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53篇
农学   4篇
  3篇
综合类   59篇
水产渔业   2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镇康县膏桐林病虫害调查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于2008年3~4月在镇康县勐捧乡流水村膏桐种植基地对膏桐林病虫害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显示:膏桐林主要受到地下害虫的危害,害虫类群及发生率分别是白蚁77.78%、金龟22.22%、金针虫22.22%,其中白蚁的危害指数达到52.78;主要病害有膏桐茎腐病及膏桐根腐病,其危害率分别为9.67%、3.17%,危害指数分别为7.83、2.22.另外,冻害的危害率达13.0%;幼林管护中存在牲畜破坏的问题,因放牧造成的机械损伤达18.67%.提出了把好育苗关、进行科学造林、适时管护和病虫害防治等病虫害控制建议.  相似文献   
52.
通径分析在林业多元线性模型共线性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思茅松多元线性树高模型为例,应用通径分析方法对该模型中的共线性进行了分析,并对比分析了相关系数分析方法和条件指数、容限度与方差膨胀因子判定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通径分析方法不仅能判断林业多元线性模型中是否存在多重共线性,而且还能判断其多重共线性的不同来源和强弱;相对于常用的多重共线性检验方法,通径分析方法更具优越性.  相似文献   
53.
以云南省普洱市思茅松天然林为研究对象,选取3个区域45块样地,使用Shannon指数(H)、Simpson指数(D)和断面积Gini系数(G)3个多样性指数分别计算样地总体、样地内思茅松、样地内其他树种的林分胸径多样性,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Tukey检验分析区域差异,并采用典范对应分析(CCA)对林分胸径多样性随气候、地形、土壤、林分4类环境因子变化的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个区域(M、P、L)的林分胸径多样性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差异;地形、土壤、林分因子是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因此,区域间的林分胸径多样性存在差异,区域环境异质性对区域内样地的林分胸径结构存在影响。  相似文献   
54.
以云南省墨江县鱼塘镇思茅松天然林132株单木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Richards方程、Logistics方程、Gompertz方程、Korf方程、Weibull方程进行各维量生物量生长模型的构建,并选出最优模型。通过对各维量生物量最优生长模型的拟合结果对比发现,并不是预估精度高的生长模型是最优生长模型;决定系数最高,均方残差最低的模型,其预估精度反而不是最高的。研究结果表明,各维量生物量生长模型的决定系数除树皮生物量生长模型的为0.166,树叶生物量生长模型的为0.374外,其余的均在0.500以上,且木材生物量生长模型的决定系数高达0.549。各维量生物量生长模型的均方残差均小于1.140,可以较好地反映其生长变化规律,生长模型拟合效果较好。各维量生物量生长模型也具有较高的预估效果,预估精度都在75%以上,其中,木材生物量、树皮生物量、树干生物量、树枝生物量、树冠生物量和地上部分生物量生长模型的预估精度均超过90%。因此,模型可用于思茅松单木生物量生长模型的预估。  相似文献   
55.
兴安落叶松材积模型中的异方差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进一步提高兴安落叶松材积模型估计精度,文章选择V=aDbHc为材积模型形式,对模型的异方差性进行了研究。文章分别使用了图示法及戈德菲尔特-夸检验方法证实模型中存在较强的异方差性,并分别以因变量,自变量及模型本身构造权函数,以加权回归估计和普通非线性回归估计方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加权回归估计优于普通非线性回归估计;在构造的众多权函数中,以权函数1/D2H为最优;并进一步证实不同的模型有不同的最优权函数形式。  相似文献   
56.
应用3种模型对人工落叶松林各器官(或分量)干物质率进行计算,并用哑变量方法分析各器官干物质率在树木不同部位上和不同龄组中的差异.结果表明:模型(Ⅰ)能较理想地得到各器官干物质率,同时给出较小的误差估计;各器官干物质率在不同状态下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57.
赤桉叶面积动态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58.
思茅松林分土壤养分衰退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思茅松林集中分布的云南省景谷县选择不同栽植代数的思茅松林,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选择土壤养分状态因子,进行土壤养分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现实养分还是潜在养分都证实思茅松轮栽后土壤肥力发生了衰退现象,且随着栽植代数的增加,土壤现实肥力和潜在养分下降速度增快.  相似文献   
59.
地形对滇西北高山松火烧迹地更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地形因子与幼苗发生时间、密度、生长状况的相关关系得出:地形因子对高山松火烧迹地更新影响明显,坡向、坡位对幼苗发生密度有影响,坡度会影响幼苗发生时间,海拔对幼苗发生密度有微弱影响。根据高山松火烧迹地更新随地形因子变化规律给出了合理化建议,火烧迹地更新方式不易大面积采用,仅为下坡及地势平缓地带易采用火烧迹地更新方式。  相似文献   
60.
[目的]评价香格里拉高山松火烧迹地更新、采伐迹地更新、林隙更新、林下更新4种立地更新类型的优劣状况,[方法]选用单位面积株数、苗木长势的苗高年平均生长量,地径年平均生长量3个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火烧迹地更新效果最好,其次是采伐迹地更新、林隙更新、林下更新。调查区实际生产中也主要采用火烧迹地和采伐迹地更新方式,结果与实际生产相符。[结论]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综合指标评价,既能兼顾单位面积株树和更新苗木长势,同时也避免了分量指标评价分析中出现的分歧,故该方法所得结果对生产实际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