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7篇
综合类   36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2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八种荒漠珍稀濒危植物的抗旱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蒋进 《干旱区研究》1991,8(2):39-43
保护珍稀濒危植物,必须研究和掌握这些植物的特性。对于荒漠地区的珍稀濒危植物,则应首先研究其抗旱的性能,因为“干旱”是荒漠植物生存的限制因素。关于植物抗旱性的研究,一直是较为复杂的难题,许多学者对该问题均进行过努力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解决上述问题,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应用中都已成为现实。本项研究就是运用现代数量分类方法中用的最多的一种方法——主分量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对八种荒漠珍稀濒危植物的抗旱性进行排序分析,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2.
为了研究温带固定半固定沙漠土壤化学性质与地表植被的关系,本文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西南缘莫索湾地区沙漠–绿洲过渡带为研究区,分别选取植被覆盖度为10%和15%的半固定沙垄及植被盖度为30%的固定沙垄。采集了各沙垄不同地貌部位的土壤样品,室内测试了土壤pH、电导率、有机质、全氮和全磷等指标。结果表明:① 随着植被覆盖度下降,沙垄西坡、坡顶和东坡,土壤pH、电导率、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呈逐渐降低趋势;② 不同地貌部位的分布格局各沙垄表现不一致,沙垄A和沙垄B的 pH、电导率、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含量最大值均出现在垄间地,其他部位之间没有明显的规律,沙垄C 的pH和电导率最大值出现在垄间地,而土壤养分含量于坡顶部位富集;③ 各沙垄不同土层土壤性质分布规律相对一致,土壤pH、电导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呈上升的趋势,而土壤养分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④ 土壤化学性质空间分布异质性与植被的分布格局密切相关,相互影响,当植被覆盖度较高时,生物作用起主导作用,当植被覆盖度较低时,风蚀、地形等非生物因素作用加强,影响生物作用,植被对土壤颗粒和养分的拦截及富集作用逐渐减弱或消失。  相似文献   
63.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腹地输沙风能及地貌学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腹地2个气象台站2003-2006年气象资料,分析起沙风况和输沙势,并对其地貌学意义进行探讨。结果表明:沙漠中部全年起沙风出现频率为0.25%,以东北风和西北风为主;南部起沙风出现频率为0.11%,以西北风和西南风为主。沙漠中部和南部均属于低风能环境,中部地区的总输沙势(DP)为66.7VU,合成输...  相似文献   
64.
综合评价四川丘陵区橘园间作绿肥对柑橘生长环境和果实产质量的效应,为橘园绿肥推广提供理论依据。2016~2018年在橘园间作豆科绿肥南选山黧豆、光叶紫花苕、白三叶,以清耕处理为对照,研究间作绿肥对橘园土壤理化性质、杂草防效、柑橘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两年后3种绿肥处理均能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毛管孔度和通气孔度,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著提高;间作绿肥对杂草的抑制效果显著,以南选山黧豆和光叶紫花苕效果最好;间作绿肥后柑橘产量显著提高,增幅达13.6%~34.9%,果品可食率、维生素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明显提高,酸度下降。综上所述,橘园间作豆科绿肥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有效抑制杂草,提高柑橘产量和品质,可在柑橘生产中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5.
柽柳属植物抗旱性排序研究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本文通过对12种柽柳的水分生理指标和形态指标的研究,分别采用极点分析法(PO)和主分量分析法(PCA)进行植物抗旱性能的排序分析得知:两种排序方法在柽柳属抗旱性能排序上的应用结果基本一致,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12种柽柳抗旱性能的大小分别为;沙生柽柳>安氏柽柳>山川柽柳>短毛柽柳>多枝柽柳>霍氏柽柳>细穗柽柳>中国柽柳>甘蒙柽柳>长穗柽柳>刚毛柽柳>短毛柽柳。  相似文献   
66.
新疆沙冬青的叶片气孔行为以及对空气湿度的反应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蒋进 《干旱区研究》1991,8(2):31-35
干旱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主要气候特征。由于干旱缺水,极大地限制了各种植物在该地区的生存和分布。因此有必要开展对植物抗旱机制的研究。本文通过对原分布于新疆喀什地区南部昆仑山与帕米尔高原交界处的豆科常绿灌木一新疆沙冬青(Ammopiptanthus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小麦品种南麦618在四川东北部丘陵地区的最佳种植密度和施肥量,为科学制定其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2因素3水平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种植密度3个水平分别为2.18×106株/ha(A1)、2.48×106株/ha(A2)和2.78×106株/ha(A3),施肥量3个水平分别为N 33.0 kg/ha+P 25.7 kg/ha(B1)、N 66.0 kg/ha+P 51.3 kg/ha(B2)和N 99.0 kg/ha+P 77.0 kg/ha(B3).生育期内分别测定南麦618的相关农艺性状、旗叶叶绿素含量和单茎绿叶面积,成熟时各小区单独收获计算产量.[结果]随着种植密度加大,南麦618的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增加,成穗率下降,穗粒数和千粒重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穗长变短,产量、收获指数呈上升趋势,旗叶叶绿素含量降低,单茎绿叶面积减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南麦618的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增加,成穗率下降,穗粒数和千粒重呈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穗长变长,产量、收获指数呈上升趋势,旗叶叶绿素含量升高,单茎绿叶面积增大.种植密度和施肥量的交互作用对穗粒数和产量有极显著影响(P<0.01),有效穗数与产量显著相关(P<0.05).综合分析,A2B3处理的农艺性状最优,光合性能最佳,产量最高(5.49×103 kg/ha).[结论]在川东北丘陵区种植南麦618时,种植密度以2.48×106株/ha、施肥量以N 99.0 kg/ha+P 77.0 kg/ha为宜.  相似文献   
68.
为明确南麦小麦品种主要性状间的相关关系,对7个系列品种的12项性状参数进行了简单相关和系统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品种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有着复杂的相关关系;产量与5个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度系数大小排序为生育期>有效穗数>株高>穗粒数>千粒重;产量与7个主要品质性状的关联度系数大小排序为吸水量>粗蛋白含量>Zeleny沉降值>湿面筋含量>能量>稳定时间>降落值;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生育期与粗蛋白含量、湿面筋含量关联程度高,株高与湿面筋含量、Zeleny沉降值关联程度高,有效穗数与粗蛋白含量、湿面筋含量关联程度高,穗粒数与降落值、稳定时间关联程度高,千粒重与吸水量、稳定时间关联程度高。  相似文献   
69.
本文主要通过对蚕桑养殖产业的现状进行探讨,从而提出一些促进蚕桑养殖发展的方法和一些可以提高经济效益的蚕桑副产品的开发途径。  相似文献   
70.
砀山酥梨矮、乔密植早期丰产技术是一种早果、早丰产、高效益的新栽培技术;通过对3种不同栽植方式和6种不同矮化砧木型号的密植试验,筛选出适于砀山酥梨的早期丰产的最新密植方式和矮化砧木型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