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水产渔业   3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稀土元素对中国对虾卵子孵化和幼体变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稀土元素对淡水生物藻类培养[1]、鱼类养殖[2]影响的研究表明,微量稀土元素对淡水生物有促进生长,改善品质的作用。但稀土元素对海洋生物的影响迄今未见报道。天然海水中稀土元素水平属超痕量,仅为0.01μg/L[3]。本文首次研究稀土元素对中国对虾(Penaeuschin...  相似文献   
22.
取体长分别为 3和 5 cm 栉孔扇贝(Chlymys farreri)置室内水泥池流水暂养 1周后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栉孔扇贝 96 h的半致死温度为 27~28℃,导致其耗氧率突然升高和滤水率急剧下降的温度为 26℃,体内淀粉酶活性下降的温度为27℃。因此确定,栉孔扇贝的适宜极限高温为27℃。在水温27℃持续96 h后,扇贝呼吸量迅速增大,随后减弱,摄食和消化能力逐渐降低;在 27℃持续 5 d,死亡率为 50%, 7 d时全部死亡;在相同温度下,个体小的较个体大的耐高温程度要强一些。  相似文献   
23.
取体长分别为3和5cm栉孔扇贝(Chlymys farreri)置室内水泥池流水暂养1周后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栉孔扇贝96h的半致死温度为27~28℃,导致其耗氧率突然升高和滤水率急剧下降的温度为26℃,体内淀粉酶活性下和的温度为27℃。因此确定,栉孔扇贝的适宜极限高温为27℃。在水温27℃持续96h后,扇贝呼吸量迅速增大,随后减弱,摄食和消化能力逐渐降低;在27℃持续5d,死亡率为50%,7d时  相似文献   
24.
乙醛、对苯二甲酸、乙二醇对四链藻生长的联合毒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乙醛、对苯二甲酸、乙二醇等为化纤废水中的主要物质,其对四链藻生长影响的联合毒性实验结果表明,乙醛和对苯二甲酸(质量浓度比1:30),乙醛和乙二醇(质量浓度比1:1356),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质量浓度比1:4),乙醛,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质量浓度比为1:30:1356)对四链藻生长影响的48hEC50值分别为197.21、8806.3、11344.07和9120.1mg/L,4种混合物对四链藻的联  相似文献   
25.
本文研究了铜,锌离子在球等鞭金藻的培养液中最佳存在活度。采用了一种新的海水处理方法,除去海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同时,计算了培养液中铜,锌离子活度,结果表明,金藻培养液中,铜,锌离子的最佳活度为10^-13.57-10^-8.80mol/L和0-10^-6.00mol/L;铜离子表现了对金藻生长繁殖的必需性,而锌离子未表现出对金藻生长繁殖的必需性;当铜,锌离子活度分别大于10^-8.80和10^-6.  相似文献   
26.
本文研究了海水环境中锌对中国对虾卵子孵化和无节幼体变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可溶性锌对卵子孵化和无节幼体变态的作用只与游离离子活度有关,而不是与其总浓度有关。锌离子活度在10 ̄(-7.30)mol/L以下时,不影响卵子的孵化率;高于此浓度会显著(P<0.05)降低孵化率;在10 ̄(-5.00)mol/L时卵子完全不能孵化。锌离子活度在10 ̄(-7.60)mol/L时,不影响无节幼体的生长变态;高于此浓度时,明显(P<0.05)减少变态率;高于10 ̄(-6.00)mol/L时。无节幼体完全不能存活。讨论了锌离子对对虾育苗系统的影响,认为育苗过程中锌离子的最佳活度为10 ̄(-7.60)mol/L。  相似文献   
27.
莱州湾东部养殖区浮游植物的生态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莱州湾浅海养殖区浮游植物的生物量、种类组成、赤潮生物和群落结构特征。 1997年5~ 12月间浮游植物数量的变动范围为 19.0 0~ 6873.5× 10 3cell/m3,浮游植物的数量高峰出现在秋季 9月 ,最低值出现在春季 5月。共检出浮游植物 2 5属 61种。其中硅藻 2 1属 5 5种 ,占 89.1% ;甲藻有 3属 6种 ,占 9.4 % ;蓝藻 1属 1种 ,占 1.5 %。另共出现赤潮生物 2 6种 ,占总种数的 4 2 .6%。并采用生物多样性指数、种类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单纯度指数分析了调查海域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28.
研究了镧-氨基酸络合物对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胚胎发育和无节幼体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对胚胎发育期为单、二细胞的卵子,镧-脯氨酸、镧-苯丙氨酸的最佳浓度范围分别为(1.50-4.00)mg/L和(0.50-3.00)mg/L,对卵子的孵化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较对照组分别提高21.0%-46.0%及23.0%-42.8%(P<0.05);对无节幼体的变态也有促进作用,镧-脯氨酸、镧-苯丙氨酸垢最浓度范围分别为(0.50-4.00)mg/L和(0.50-3.00)mg/L,变态率较对照组分别提高16.4%-27.5%及20.4%-26.7%(P<0.05)。镧-氨基酸络合物对卵子孵化及无节幼体变态的促进效果好于元素镧,镧-苯丙氨酸又好于镧-脯氨酸。  相似文献   
29.
一种半静态育苗水体重金属离子除去装置及其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一种半静态悬挂式重金属除去装置,靠育苗池中由充气造成的垂直对流进行的固一液吸附而除去重金属离子。结构简单,不需专门配置动力设备。在24.7m~3水体中,用5个除去装置,对加入浓度各为50μg/L的铜、锌、铅、镉,33h的除去率分别为95%、90%、56%、33%;在20m~3水体中,对加入浓度各为10μg/L铜、锌、铅,1μg/L的镉,33h的除去率分别为93.6%、90.7%、87.2%、76.9%。为育苗生产提供了一种有效除去重金属离子的理想装置。  相似文献   
30.
众所周知,重金属离子对海洋生物幼体有不同程度的毒害作用。随水域污染的加剧,给增养殖业的关键环节——育苗带来了困难。 在对虾育苗中,Cook等首先使用了螯合剂EDTA来提高卵子孵化率和幼体成活率。随后,EDTA广泛应用于对虾人工育苗与高密度养殖中。1981年,Lawrence等通过EDTA改变铜、镉等离子对蓝对虾(P.stylirostris)无节幼体的毒性,阐明了EDTA在对虾育苗与养殖中的主要作用是改变重金属元素的存在形态,减少游离金属离子的浓度,降低其毒性。关于EDTA在水生生物培养与育苗中的作用及EDTA的性质,袁有宪已做过全面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