021Achn082241Achn187071对AsA含量的变化有一定影响,但均不是氧化AsA的关键基因。【结论】AsA/DHA的高比值对AsA的积累起重要作用,AO是氧化AsA的关键酶,漆酶对AsA氧化有一定作用,APX不是主要氧化AsA的酶,推测AO基因家族中的Achn020161是氧化AsA的关键基因,而漆酶基因家族中的Achn007661Achn19134对氧化AsA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4.
1 石家庄渔业概况 石家庄地处河北省中南部,辖6个区、5个县级市、12个县.总人口928万人,辖区总面积15 848 km2.全市拥有养殖水面1.58万hm2,其中水库可养鱼水面1.46万hm2,池塘1万hm2.年水产品总产量4万 t.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加入WTO后,我国保险业所面临的压力及我国保险监管所存在的问题,指出我国应尽快建立一个完善有效的保险监管体系,并以偿付能力的监管为核心,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6.
非洲猪瘟病毒p54蛋白在病毒感染与增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根据p54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和用6-carboxy-fluorescein (6-FAM) 和tetramethyl-6-carboxyrhodamine (TAMRA) 荧光素标记Taq Man双水解探针,以构建的含p54基因的pET-p54重组质粒作为阳性模板,建立了ASFV检测的荧光定量PCR方法(已申请专利,专利号200910067620.6).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与含p54基因的模板质粒数呈现很好的相关性(R2=0.991),可检测出低于15个拷贝/μL的样品,灵敏度和特异性高,可作为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对非洲猪瘟病毒的快速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硫酸铜对植物根尖染色体的毒性效应,采用不同质量浓度(0 μg/mL,0.1μg/mL,1 μg/mL,10 μg/mL,50 μg/mL)的硫酸铜水溶液对分蘖葱头根尖细胞进行染毒(6h,18h,24 h),观察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指数、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结果表明:在试验剂量范围内,随着硫酸铜水溶液浓度升高,染毒时间增长,分蘖葱头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指数逐渐降低,染色体畸变率逐渐增加,微核率逐渐增加.在硫酸铜水溶液浓度为50 μg/mL、染毒时间为24 h时,分蘖葱头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指数最小,染色体畸变率最大,微核率最大.  相似文献   
18.
为建立一种快速、敏感和特异地鉴别尼帕病毒(NiV)和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P-PRRSV)的检测方法,本试验以NiV M基因和HP-PRRSV nsp2基因为靶序列,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一种二重荧光RT-PCR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定量线性范围、敏感性和重复性进行了评价及初步应用.结果显示,用该方法检测NiV M基因和HP-PRRSV nsp2基因的RNA标准对照(NiV-M-RNA和HP-PRRSV-nsp2-RNA),线性范围分别为4.6×101~4.6×107和4.1×101~4.1×108拷贝/μL;最低检出限分别为46和4.1拷贝;该方法组内试验和组间试验的变异系数均小于2.0%,显示出良好的可重复性;该方法仅对NiV和HP-PRRSV呈现特异性扩增曲线,不与猪瘟病毒(CSF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流感病毒(SIV)、猪细小病毒(PPV)、猪伪狂犬病病毒(PRV)和猪圆环病毒2型(PCV2)发生交叉反应.用该方法对236份猪实际样品进行NiV和HP-PRRSV核酸检测,所有样本的NiV检测结果均为阴性,8份样本的HP-PRRSV检测结果为阳性.本研究建立的方法为猪实际样本中NiV和HP-PRRSV的鉴别检测提供了一种快速、敏感和特异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9.
为表达和鉴定赤羽病病毒Gc蛋白强抗原性肽段,对Gc蛋白的1个75氨基酸肽段(405aa—480aa)编码序列,经密码子优化后进行基因合成,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 ET-Gc_(405aa—480aa),转化表达菌株BL21(DE3),在28℃用0.1 mmol/L IPTG诱导重组肽段表达。将重组rHis-Gc_(405aa—480aa)肽段,通过Ni~+-NTA树脂亲和层析方法纯化后,用Western-bloting和ELISA分析其抗原性。SDS-PAGE显示,重组rHis-Gc_(405aa—480aa)肽段以完全可溶性形式在大肠杆菌中得到高效表达;用Ni+-NTA树脂亲和层析方法纯化,获得了较高纯度的重组rHis-Gc_(405aa—480aa)肽段;Western-blotting显示,该重组肽段对赤羽病病毒阳性血清具有很强的反应原性。本研究表达、纯化和鉴定了具有强抗原性的重组rHis-Gc_(405aa—480aa)肽段,为进一步开展Gc蛋白单克隆抗体制备、B细胞表位鉴定和诊断试剂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猕猴桃溃疡病是由Pseudomonas syringae pv.actinidiae(Psa)引起的毁灭性细菌性病害,为杀灭猕猴桃枝条组织中的Psa,研究超声+热处理对猕猴桃枝条组织中Psa的杀菌作用及对苗木生长的影响。【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温度、超声频率及处理时间,以杀菌率为检测指标,使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杀菌工艺并进一步验证,在此基础上处理猕猴桃幼苗,观察其成活率、叶片面积、苗高、叶片数及地际直径的生长情况。【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杀菌工艺条件为:温度45℃,超声频率80 KHz,时间30 min,此条件下杀菌率为97.75%。同时,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处理猕猴桃幼苗,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苗木全部成活,且其叶片面积、苗高、叶片数、地际直径无显著差异。【结论】温度45℃,超声频率80 KHz,时间30 min处理既能杀灭猕猴桃枝条组织、幼苗中的Psa,又不影响其正常生长,为控制猕猴桃苗木、枝条传播溃疡病菌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