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5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9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介绍了山羊的生活习性,并对种公羊、种母羊以及哺乳期母羊和羔羊的饲养管理技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期为山羊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三元杂仔猪一般是采用大长二元杂或长大二元杂母猪作母本,与杜洛克公猪作父本进行杂交的后代,具有很高的杂种优势,表现为生长快,瘦肉率高,肉质好,饲料报酬高等特点,深受广大养殖户的青睐,当前在农村大力推广三元杂猪的养殖。  相似文献   
13.
为查明广西田东县龙须河某养殖户网箱养殖黄颡鱼大批死亡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以常规方法进行细菌分离,人工感染试验确定病原菌,API 20NE半自动细菌鉴定系统进行细菌鉴定,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试验结果,从具有典型发病症状的黄颡鱼中共分离到编号为TDA1、TDA2、TDB1、TDB2、TDB3的5株优势菌,对健康黄颡鱼的平均致死率分别为100%、100%、70.0%、65.0%和72.5%,表明均为引起黄颡鱼发病死亡的病原菌。经API 20NE鉴定,5株病原菌均为嗜水气单胞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25种试验药物中,对5株菌株都达到高度敏感的有环丙沙星、多粘菌素B、盐酸沙拉沙星、氧氟沙星、氟苯尼考、磺胺二甲嘧啶等6种,都耐药的有青霉素G和氨苄青霉素2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明引起广西南宁市某养殖基地牛蛙(Rana catesbeiana)爆发疾病的病原及组织病理特性,为养殖牛蛙感染弗氏柠檬酸杆菌的诊断和药物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从患病牛蛙肝脏,脾脏、肾脏、肠道中分离优势菌,采用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系统发育学分析进行鉴定。为确定该菌株的致病机理,我们对该菌株进行了人工感染试验、组织病理分析、毒力基因检测、药物敏感性试验及耐药基因检测。【结果】从患病牛蛙的肠道中分离获得一株优势菌株(NFCF-02),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鉴定及16S rRNA序列分析,最终鉴定为弗氏柠檬酸杆菌。该菌株携带cfa、ompX、viaB等6种毒力基因,对牛蛙的半数致死浓度为3.09×106 CFU/mL,且临床症状与自然发病牛蛙的症状基本相同,如肝脏变黄、花肝、肝脏坏死;肾脏充血发红、胃表面有血丝以及肠道呈红色和血脓充塞肠道的症状。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其肝细胞变性坏死,肝索排列紊乱;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坏死、严重区域肾小管崩解、坏死;脾脏中央静脉扩张淤血,含铁血黄素、色素细胞增多;肠黏膜脱落,肠上皮细胞坏死脱落,杯状细胞坏死。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NFCF-02对新霉素、多粘菌素B、头孢拉定、多西环素4种抗菌药物敏感,对林可霉素和卡那霉素等14种抗菌药物已产生耐药性,携带gyrA、Sul1等7种耐药基因,表明该菌株已产生多重耐药性。【结论】弗氏柠檬酸杆菌对牛蛙具有高致病力,可引起肝脏和肠道等多器官组织的病理损伤最终引发机体的损伤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15.
采用Meta分析法,分析甘露寡糖对鱼类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饵料系数的影响,以评价甘露寡糖对鱼类是否有促进生长作用,为甘露寡糖作为鱼类促长添加剂提供参考依据。使用计算机检索CNKI数据库,搜索甘露寡糖对鱼类生长影响的相关研究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提取数据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2篇,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添加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MD=24.77,95%CI=(11.92,37.61),P=0.000 2][MD=0.10,95%CI=(0.07,0.13),P0.000 01],而饵料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MD=-0.16,95%CI=(-0.24,-0.08),P=0.000 1]。结论:甘露寡糖具有提高鱼类增重率和特定增长率、降低鱼类饵料系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分析广西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的耐药性及其四环素类耐药基因,为指导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病的临床用药和揭示其耐药机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8种抗生素对广西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运用PCR检测菌株的四环素类耐药基因(tetM、tetO、tetL和tetS)携带情况,并以体外诱导法测定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对多西环素耐药性的获得速率.[结果]37株广西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对氨苄青霉素、多西环素、红霉素和土霉素均敏感,对硫酸新霉素和磺胺二甲嘧啶不敏感(已产生耐药性);仅从8株菌株中检出tetM基因,检出率21.6%(8/37),而tetO、tetL和tetS基因的携带率均为0,即广西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仅存在tetM+tetO-tetL-tetS-和tetM-tetO-tetL-tetS-两种耐药基因型.经多西环素连续8代的体外传代诱导,6株携带tetM基因的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MIC由0.24μg/mL上升至3.91μg/mL,即耐药性获得速率约16倍.PCR检测结果显示,各传代菌株均携带有tetM基因,且各传代菌株间的核甘酸相似性为100.0%.[结论]广西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存在tetM+tetO-tetL-tetS-和tetM-tetO-tetL-tetS两种耐药基因型,对氨苄青霉素、多西环素、红霉素和土霉素仍较敏感,对硫酸新霉素和磺胺二甲嘧啶已产生耐药性.携带tetM基因的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经体外诱导后对多西环素的耐药性大幅度提高,说明未达有效抑菌浓度时极易诱导无乳链球菌产生耐药性.  相似文献   
17.
为查明广西田东县平马镇小龙村某养殖户网箱养殖的斑点叉尾鮰暴发性死亡征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以常规方法分离细菌,人工感染确定病原菌,API全自动细菌鉴定仪对细菌进行生化鉴定,药敏试验为K-B纸片扩散法。结果,从患暴发性死亡征的斑点叉尾鮰中分离到2株病原菌,对斑点叉尾鮰的致死率为100%,API生化鉴定结果,2株病原菌均为温和气单胞菌。药敏试验结果,2株病原菌对24种试验药物中均高度敏感的有复达欣、多粘菌素B等10种,都不敏感的药物有青霉素G和氨苄青霉素2种。  相似文献   
18.
以常规方法分离细菌,API 20NE进行细菌鉴定,人工感染检测细菌的致病性,K-B纸片扩散法进行耐药性试验,对梧州市等3个不同养殖区域黄颡鱼源嗜水气单胞菌及其致病性、耐药性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从广西梧州等3个市/县网箱养殖的患病黄颡鱼(Pseudobagrus fulvidrico)分离到17株嗜水气单胞菌,总检出率41.46%,永福县的检出率最高(76.92%),桂平市次之(26.67%),梧州市最低(23.08%)。除YF13无致病力外,其余16株菌株对健康黄颡鱼的平均致死率70.00%~100%。抑菌效果最好的药物有环丙沙星、左氟沙星和盐酸沙拉沙星3种,抑菌效果最差的是青霉素G和氨苄青霉素。高度敏感的药物梧州市有9种,永福县10种,桂平市12种;不敏感药物梧州市6种,永福县3种,桂平市2种。对3个养殖区域黄颡鱼源嗜水气单胞菌都高度敏感的药物有头孢他啶等8种,都不敏感的是青霉素G和氨苄青霉素2种。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