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9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50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不断受到内外部的冲击,但一直处于上行阶段,人民生活的品质也由于经济的发展得到了显著提升。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各项基础设施的完善,造成了各类污水的出现,所以各类污水的改善与治理任务刻不容缓。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生态保护和建设,并实施了"绿色中国""绿色生态"等重大战略。本文立足于国务院2018年10月印发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背景下,在对武汉市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通过进行问卷形式走访及水质采样调查等方式,通过分析当前城市污水防治的现状,找出城市污水防治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我国城市污水防治工作从处理机制、管控污水排放量、资金支持以及绿色工业发展等但各方面提出有建设性改进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63.
超级杂交稻扬两优6号不同栽插密度下的群体生长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汕优63为对照,研究不同栽插密度(1 hm21.50×105穴、2.25×105穴、3.00×105穴、3.75×105穴)条件下超级杂交稻扬两优6号的群体生长特性,结果表明:扬两优6号分蘖性中等偏弱,孕穗期前叶面积指数随栽插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当1 hm23.00×105穴时,其不同生育阶段叶面积指数达到饱和值;齐穗后,扬两优6号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均下降,光合产物对籽粒的输入量增加,但在1 hm23.00×105穴时,其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下降速度最慢,光合产物对籽粒的输入量最多;在不同密度试验条件下,以1 hm23.0×105穴的总颖花量最大、结实率最高,千粒重较稳定,产量也最高。说明,适度密植是发挥扬两优6号超高产潜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4.
为了明确安徽省当涂县淡水养殖克氏原螯虾暴发性疾病的病原,取濒临死亡的病虾分离病原。从肝胰腺中分离到一株优势细菌(命名为XLX1分离株),人工感染试验证实其具有较强的致病性;采用形态学检查、生理生化特性测定和细菌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XLX1分离株为弗氏柠檬酸杆菌。进一步对XLX1分离株进行药物敏感性、携带黏附素基因情况和细胞黏附性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该分离株对头孢噻肟、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硫酸新霉素、恩诺沙星、诺氟沙星、替考拉宁和米诺环素敏感或中敏,对其他7种测试药物呈现耐药。该分离株携带黏附素基因cfa和ure基因簇;序列分析发现ure ABC结构基因和ure D关键辅助基因高度保守,在虾源分离株与人源参考株间前者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在93.2%~98.3%和91.7%~97.4%,后者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在90.8%~98.3%和94.7%~98.7%;与人源参考株相比,虾源分离株Ure ABC结构蛋白中第294、600和608位氨基酸,以及Ure D蛋白中的第62和122位氨基酸发生了有意突变。XLX1分离株可以聚集方式黏附于EPC细胞周围,平均黏附菌数为29.8±5.3,但随黏附时间延长,EPC细胞出现病变。上述研究结果可为防控弗氏柠檬酸杆菌引起的水产动物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5.
山西旱地农业降水高效利用技术探讨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旱地农业建设必须借助科技进步,提高天然降水的有效利用,具体应围绕提高降水利用率和水分利用率,在积极应用传统旱地农业技术的基础上,加强高新技术和常规技术相结合,重点推广雨水集蓄利用技术。  相似文献   
66.
两系杂交稻扬两优6号高产源库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三系杂交籼稻汕优63为对照,系统研究了两系杂交籼稻扬两优6号高产的源库特征.结果表明:扬两优6号库容量大,填库能力强,光合生产能力强,物质积累量多且运转顺畅,具有源、库、流同步协渊增长的特征.扬两优6号特别具有颖花高结实和籽粒高充实的高产特征,是两系杂交籼稻结实性能的重大改良.  相似文献   
67.
直播稻种衣剂“旱育保姆”应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直播稻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其技术难点也不断显现。探讨了直播稻种衣剂"旱育保姆"经包衣直播后,具有的优势特点,并总结了"旱育保姆"种衣剂的应用技术要点,以期为"旱育保姆"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8.
在我国《劳动法》的视野下,雇佣关系下的职务发明创造行为,在性质上是《劳动法》意义上的创造性劳动。在《劳动法》领域内,对职务发明创造行为的性质进行分析,有利于职务发明创造的类型化,从而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职务发明创造制度。  相似文献   
69.
转基因大麦中gfp基因的遗传及表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转基因遗传及染色体重组对转基因表达的影响,以4个转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大麦系与野生型大麦相互杂交,通过对F<,2根尖和花粉细胞中绿色荧光蛋白(GFP)的检测,研究了转基因的遗传方式和表达.结果表明,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在单位点和双位点插入的转基因系与野生型大麦杂交的F<,2群体中分别表现3:1和15:1的遗传分离,符合孟德尔式遗传,并表现基因的剂量效应;不同转基因系问相互杂交后代同样表现孟德尔式遗传,并出现转基因gfP表达水平提高的个体;转基因沉默系参与的杂交后代继续表现其转基因沉默.  相似文献   
70.
扬稻6号是杂交水稻育种中被广泛应用、具有重要地位的骨干亲本,但其稻瘟病抗性和白叶枯病抗性均普遍偏弱。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将抗稻瘟病基因Pigm和Pi33、抗白叶枯病基因Xa21和Xa23导入到扬稻6号,借助重测序技术最大限度地消除每个抗性基因的连锁阻力,构建了高背景回复率近等基因系NILPigm、NILPi33、NILXa21和NILXa23,表现为稻瘟病或白叶枯病抗性的明显改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基因聚合创制了性状优良、包含所有4个抗性基因的优良株系R156,可作为水稻分子育种的核心种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