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9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171篇
林业   365篇
农学   146篇
基础科学   194篇
  318篇
综合类   1673篇
农作物   205篇
水产渔业   183篇
畜牧兽医   709篇
园艺   256篇
植物保护   84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27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176篇
  2018年   189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192篇
  2013年   182篇
  2012年   171篇
  2011年   224篇
  2010年   216篇
  2009年   156篇
  2008年   187篇
  2007年   166篇
  2006年   161篇
  2005年   141篇
  2004年   125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80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57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33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7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3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通过对黑木耳营养成份分析及其栽培主料木屑的研究试验,结果显示,用桑木屑栽培的黑木耳所含有的氨基酸总量高于杂木屑栽培的,钙、铁、锌微量元素含量高于杂木屑栽培的;桑木屑中的营养成分含量也较杂木屑中的丰富,说明栽培料营养成分丰富程度会影响其栽培黑木耳的营养成分含量。  相似文献   
942.
【目的】能够更好地估算丛生竹的生物量。【方法】以撑绿杂交竹为研究对象,通过查询已有文献和实地调查,对不同径级、不同年龄和不同地域的撑绿杂交竹分株生物量进行了研究。【结果】结果表明,2~3a生竹秆生物量分配比例极显著(P<0.01)高于4a生竹秆生物量分配。其中,2~3a生竹秆生物量占分株地上生物量的63.74%~79.99%,竹枝占8.63%~27.16%,竹叶占4.04%~11.38%。竹秆生物量占分株地上生物量的比例随着径级的增加而升高,竹枝生物量所占比例随着径级的升高而降低,但是不同研究地点生物量分配格局的变化趋势不尽相同。四川长宁撑绿杂交竹竹枝生物量分配比例高于四川雅安的竹枝生物量分配比例,叶生物量比例则低于四川雅安的。撑绿杂交竹分株生物量可以通过模型进行较好的拟合,地上部分生物量和竹秆生物量用多项式(y=a0+a1x+a2x2+a3x3)拟合较好,竹枝生物量用线性模型(y=a+bx)拟合较好,竹叶生物量用指数模型(y=axb)拟合较好。通过对实测数据与不同地点撑绿杂交竹分株生物量模型模拟值的比较,四川长宁县两个数据点模拟值和实测值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而与云南水富县的模拟值差异达到极显著(P<0.01)水平。【结论】撑绿杂交竹分株年龄和径级对分株生物量分配格局有重要的影响,且不同地域间的生物量分配格局也存在差异,反映了撑绿杂交竹具有较强的形态可塑性。应用生物量模型模拟的方法对不同地域撑绿杂交竹分株生物量进行预测时,要首先进行模型的选择和回归系数的校正。  相似文献   
943.
刘江生  李跃锋  洪伟龄  蔡国华  林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911-15912,15960
[目的]研究烟叶松片回潮过程中不同加水比例和热风温度对感官和部分化学成分变化的影响。[方法]以云南、贵州、津巴布韦3个产地的中部烟为试验样本,固定其他工艺参数,调整松片回潮工序的加水比例和热风温度,研究相应的化学成分变化,并对各样品进行感官评吸对比。[结果]3个产地的烟叶松片回潮后烟碱都略有增加,评吸最好的样品降烟碱、假木贼碱和新烟碱含量比评吸最差样品小;不同工艺条件下的不同单料烟,各有机酸的含量与其感官质量的好坏并不呈一致的相关关系;评吸最好样品香味成分总量明显高于评吸最差样品;糖类化合物含量与感官质量呈负相关;挥发酸类化合物基本都是烟叶内在质量的有利因素,但易挥发损失;总体烟叶中的多酚略有减少,烤烟中多酚含量与感官质量呈正相关。对该试验中的3个单料烟,在松片回潮工序中,其氨基酸总体是增加的,但不同工艺条件下的氨基酸含量与感官质量呈负相关。[结论]研究可为烟草加工工艺的改善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44.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ω-6/ω-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比例对鹅肝脏过氧化脂质和肝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选择160只同批出雏、体质健壮、体重(0.407±0.023)kg的21日龄扬州鹅,随机分成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分别饲喂ω-6/ω-3 PUFA比例为12∶1、9∶1、6∶1、3∶1的试验饲粮。饲养至42、56和70日龄时分别进行肝脏分离和过氧化脂质测定,并采用电镜观察肝细胞超微结构。结果表明:鹅肝脏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随日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并以70日龄较高,其中12∶1和9∶1组升高的幅度较大,而3∶1和6∶1组较小。MDA、NO含量随ω-6/ω-3 PUFA比例的降低呈现下降的趋势,各日龄基本以3∶1组最低。12∶1和9∶1组肝细胞糖原颗粒相对减少,线粒体有肿胀现象,但各组线粒体的面积没有显著变化(P>0.05)。由此可见,生长期扬州鹅肝脏抗氧化状态受饲粮ω-6/ω-3 PUFA比例的影响;较低饲粮ω-6/ω-3 PUFA比例(3∶1和6∶1)能够减少肝细胞过氧化脂质的损伤。  相似文献   
945.
为进一步了解模式线虫-秀丽隐杆线虫(C.elegans),并为筛选高效力的家畜寄生线虫生防真菌提供实验依据,本研究通过对C.elegans的形态、培养条件以及保存方法的研究,发现C.elegans在16℃~25℃NGM培养基中均可以生长,但在20℃NGM培养基中生长较佳。在-80℃或液氮的温度条件下,C.elegans在30%甘油溶液和SA冻存液中均可以保存至少2年。同时,本研究探索了不同龄期C.elegans幼虫对供试菌-少孢节丛孢菌新疆分离株(Arthrobotrys oligospora XJ-XA)的捕食器官的诱导能力,并测定了供试菌株对不同龄期C.elegans幼虫的捕食率,分析了菌株捕食器官产生、捕食能力与线虫龄期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龄期C.elegans对供试菌的捕食器官诱导产生的数量有明显差异,而且供试菌对不同龄期C.elegans的捕食能力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46.
基于大型底栖动物完整性指数评价深圳茅洲河生态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受人类活动强烈影响、几乎不存在常规参照点的城市河流开展生态评价存在很多困难。本研究以深圳市茅洲河为例,通过调查河流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及水环境指标,用水体理化指标聚类法确定参照组、受损组样点,构建底栖完整性指数(Benthic index of biotic integrity, B-IBI)评价河流生态状况。研究发现:虽然茅洲河水环境质量整体较差,聚类分析仍然能将水质相对较好和较差的样点分成不同组。虽然底栖动物以颤蚓和摇蚊等耐污种为主,但底栖动物总分类单元数和集食者分类单元数对水环境变化较敏感。用这两个参数构建的B-IBI对各点的生态状况进行评价表明:12个位于干、支流上游或水库出水口附近的样点生态状况达到“好”等级;B-IBI主要受氮、磷营养盐、COD、溶解氧浓度的影响。建议参照 “好”等级样点的生态状况确定茅洲河现阶段修复目标,并以水质提升作为当前首要修复任务。  相似文献   
947.
影响现代养猪效益的五大要素:品种(遗传因素)、饲料(营养因素)、自然环境与猪舍环境(环境因素)、疫病防控(疾病因素)和管理(人的因素)。 其中,品种是育种专家、育种场的事,不是所有养猪人都做得了的。当今的优良品种都具备较好的遗传性能,基本趋于同质化。  相似文献   
948.
介绍了减少粮食产后损失的意义及其巨大潜力,提出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建设工程措施,以期减少粮食损失,增加粮食有效供给和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949.
限根栽培对黄瓜初果期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瓜为试验材料,研究无纺布限根栽培对黄瓜初果期生长发育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无纺布限根栽培在黄瓜初果期能通过限制根系的生长,影响地上部的生长发育,抑制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含量和类胡萝卜素的合成,其中对叶绿素b影响较大;抑制黄瓜叶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提高果实干物质含量、叶片干物质含量、根系干物质含量、根系活力和叶片可溶性糖含量。  相似文献   
950.
运用我国31个省(自治区或直辖市)从2000~2007年的相关社会经济数据对取消农业税政策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并运用面板数据(panal data),借鉴"固定效应模型"的计量方法估计取消农业税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大小。研究结果发现,取消农业税促进了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的增长。结合实证模型的结果,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