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2篇
林业   16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5篇
  6篇
综合类   57篇
农作物   38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71.
2014年7月,当地某镇一猪场的猪只陆续发生以高烧、皮红为表现的疫情,当地兽医用抗生素注射治疗2~3次后,疫情复发。经过笔者现场调查、剖检,结合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及药物治疗,诊断该猪场疫情为猪丹毒杆菌病。经采取全场治疗、饮水给药和饲料拌药等措施,一周后,疫情得以控制,整群猪未出现新发病例,除2头病猪死亡外,其余均好转进食。半月后电话回访,猪群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72.
云南热区的5种木本森林蔬菜及其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对云南热区的臭菜、刺五加、南山藤、越南甜菜和长蕊甜菜5种木本森林蔬菜的特性作了介绍。继后从苗木培育(包括苗圃地及其相关设施的设置, 种子及插条育苗, 苗期管理) 和苗木栽培(包括种植地选择,种植技术, 修剪) 两方面简述了这5种木本森林蔬菜的人工规模化培育技术。  相似文献   
73.
胡琼  张海松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9):5313-5314,5408
[目的]筛选木霉的培育条件,同时对木霉对农药的敏感性进行研究。[方法]以木霉TC、TY、NF9、PZ株系为材料,先在PDA培养基和玉米培养基中筛选出合适的培养基,再对瓶装培养中的透气条件和袋装培养中培养条件进行筛选,最后进行木霉与农药甲霜灵、百菌清、菌核净间的敏感性试验。[结果]PDA培养基更有利于3种木霉株系的产孢;瓶装培养中透气塑料纸密封能促进木霉产孢;袋装培养中木霉在温度24(±2)℃、光暗比9 h∶15 h或10 h∶14 h的条件下生长较为理想;木霉对甲霜灵的敏感浓度可达1 500 mg/L左右。[结论]为后续的抗性试验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74.
小孢子培养在油菜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中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自1982年Lichter首 在甘蓝型油菜中进行小孢子培养获得成功以来,国内外在油菜小孢子培养技术方面已取得大量研 成果,包括油菜小孢子胚状体发生的影响因素,小孢子植株的再生、成苗、大田移栽、染色体加倍等 近年来又对一些关键技术环节加以了改进,笔者在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总结的基础上针对中国国 建立了大田条件下油菜高效小孢子培养技术体系。用该体系对甘蓝型油菜和新疆野生油菜的体细 杂种后代进行小孢子培养的出胚率达到300枚/皿以上,采用小孢子苗直接移栽大田技术,成活率 到89.0%。此外还成功构建了含127个DH系的黄籽油菜DH群体及含115个DH系的粒重分 离 体。  相似文献   
75.
胡琼 《贵州农业科学》2007,35(4):156-159
基本农田保护规划是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分析基本农田保护规划指标体系、规划内容、编制方法、编制程序等问题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编制基本农田保护规划的具体步骤和方法,目的是体现土地利用规划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机衔接。  相似文献   
76.
在测交一代保持不育系不育特性的品种(系)称为临时保持系;将回交3-4代仍能保持不育系不育特性的品种(系)为永久保持系.前者较多,后者较少。临时保持系的研究和三交杂种的应用结果表明;三交杂种方法是克服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微量花粉的有效途径.两个强优势的三交杂种的产量比中油821增产12%以上,一个比相应的单交杂种增产2.2%,一些三交杂种的抗性得到改良。  相似文献   
77.
多亲本复合杂交提高油菜杂交种的产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高油菜品种的产量水平依靠优良亲本系的选育和杂种优势的充分发挥。本研究利用复合杂交技术,选用具有优良性状互补和不同遗传背景的材料为亲本,分别培育陕2A细胞质不育系统的保持系和恢复系,然后通过分子标记估算遗传距离预测杂种优势,成功选配出高产优质杂交油菜品种中油杂12。与湖北省大面积推广的常规双低品种中双9号相比,中油杂12在两年多点的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增产15.03%,比目前长江流域种植的当家品种中油杂2号还增产5.62%,成为湖北省有史以来第一个在区试中产量超过3000 kg.ha-1的油菜品种,也是在国家油菜品种区试中第一个比中油杂2号增产5%以上的品种。由于具有稳定的高产及高含油量性状,中油杂12的产油量在国家区试中均稳定在1100 kg.ha-1以上,平均比对照中油杂2号增加了9.06%。本文还讨论了复合杂交的育种技术对提升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统的保持性能及杂交种产量水平的作用,对油菜杂种优势利用技术改进和高产育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8.
十字花科中5个属8种植物的种子性状和种皮亚显微结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种子形态、大小、颜色及种皮亚显微结构(包括网胞形状、网脊、种脐等)具有很强的种性和种间差异,种皮亚显微结构在十字花科植物分类和系统学研究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9.
选育高含油量双低油菜品种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含油量作为油菜生产最终目标性状产油量的组成因素,与油菜生产效益的提高息息相关。在目前我国 油菜产量水平已得到相当程度提高的前提下,培育高含油量油菜品种是进一步发展油菜产业的必由之路。根据油 菜含油量的遗传特点,结合培育高含油量杂交油菜品种中油杂8号和中油杂11的体会,提出了除了利用黄籽以 外,培育大粒和适宜植株形态性状的品种也是提高油菜含油量的重要途径。初步构建了高含油量油菜品种的形态 组成,并基于近年来参加和通过国家区域试验的冬油菜品种含油量变化情况,展望了我国高含油量油菜育种的发 展前景。  相似文献   
80.
通过分子标记估算遗传距离预测甘蓝型油菜的杂种优势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6  
用甘蓝型油菜4个恢复系、3个保持系及其相应的12个F1代共19份材料,研究SSR和SRAP两种分子标记方法估算的遗传距离与油菜重要性状杂种优势的关系。结果发现,在4个恢复系和3个保持系中,45对SSR引物共扩增出87条多态性条带,25对SRAP引物共扩增出131条多态性条带。基于SSR标记估算的遗传距离与产量杂种优势的相关系数为0.423,决定系数为0.179。基于SRAP标记估算的遗传距离与产量杂种优势的相关系数为0.654 (达到0.05显著水平),决定系数为0.428。基于SSR和SRAP混合数据计算的遗传距离与小区产量杂种优势的相关系数为0.642(达到0.05显著水平),决定系数为0.412。表明SRAP标记对产量杂种优势预测的效果要显著高于SSR标记预测的效果,是目前为止报道的通过鉴定亲本遗传多态性预测油菜杂种优势最为有效的分子标记手段,可作为油菜杂种优势预测的一种有效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