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7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30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近年来,中华鳖饲料配制取得了新的进展,主要体现为配方向低蛋白质、低鱼粉方向转变;白鱼粉替代取得一定进展,蛋白质源的选择更加多样化;投喂技术改进,软颗粒饲料较为普遍;添加剂的使用更为广泛,有效提高了中华鳖免疫机能及饲料转化率。文章对中华鳖饲料配制的研究进展及实际生产的技术创新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22.
饲料中氧化鱼油对草鱼生长及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氧化鱼油对草鱼生长及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以豆油、鱼油及氧化鱼油作为饲料脂肪源,分别设计含6%豆油(6S组)、6%鱼油(6F组)、2%氧化鱼油+4%豆油(2OF组)、4%氧化鱼油+2%豆油(4OF组)、6%氧化鱼油(6OF组)的5种等氮等能的半纯化饲料。选取平均体重为(74.82±1.49)g的草鱼350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试验期为72 d。结果表明:与6S组比较,6F、2OF、4OF及6OF组草鱼的特定生长率(SGR)下降了5.81%~11.50%,饲料系数(FCR)增加了8.64%~17.28%,差异显著(P0.05)。饲料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与草鱼的SGR呈正相关关系(幂函数),而饲料中酸价(AV)、过氧化值(POV)及丙二醛(MDA)含量与草鱼的SGR呈负相关关系(幂函数),与FCR呈正相关关系(幂函数),即饲料中少量的AV、POV及M DA会使草鱼生长速度下降,并降低草鱼对蛋白质的利用率及肌肉中PUFA的含量,干扰脂肪的代谢;随着饲料中AV、POV及M DA含量的进一步增加,对草鱼生长速度、饲料效率的影响处于高位稳定。结果提示,鱼油在提供饲料不饱和脂肪酸的同时,其氧化产物对草鱼生长的副作用也显著显现,保持饲料中适宜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控制鱼油的氧化酸败是提高草鱼饲料油脂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3.
利用常规解剖方法,取养殖胡子鲶全鱼、肌肉、脊椎骨、头骨、皮肤、肝胰脏、心脏、脑、肾脏、胃、肠道等样品,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其中Cu、Fe、Mn、Zn的含量。结果表明,Cu主要在肝脏及心脏中蓄积,Fe主要在肾脏、心脏、肠道等器官中蓄积,Mn主要在心脏、脊椎骨、头骨中蓄积,Zn主要在心脏、肾脏、脑中蓄积。  相似文献   
24.
采用正交设计L9(34),添加Fe、Cu、Mn、Zn 4种微量元素,配制成9种试验饲料喂养异育银鲫,进行为期60 d的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4的生长速度最快、饲料系数最好、鱼体体形良好,即在饲料中补充Fe 300.00 mg/kg、Cu 4.00 mg/kg、Mn 60.00 mg/kg、Zn 150.00 mg/kg,此时相应的饲料中4种元素的总量为Fe 1 218.65 mg/kg、Cu 21.41 mg/kg、Mn 127.17 mg/kg、Zn 192.50 mg/kg.极差分析结果表明:Zn元素对异育银鲫生长影响最大;在鱼体的形体指标上,Fe对鱼体的肥满度影响最大,而Cu和Zn对鱼体的脏体比、肝体比和性腺比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5.
为了探讨牛磺酸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生长性能、非特异性免疫以及肝胰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以300只初始体重为(4.50±0.50) g的克氏原螯虾为对象,随机分成5组,分别投喂5种不同牛磺酸含量的等氮等能饲料,投喂4周后,测定各组生长指标、血液和肝胰脏的生化指标。实验结果表明,200、300 mg/kg组克氏原螯虾的增重率、出肉率,血清总蛋白(TP)、溶菌酶(LSZ)以及肝胰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300 mg/kg组克氏原螯虾的血清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的活性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300 mg/kg组克氏原螯虾的成活率和肝胰脏谷胱甘肽(GSH-Px)的活性高于对照组,饵料系数低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肝胰脏丙二醛(MDA)的含量在各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在饲料中添加200~300 mg/kg的牛磺酸可以促进克氏原螯虾的生长,提高虾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力和肝胰脏抗氧化能力,增强虾体的抗病力。  相似文献   
26.
<正>1棉籽粕营养价值及分级1.1营养价值棉籽粕主要是以棉籽为原料,使用预榨浸出或者直接浸出法去油后所得产品,以区别于以压榨法取油后的棉籽饼。棉籽粕粗蛋白含量在38%~50%,粗纤维  相似文献   
27.
试验通过测定基因工程菌的酶活性,研究了培养基pH、摇床转速、接种量和甲醇浓度对青霉α-半乳糖苷酶表达的影响,旨在优化重组菌株的表达条件.结果表明:当培养基pH为5,摇床转速为200 r/min,种子接种量为5%,甲醇浓度为1.0%时,发酵上清液酶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28.
<正>近两年,一些饲料企业在罗非鱼饲料配方中印度菜粕的用量在8%~20%(有个别厂家用量在20%,甚至更高)。如继续增加印度菜粕的用量,会严重影响鱼  相似文献   
29.
在人工氧化条件下,测定猪油、豆油、大豆粉、菜籽油、菜籽粉、江苏棉籽油、新疆棉籽油、罗非鱼油的酸价、碘值、过氧化值、丙二醛、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①罗非鱼油所测定的氧化指标变化较其它油脂明显,其氧化稳定性最差;②猪油、罗非鱼油、棉籽油、菜籽油、豆油在氧化过程中过氧化值(POV)变化明显,应该成为油脂氧化程度评价的通用性指标;③大豆粉和菜籽粉的氧化指标变化最小,且其氧化稳定性明显好于相应的油脂;④0~70h内,随着氧化时间的延长,各油脂的脂肪酸组成有一定的变化。结论:在氧化过程中,不同种类油脂的氧化指标敏感度有差别,评价油脂氧化程度时应根据油脂种类选择氧化指标进行评价;在油脂氧化初期阶段,用脂肪酸的组成变化来表征油脂在氧化过程中品质的变化现象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30.
本试验研究了饲料中添加晶体或包膜赖氨酸对湘云鲫生长性能的影响。选择630尾初始体重为(12.67±0.07)g健康湘云鲫,随机分为6个处理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5尾,在室内循环系统中养殖63 d。对照组分别设高蛋白对照组(HP,粗蛋白质为35%)和低蛋白对照组(LP,粗蛋白质为33%),不添加赖氨酸。试验组是在LP组的基础上,分别为添加0.25%包膜赖氨酸1(试验Ⅰ组)、0.27%包膜赖氨酸2(试验Ⅱ组)、0.47%包膜赖氨酸3(试验Ⅲ组)和0.24%晶体赖氨酸(试验Ⅳ组),使饲料中赖氨酸含量达到HP组水平。所用包膜或晶体赖氨酸有效含量分别是74.9%、68.9%、39.4%、77.6%。结果显示,各处理组成活率均达到100%。试验Ⅰ和Ⅳ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系数与LP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且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显著低于HP组,饲料系数显著高于HP组(P<0.05)。试验Ⅱ和Ⅲ组与LP组相比,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显著提高,饲料系数显著降低(P<0.05)。但是,试验Ⅱ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仍然显著低于HP组,饲料系数显著高于HP组(P<0.05);而试验Ⅲ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饲料系数与HP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上述结果说明,添加晶体赖氨酸和包膜赖氨酸1不能改善湘云鲫的生长性能,而添加包膜赖氨酸2或包膜赖氨酸3能够显著提高湘云鲫的生长性能,且添加包膜赖氨酸3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