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6篇
综合类   9篇
水产渔业   22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21.
小样本目标检测旨在通过少量样本实现对图像中目标的识别和定位。目前针对柑橘缺陷的小样本数据集进行的检测较少,本文提出了使用数据增强和迁移学习来对小样本柑橘的缺陷类型进行检测的方法,采用旋转、裁剪和高斯模糊进行数据增强来扩充数据集,与使用迁移学习方法进行对比。实验表明:迁移学习方法中最优算法是FRCN ft-full,基于该算法的20-shot任务的mAP值为67.823%;在基于数据增强的方法中使用Faster R-CNN算法的mAP值达到了84.7%,使用YOLOv8算法的mAP是85.3%,YOLOv8算法略优于Faster R-CNN算法。迁移学习方法增强了检测模型的泛化能力,加快了模型的收敛速度;数据增强方法有效扩充了数据集,提升了小样本柑橘缺陷检测模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2.
双条杉天牛引诱剂林间引诱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连续3 a的诱捕试验结果表明,C号双条杉天牛引诱剂对双条杉天牛有较好的引诱效果,与诱木相比,引诱剂的引诱效果更佳,两者引诱效果差异显著。供试引诱剂在双条杉天牛监测与防治工作中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3.
北京地区美国白蛾生物学特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 Drury是新传入北京市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其生物学特性国内外多有报道,但缺少北京地区的相关确切资料,从2005年4月开始,对美国白蛾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系统的观察研究.在试验区内,美国白蛾1 a发生3代,以蛹越冬;越冬代成虫趋光性较强;成虫的羽化主要发生在16-22时之间;第1代成虫产卵量最大,平均777.4±204.4粒/头;越冬代卵孵化率最高,平均为98.8%;4~6龄幼虫在饥饿的情况下也会少量取食油松、侧柏等常绿树叶,但对用于铺设草坪的崂峪薹草,即使被饿死也不取食;第2代蛹的羽化率最高,平均为92.4%.  相似文献   
24.
<正>一、池塘现状池塘位于彭水县,养殖区为8 000米2,全部为水泥流水养殖池,池深平均为1.2米,总养殖水体9 600米3,排放量3 000米3/小时,全部水体3小时交换1次。主要进行流水养殖鲟鱼和虹鳟等冷水性鱼,每天按照塘鱼总重量的1%进行投喂。二、养殖尾水处理设施及工艺流程处理工艺以“沉淀池—过滤坝—生态池”为主要流程,用来构建“植物—微生物”处理体系。具体处理工艺流程见图1。  相似文献   
25.
为研究复方板青可溶性粉防治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感染雏鸡的功效与影响,本试验将鸡随机分为预防组、治疗组、双黄连治疗对照组、麻杏石甘治疗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其中预防组和治疗组分别设高、中、低剂量组。除空白对照组不做处理外,预防组从12日龄起连续3 d通过饮水给药,随后各处理组将0.2 mL/只剂量的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通过滴鼻使15日龄的雏鸡染毒,染毒后治疗组连续6 d饮水给药。试验期间统计鸡发病数和治愈数,计算其发病率、保护率和治愈率;并检测各组鸡只的免疫器官指数、淋巴细胞增殖能力、血清中细胞因子IL-2、IL-4、TNF-α和IFN-α水平,探究复方板青可溶性粉对IBV感染雏鸡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显示,复方板青可溶性粉预防高剂量组保护率可达66.67%,治疗中剂量组治愈率可达83.33%,另一方面提高了感染雏鸡的免疫器官指数,增强了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在染毒后4和10 d,各给药组的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还可以调节血清中IL-2、IL-4、TNF-α和IFN-α水平,使其维持动态平衡,其中在攻毒后5和11 d,治疗中剂量组的IL-4和IFN-α水平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综合试验数据,复方板青可溶性粉具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传染性支气管炎的作用,且治疗作用优于预防作用,其中预防高剂量组及治疗中剂量组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26.
以NaC1溶液(140、210 mmol/L NaC1,盐对照)和添加0.1~0.3 mmol/L外源NO供体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的NaC1溶液处理菊苣(Cichorium intybus L.)种子,以蒸馏水作空白对照,了解外源NO对菊苣种子萌发和芽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显著抑制了菊苣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以及芽苗鲜重(P<0.05);但外源NO可以明显缓解盐胁迫对种子萌发的抑制,其中0.2 mmol/L SNP的缓解作用最好,分别使2个盐胁迫浓度下的种子发芽率提高7.67百分点、21.03百分点,芽苗的生物量也略有提高.这说明外源NO对盐胁迫抑制菊苣种子的萌发和芽苗生长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27.
以黄颡鱼(Pseudobagrus fulvidraco)养殖水体为试验用养殖污水,以浮水性水生植物水葫芦和沉水性水生植物金鱼藻作为净化水质的材料,研究水葫芦、金鱼藻及上述2种植物组合立体式栽培对黄颡鱼养殖水体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当水葫芦生物量达到1 080g.m-3时,养殖水体中TN、TP、NH3-N去除率为53%、78%、76%,且保持一定的稳定性,鱼苗增重率及成活率分别为242%和94%;金鱼藻生物量为720g.m-3时,养殖水体中TN、TP、NH3-N去除率为46%、62%、72%,鱼苗增重率及成活率分别为260%和96%;水葫芦+金鱼藻组生物量在各360g.m-3时,养殖水体中TN、TP、NH3-N去除率为74%、71%、82%,鱼苗增重率及成活率分别为289%和96%。这说明,投放有效水质改良植物并配置合理生物量和栽培方式,不仅对养殖水体的修复有良好效果,而且对黄颡鱼苗种生长及成活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8.
青蛙属于水陆两栖经济动物,曾经在广阔农村的稻田里非常普遍,鸡犬相闻、蛙鸣一片是田园生活的象征;可是近年来,重庆与全国一样,由于过度捕捉,特别是春天繁殖季节的电捕和水稻实行机收后冬水田的大量减少,在人为干扰、保护不力和生存环境恶化的影响下,自然界的青蛙越来越少,很多地区一弯田再难闻蛙鸣、难寻蛙迹。青蛙养殖是在调整水产养殖结构,大力发展名、特、优、土著水产养殖政策导向下发展起来的,经过近10年来的摸索、试验和总结,现在青蛙繁殖驯养技术已逐步成熟,养殖规模逐渐扩大,形成了水产养殖链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为进一步丰富人们的菜篮子和提高水产养殖效益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同时也为保护地方土著青蛙品种和种群的扩大起到必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9.
杨树黑斑病测报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北京郊区黑杨林地内设置固定样地,进行杨树黑斑病Marssonina brunnea病原菌孢子捕捉和病情调查。运用数量化理论I系统分析了病情指数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平均气温20~28℃、平均相对湿度80%以上、降雨量为60 mm以上时,杨树黑斑病的病情发展迅速。同时建立了杨树黑斑病的数量化测报模型:^yi=-5.236 1x(1,1)+7.388 4x(1,2)-3.045 7x(1,3)-6.231 5x(2,1)-4.540 9x(2,2)+6.261 8x(2,3)+20.496 3x(2,4)+1.146 6x(3,1)+3.613 4x(3,2)+7.025 7x(3,3)+19.680 2x(3,4)。对测报模型检验的预测精度在88.49%~96.43%之间。  相似文献   
30.
代威  赵金良  刘俊  薛洋 《水产学报》2012,36(9):1337-1348
利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法(RACE)克隆了鳜脑中3种生长抑素前体(preprosomatostatin,PSSⅠ、PSSⅡ和PSSⅢ)cDNA全长序列。结果显示,鳜PSSⅠcDNA全长647 bp,含开放阅读框369 bp,共编码122个氨基酸,前26个氨基酸为信号肽,C端SS-14在脊椎动物中非常保守;PSSⅡcDNA全长655 bp,开放阅读框387 bp,编码128个氨基酸,前25个氨基酸为信号肽,C端带有[Tyr7,Gly10]SS-14;PSSⅢcDNA全长823 bp,开放阅读框333 bp,共编码110个氨基酸,前21个氨基酸为信号肽,C端带有[Pro2]SS-14。利用RT-PCR检测了鳜PSS mRNA的组织表达特征,3种PSS mRNA均在脑中表达,PSSⅠmRNA在其他组织中未检测到表达,PSSⅡmRNA在食道和胃中大量表达,PSSⅢmRNA在肾和性腺中大量表达。推测3种PSS除一致参与神经调控外,PSSⅡ还可参与消化作用调控,PSSⅢ参与调控生殖作用。脑组织原位杂交分析表明,PSSⅠmRNA在下丘脑和延脑中表达,PSSⅡmRNA在下丘脑中表达,PSSⅢmRNA在下丘脑、视觉盖、延脑和脊髓中表达。3种PSS均在下丘脑中表达,表明它们可能参与腺垂体激素分泌的调节;在其他脑区存在表达差异,推测它们还可作为神经递质或调节因子,发挥不同的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