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综合类   4篇
水产渔业   5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41.
伊犁裂腹鱼胚胎及早期仔鱼发育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0年5月通过人工催产,人工授精方法获得伊犁裂腹鱼(Schizothorax pseudaksaiensis Herzenstein)受精卵,在人工培育的条件下对其胚胎和仔鱼发育进行观察.结果显示:伊犁裂腹鱼成熟卵为淡黄色,卵径为1.70~1.80 mm.受精40 min后,受精卵卵周隙接近最大化,此时卵径为2.9...  相似文献   
42.
对伊犁河雅玛渡河段2010年1~4月采集的39尾伊犁裂腹鱼[Schizothorax (Racoma) pseudaksaiensis (Herzenstein)]样本进行了体表鳞片、臀鳞、脊椎骨、耳石和背鳍条共5种年龄鉴定材料的年轮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体表鳞片没有明显的年轮特征,不能作为年龄鉴定材料,其他4种材料可作...  相似文献   
43.
为了评价伊犁河流域的健康状况,应用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F-IBI)建立了伊犁河流域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2012年-2014年在伊犁河流域设置了6个采样断面,进行鱼类资源调查。从36个候选指标中筛选了8个核心指标用于构建伊犁河流域F-IBI评价体系。通过分析评价,结果显示有1个采样断面处于极好的健康状态,3个处于好的健康状态,2个处于一般状态。伊犁河流域生态系统健康整体上处于好的水平。基于FIBI体系的健康评价结果与其他方法评价结果基本一致,这表明构建的F-IBI体系对伊犁河流域的健康状况评估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可作为伊犁河流域水环境监测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4.
为了解茜素红S对扁吻鱼(Aspiorhynchus laticeps)幼鱼的急性毒性,在水温10℃下,采用半静态法对体重范围(5.8±0.6)g的扁吻鱼幼鱼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茜素红S浓度为400 mg/L时,96 h死亡率为0;当茜素红浓度为900 mg/L时,72 h全部死亡;茜素红S对扁吻鱼幼鱼的24、48、72、96 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788、718、651、618 mg/L,安全质量浓度为179 mg/L。说明茜素红S对扁吻鱼幼鱼的毒性为低毒性,适合其标记放流。实际工作中,建议选用浓度179~400 mg/L作标记,在保证存活率的基础上,取得较好的标记效果。  相似文献   
45.
46.
新疆赛里木湖准噶尔雅罗鱼生物学特征观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生活于新疆赛里木湖的准噶尔雅罗鱼的年龄、生长、肥满度、食性和繁殖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测研究。在赛里木湖,1龄准噶尔雅罗鱼平均体长为8.6cm,2^ 龄为13.0cm,3^ 龄为16.7cm,4^ 龄为18.3cm。其体长与体重的相关关系为:W=0.008934L^3.28640(r=0.995)。雌雄个体最小性成熟年龄均为2^ 龄,繁殖时间在8~9月,绝对怀卵量平均为19454粒/尾,卵粘性。该鱼为杂食性,在赛里木湖主要以钩虾为食。  相似文献   
47.
48.
2004年6月至2006年4月,对柴窝堡湖新疆高原鳅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柴窝堡湖新疆高原鳅体长与体重关系为W=0.017633L2.811659.群体体长以70~80 mm最多,占总样本的37.3%;体重在3~7 g的占84.6%.绝对怀卵量在649~11 280粒,平均2 654粒;卵径0.5~0.9 mm,平均为0.7 mm.卵为粘性卵,产在沿岸的石砾和植物茎上.通过观测,目前柴窝堡湖新疆高原鳅受寄生虫感染的比例较高,达65.4%.柴窝堡湖新疆高原鳅捕捞产量较大,占年总产量的6%.  相似文献   
49.
霍尔果斯河为中国和哈萨克斯坦的界河, 人类从没有对其进行过水生生物的研究, 为了合理开发利用该河水资源, 保护生态环境, 2007年6~ 7月调查组对霍尔果斯河进行了2次调查, 共采集浮游生物样本20瓶, 底栖动物样本5瓶, 鱼类标本164尾。通过野外物种样本采集和室内分析研究, 表明: 霍尔果斯河有浮游植物3门34种属, 浮游动物5个种属, 底栖动物10种, 水生植物仅2个种属, 鱼类10种( 其中土著鱼类5种)。由于该河为边境界河, 人烟罕至, 水域生态环境保持原始状态, 鱼类资源丰富。  相似文献   
50.
新疆伊犁河周丛藻类群落结构及其水质生物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丛藻类是新疆跨境河流土著、特有鱼类重要的基础饵料资源,研究其种群结构及评价水质,以保护该地区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2013年5、7、9、10 月,在新疆跨境河流——伊犁河全流域选择8个样点,对周丛藻类群落结构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伊犁河周丛藻类隶属5门41属145种,其中硅藻门种类数最多,113种(占77.9%),依次是蓝藻门14种(9.7%)、绿藻门13种(9.0%)、裸藻门4种(2.8%)和黄藻门1种(0.7%)。优势种主要为硅藻门的嗜盐舟形藻、偏肿桥弯藻、普通等片藻以及蓝藻门的皮状席藻等。研究期间,伊犁河周丛藻类的密度和生物量的均值分别为1331.7×106 ind/m2、1908.5 mg/m2。Simpson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的平均值分别是0.73、3.24、0.60和3.9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伊犁河周丛藻的密度与流速呈极显著的负相关,与总氮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与水温、盐度、氟化物、总硬度、钙离子呈显著的正相关;周丛藻类的生物量与流速呈极显著的负相关,与水温、硝态氮、氟化物、总氮呈显著的正相关。基于生物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Margalef、Pielou)、指示生物法与硅藻耐受性指数等方法的水质评价结果大体上一致,综合评价结果:昭苏解放大桥、雅玛渡和伊犁河大桥水质相对较差为β-中污型,其余采样点水质均处于较好状态为寡污型。整体上伊犁河流域水质趋于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