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综合类   25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9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主成分分析法在教学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4个班122名学生对26位教师的16项教学评价指标的调查资料,用主成分分析法推导了两个主成分并建立了主成分方程,计算出了26位老、中、青教师及各类课程的评价量化值。结果表明,本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可有效地用于教学评价。  相似文献   
12.
实验设计了9种能量或蛋白质水平不同的饲粮,以探索能量和蛋白质水平对肉鸡痛风症发生率的影响及机理.结果发现:(1)高蛋白质饲粮容易诱发和加剧肉鸡痛风症.(2)饲粮能量水平增加,对肉鸡痛风症发生率有一定促进作用.(3)肉鸡发生痛风的根本原因在于肾小管变性坏死,尿酸排泄障碍滞留于体内.  相似文献   
13.
优质香稻品种香优24  香优24系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水稻研究所从香稻品种香宝3号变异后代中系统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抗病香稻品种。 1、产量表现 河南省南部水稻良种生产试验结果  2001年平均单产561.8千克/亩,比对照种汕优63增产0.7%.2002年平均单产533.06千克/亩,比对照种豫籼3号增产8.4%。 综合交叉进行的省级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4年试验结果,香优24 平均单产542.5 千克/ 亩,比对照种豫籼3 号增产3.19%,比杂交稻汕优63 减产2.28%,减产不显著。2000~2002年在豫南稻区生产示范面积160公顷,平均单产554 千克/ 亩。2002~2003 年广…  相似文献   
14.
紫苏籽提取物对育肥牛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探讨在饲粮中添加紫苏籽提取物(PSE)对育肥牛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选择体重为(376.7±37.0) kg的西杂阉公牛19头,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0头,PSE组9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PSE组饲粮为基础饲粮中添加0.03% PSE.结果表明:1)在育肥牛饲粮中添加PSE使日增重和干物质采食量分别提高...  相似文献   
15.
选57头28日龄断奶仔猪(平均体重约4.5kg),研究饲粮粗蛋白质(CP)水平对早期断奶仔猪大肠蛋白质腐败作用和腹泻的影响。结果显示:(1)饲粮CP水平分别与仔猪的CP、未消化CP日摄入量,结肠内容物中大肠杆菌、挥发性盐基氮(VBN)和氨氮(AN)含量,以及腹泻指数之间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正相关。(2)结肠内容物中VBN和AN含量分别与仔猪腹泻指数呈显著(P<0.05)的正相关。(3)饲粮CP水平分别与盲肠内容物中VBN和AN含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不显著(P>0.05)。(4)随着饲粮CP水平的升高,仔猪结肠组织病理变化亦增加。(5)与CP20.4%的全植物蛋白型饲粮和CP19.2%的复合蛋白型饲粮比较,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饲粮(CP16.5%)可有效地降低仔猪结肠内容物中VBN和AN含量及腹泻指数。试验表明,饲粮CP水平对结肠蛋白质腐败作用可产生显著的影响。随着饲粮CP水平的升高,结肠内蛋白质腐败、结肠组织病理变化和仔猪腹泻指数均有增加。平衡饲粮氨基酸使CP水平降低可减少结肠内蛋白质的腐败和仔猪断奶后腹泻。  相似文献   
16.
应用食道投饲管投饲三氧化二铬提高其回收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本研究自制的专为羊用的简易食道投饲管投饲Cr_2O_3的方法,测得6头羊(湖羊)Cr_2O_3回收率的平均值为96.01±3.61%。而用将Cr_2O_3拌于饲料中饲喂的方法测得的值为82.84±6.06%。两值差异高度显著(P<0.01)。说明用简易食道投饲管给试羊投饲Cr_2O_3,可以避免Cr_2O_3 的损失,从而有效地提高Cr_2O_3的回收率。  相似文献   
17.
动物肠道共生着数量庞大、结构复杂的菌群,而肠壁内存在着为数众多、功能强大的黏膜淋巴细胞。肠道菌群具有促进肠黏膜免疫系统生长与发育和调控肠黏膜屏障与免疫功能的双重作用。本文主要从动物肠道菌群的定植与特性、肠黏膜免疫细胞的功能以及肠道菌群对肠黏膜屏障与免疫功能的调控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在规模化养猪生产中,公猪的精液品质直接影响母猪的繁殖性能,这对猪场的生产成绩非常重要。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对精子质膜的流动性和脂质过氧化反应的敏感性有重要作用,同时也影响精子的授精能力。研究表明,在公猪饲粮中添加 ω-3PUFA能提高公猪精液品质,但效果重复性还不稳定;公猪饲粮中添加 ω-3PUFA能增加猪精子中 ω-3PUFA的含量和延长精液的保存时间。本文主要综述公猪饲粮中添加 ω-3PUFA对公猪精液品质的影响及其主要的作用机制,为其在现代规模化养猪生产中有效提高精液品质、猪场生产成绩和经济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瘤胃亚急性酸中毒是目前困扰奶牛生产的一大难题。高精、低粗的饲粮结构会引起瘤胃微生物区系结构改变,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升高,瘤胃液 pH下降,从而引起瘤胃亚急性酸中毒。奶牛发生瘤胃亚急性酸中毒时瘤胃液细菌内毒素浓度升高。高浓度的内毒素转运至血液引发急性期反应,血浆中矿物质和代谢物水平发生改变,从而使奶牛生产性能下降。本文对高精饲粮下瘤胃中内毒素的产生和转运以及内毒素引发的急性期反应进行综述,同时,根据近年来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一些减少内毒素产生和转运的新方法,旨在为更好地控制或减少瘤胃亚急性酸中毒时内毒素对奶牛的危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