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7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2篇
  8篇
综合类   58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21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温度对白斑狗鱼胚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不同梯度的孵化温度对白斑狗鱼(Esox lucius)胚胎发育的影响,并对其孵化率和畸形率等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在各温度梯度组中,16℃温度组的孵化率和正常仔鱼孵出率均最高,分别为61.5%和59.75%,其次为14℃温度组,其孵化率和正常仔鱼孵出率分别为59.75%和56.25%;白斑狗鱼胚胎发育的适温范围为14~16℃;水温和发育时间呈显著负线性相关,其相关方程为:Y=-20.133X+469.8,R2=0.9678;在8~18℃范围,总积温为2130.19~2825.96℃.h。  相似文献   
22.
2009年4-5月在河北省赞皇县正和水产良种有限公司,进行了白斑狗鱼规模化全人工繁育技术研究。对不同密度受精卵孵化率及初孵仔鱼成活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受精卵孵化密度在8 000~15 000粒/槽较为适宜,最佳密度为10 000~13 000粒/槽;初孵仔鱼培育密度10 000~15 000尾/m3水体较为适宜,最佳密度为11 000~13 000尾/m3水体。  相似文献   
23.
<正>一、人工催产1.亲鱼来源从2006年4月开始,由新疆购进白斑狗鱼的发眼卵,进行苗种培育和成鱼养殖。2008年5月,从人工养殖的成鱼中挑选繁育用的亲鱼,在池塘中进行培育。亲  相似文献   
24.
采用不同浓度的硼酸分别喷洒萝卜叶片和花蕾,调查硼对自交不亲和萝卜成花生理代谢与亲和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叶面喷施硼酸对萝卜生理代谢有显著影响:硼酸浓度越高,抽薹前期萝卜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越高,但是从抽薹开始,硼效应已经不明显;硼处理下的叶绿素含量始终高于对照;0.6%硼酸处理下萝卜POD活性最高;从现蕾开始,硼处理下的脯氨酸含量始终高于对照。蕾期喷施硼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花粉管伸长,提高亲和指数,尤以双核期喷施0.4%硼酸的效果最好,其亲和指数达到3.08。总体看来,在萝卜成花过程中,硼酸处理无论是对萝卜成花过程的生理代谢还是亲和性都存在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5.
蒋燕  闫保国  马海军  鲁松 《河北渔业》2012,(5):22-22,44
主要对近几年白斑狗鱼亲鱼培育技术进行了一些总结,通过培育池和素本的选择,饵料投喂、养殖管理及病害防治等五个方面,介绍了白斑狗鱼在亲鱼培育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以期指导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26.
日光温室主要环境条件及其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光温室主要是严寒季节进行蔬菜生产的,其环境条件中对蔬菜生产影响最大的是温度和光照.而目前日光温室有关这方面研究的资料很少.现就1994年3~4月测定温室的光照和温度作如下分析.1 温度变化日光温室环境条件中,温度条件是影响蔬菜生长发育的最重要的条件,由于日光温室南屋面覆盖透明薄膜,倾角大,采光好,具有能大量透进太阳辐射能,阻止部分反方向的长波辐射散热的“温室效应”特性.能使温室增温.而日光温室的三面环墙及夜间覆盖物又使内部被加热空气不易散失,也起到增温作用.所以,其温室效应特别显著,能在严寒冬季生长蔬菜.同时,要密切注意温度变化,它包括气温和地温变化.1.1 气温:日光温室气温变化状况,决定于日照时间、日照强度、拉盖草苫早晚、温室建筑结构、方位等.  相似文献   
27.
毕节市威宁县栽种半夏已有一定历史,但没有适合当地高海拔半夏栽培的一整套技术方案对药农加以指导,致使药农盲目栽种。通过连续2年的半夏高产栽培试验,总结出一套适合高寒山区的半夏栽培技术,以期能增加半夏的产量和产值,保证药农增产增收,提高当地药农栽种半夏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8.
中国西北荒漠地区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探究荒漠植物适应环境波动的调节过程和机制,可帮助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荒漠生态系统群落的演替和发展。该研究选取宁夏盐池毛乌素沙地优势物种油蒿(Artemisia ordosica)为研究对象,进行叶绿素荧光的长期原位连续观测。运用小波分析方法探究油蒿光系统Ⅱ(Photosystem Ⅱ,PSⅡ)能量分配参数与光合有效辐射(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PAR)、空气温度、饱和水汽压差(Vapor Pressure Difference,VPD)和土壤含水率(Soil Water Content,SWC)在多时间尺度上的动态格局。结果表明:日尺度下,PSII能量分配参数滞后PAR 43 min,分别滞后空气温度、VPD和SWC 3.3、4.6和10.72 h(P<0.05),油蒿可能通过叶黄素循环等热耗散机制和改变气孔导度等途径调节PSⅡ能量分配。在季节尺度下,PSII能量分配参数分别滞后于空气温度、VPD和PAR 7.2、8.8和14.7 d,滞后于SWC长达21.6 d(P<0.05),油蒿可能通过提高PSII修复能力、增加特定蛋白数量和叶绿素浓度等方式调节PSII能量分配。油蒿PSII能量分配参数和最大光化学效率的波动符合其物候期规律,最大光化学效率和实际光化学效率在7和8月降低,调节性热耗散和非调节性热耗散增高。5和9月,非调节性热耗散增高且伴随最大光化学效率低值出现。研究认为,不同时间尺度PSⅡ能量分配调控机制存在差异,油蒿通过修复损伤最大光化学效率维持在0.78附近使PSⅡ生理状态恢复正常生理水平,对水分亏缺、极端温度和高辐射有一定适应能力。该研究可为农作物生长实时监测与保护农业生态平衡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9.
玻璃钢渔船现类型、同尺度、同功率的钢质渔船进行效益对比。通过两种渔船的造价和使用年限的折旧额、维修费用,节能增效,综合经济效益投入产出比进行服玻璃钢渔船的优势和明显的增益结果。使建造企业和民忙提高对玻璃钢渔船的认识,选用玻璃渔船。以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0.
蒋燕 《兽医导刊》2022,(5):172-173
在社会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过程中,生猪养殖业也得到进一步的扩大,并逐渐朝着规模化、集约化的方向前进.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对猪肉制品的品质和质量也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养殖场要想获得更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就必须对生猪的品种进行改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