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5篇
林业   8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3篇
  13篇
综合类   93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43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41.
使用两种膨化方法测定和分析了 37个自育爆裂玉米单交组合的膨爆特性 ,结果表明 :不同组合的单花体积、膨化倍数存在极显著差异 ,同时受膨化方法的显著影响 ,但影响程度因组合而异 ;膨化率的各项变异均不显著。对杂交组合、亲本及资源材料的膨爆特性的评价应采用大众化的膨化方法。  相似文献   
42.
试验利用PCR-RFLP法研究了三江白猪OB基因3 469位点的多态性及其与繁殖性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OB基因经HinfⅠ酶切后出现3个条带,表现为3种基因型(AA型、AB型和BB型)和2个等位基因(A和B),A等位基因为优势基因,基因频率为67.6%;头胎产活仔数BB型极显著高于AA型(P<0.01),BB型高于AB型,AB型高于AA型,但差异都不显著(P>0.05),BB基因型比AB型和AA型的头胎产活仔数分别高出1.65头、2.19头;不同的基因型对前5胎最高产仔数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43.
小麦茎基腐病(CR)是近年我国普遍发生的病害之一。为进一步明确河南省小麦CR的发生情况及优势病原种类,2019年对河南省11个小麦主产区的96个生产点进行了调查,并对采自田间典型症状植株上的病害开展了病原菌分离、形态鉴定、rDNA-ITS分子鉴定及致病力分析。结果表明,除驻马店地区轻微发病外,其他10个地区均发病较重,田块发病率平均达78.85%,病情指数、病株率和白穗率分别平均为17.87、48.35% 和3.44%;被调查的小麦品种均不同程度感病,发病较轻的品种占30%、发病较重的占20%、中度感病的占50%;不同地块之间发病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土壤肥沃、水分充足、管理精细的地块发病较轻,干旱、盐碱地、肥力不足及管理粗放的地块发病较重;目前,河南省小麦主产区CR主要病原菌为假禾谷镰刀菌(Fusarium pseudograminearum),根据其形态分为6种类型,其中第 Ⅰ 和 Ⅱ 类病原菌分离频率高且分别在8个和6个地区均有分布,致病力分别为42.22和77.78。根据调查结果,建议河南省重视小麦CR防治工作,并加快开展CR致病、小麦抗病机理研究及抗病新品种的选育。  相似文献   
44.
试验采用PCR-RFLP法研究了三江白猪、大白猪、长白猪、长×大猪群体OB基因3469位点的多态性及其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对试验猪群进行遗传平衡检测结果显示,三江白猪、长白猪、长×大猪群体OB基因3469位点均达到平衡,而大白猪群体在此位点未达到平衡,即处于偏离哈代-温伯格平衡状态。OB基因与母猪产仔数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OB基因型对试验研究的3个繁殖性状的影响都符合一个规律,即产仔数表现出BB>AB>AA的趋势。OB基因对产仔数的遗传效应表现出明显的加性-显性效应,且B等位基因具有明显的增加产仔数的效应。  相似文献   
45.
绿色包装的材料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世界环保大潮的冲击下,进行绿色设计已经成为包装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绿色设计是针对传统设计的种种不足而提出的全新的设计理念与方法,绿色材料是绿色设计的基础,本文从保护环境与资源的角度对绿色包装的材料设计与应用原则进行探究,这也是我国工业艺术设计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46.
为达到一次喷药多重防治的效果,同时减少农药使用次数、提高工作效率,选用有效药剂品种[1]在小麦抽穗70%时化防,防病(小麦白粉病、条锈病、赤霉病)、防虫(小麦吸浆虫、蚜虫)和叶面喷肥一次完成,防治效果优异、可靠,能够较好解决吸浆虫的危害。同时,把传统"一喷三防"时间(杨花末期至灌浆期)提前到小麦抽穗扬花期进行,实现小麦吸浆虫防控与小麦"一喷三防"技术的有机结合,能够达到防病防虫和促进小麦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47.
1 农业信息化在“十五”我国落后农业大省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现代化”的战略思想 ,已经成为新世纪中国实现伟大复兴和实施超越发展的必然选择和重大方略。“十五”期间发展我国农业信息化 ,是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带动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的重  相似文献   
48.
一、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模式 1.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核心,以机械化、规模化生产为途径的“美国农业现代化模式”。美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表现为:采用政府干预和保护下“市场主导”推进机制,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装备农业为支撑,以机械化、规模化和公司制农场管理方式为主要途径,走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核心,提高农业生产率、商品率、经营效益和资源配置效率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形成了“规模化生产 市场机制 政府保护”的运行模式。这种模式建立在土地丰富,劳力短缺的资源禀赋特征之上。主要特点是:(1)生产机械化、科学化和规模化显著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美国农业  相似文献   
49.
跨世纪农业情报改革发展中的管理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跨世纪中国农业进入新阶段、农业产业化、市场化和信息化先后启动并互动发展的特殊历史时期为背景,以河南省农业发展需要和河南省农科院农业经济信息所为样本,在总结改革道路和主要成绩的基础上,着重研究总结了该时期促进该所改革发展管理创新的主要思路、方法机制、主要内容体系及其在实践中的主要地位作用。提出了我国农业情报改革中管理创新的地位、宗旨、原则、方法和机制;系统总结了五年来加快该所信息工作改革发展的七大管理创新系统,包括战略创新、观念创新、策略创新、方法创新、机制创新、结构调整创新、管理模式创新等。作者指出的管理创新要坚持“5个始终”的宗旨、“三不以三不靠”的原则,及其独创的管理创新的方法和促进机制等,对新世纪我国农业情报机构的改革发展具有普遍和长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0.
抽穗期是对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安全生产有重要影响的农艺性状,也是一个复杂的受多基因协调互作控制的性状。对普通小麦抽穗期基因控制系统、普通小麦抽穗期基因之一——Ta Hd1的克隆与功能、基因组定位、直向同源区微进化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了概述,以期为普通小麦抽穗期性状改良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