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2篇
综合类   21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7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很快,畜牧业产值在农业中的比重每年正以1个百分点左右的速度提高。今天,我们已经成为世界的畜产品生产大国。2005年猪肉总产量已超过5000万吨,已占到世界总产量的近50%。禽蛋的总产量也非常高。畜产品的极大丰富,使我国人民的膳食结构和营养水平  相似文献   
42.
本文结合贵州实际,介绍了贵州农学院坚持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方向,努力为边远贫困少数民族山区培养输送人才的作法;介绍了以农业高产示范工程项目和科教扶贫工作为龙头,教学、科研、推广紧密结合,提高了办学质量与办学效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43.
为了研究组胺H1、H2受体拮抗剂对内毒素攻毒后雏鸡体温的影响,探讨内源性组胺在内毒素攻毒时导致雏鸡发热的作用机理。采用100羽雏鸡随机分5组,即模型组、扑尔敏组、西咪替丁组、扑和西联合组和空白组。空白组中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其余各组注射等剂量的LPS,早、晚肌注相应药物。实验持续15 d,分别于攻毒后0 d、5 d、10 d、15 d,各组随机抽10个样本。在注射LPS后0 h、2 h、4 h6、h,测定雏鸡直肠温度,结果:(1)急性实验中,扑尔敏组2 h、4 h体温显著降低(P<0.05);而西咪替丁组和扑和西联合组在2h时体温极显著降低(P<0.01)。(2)慢性实验中,0 d5、d体温无显著差异;10 d、15 d扑尔敏组体温显著降低(P<0.05);15 d扑尔敏组、扑和西联合组体温显著降低(P<0.05)。结果表明:在内毒素引起的炎症反应中,内源性组胺主要是通过H1受体介导体温升高。  相似文献   
44.
草鱼淋巴器官中的肥大细胞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许乐仁 《水产学报》2003,27(3):233-237
通过组织化学与形态学研究首次在草鱼的胸腺和头肾等淋巴器官中证实了肥大细胞的存在。草鱼肥大细胞的染色性质在某些方面似乎类似于哺乳动物的粘膜肥大细胞。Carnoy氏液及阿尔新蓝分别是优良的固定剂及染料,而中性缓冲甲醛却完全阻断草鱼肥大细胞的着染。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曾被用于鉴定硬骨鱼肥大细胞(或嗜酸性颗粒细胞)的组织化学技术在本研究中未能检出草鱼肥大细胞。电镜下证实,草鱼肥大细胞中含有大量特征性的胞浆颗粒,其中充满无定形颗粒状基质,基质电子密度有的较高,有的较低,但未见特殊的亚微结构。  相似文献   
45.
为研究牛蛙血液的红细胞及葡萄糖含量与牛蛙生活习性和繁殖习性的相关性,采用心脏取血法,对不同季节不同性别的性成熟牛蛙共240只(其中每个季节60只,雌雄各30只)进行了血液血红蛋白和血浆葡萄糖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牛蛙在春夏秋冬4个季节的血红蛋白含量分别为6.15 g/100 mL、5.17g/100 mL、6.53 g/100 mL和6.54 g/100 mL,其中夏季牛蛙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偏低,而雌、雄蛙之间全年差异均不显著(P>0.05).其春夏秋冬4个季节的血浆葡萄糖含量分别为2.38 mmol/L、0.79 mmol/L、1.74 mmol/L和2.88 mmol/L,季节差异显著,其中夏季含量最低,冬季达到最高,秋季血浆葡萄糖含量雌、雄蛙之间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46.
为丰富牛蛙(两栖类)血液生理比较细胞学等方面的基础资料,采用心脏取血法对牛蛙的血细胞种类及不同季节血细胞数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牛蛙的血细胞包括红细胞和白细胞,其中白细胞又包括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小型淋巴细胞、大型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血栓细胞.牛蛙红细胞数在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分别为190.31×106个/mL、166.71×106个/mL、199.36×106个/mL和221.40×106个/mL;白细胞数在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分别为35.60×106个/mL、14.75×106个/mL、47.42×106个/mL和64.66×106个/mL.  相似文献   
47.
关于鸡白痢在成年鸡中,特别是在产蛋母鸡群中急性爆发的事例,国内、国外均有所介绍。在后备鸡群中,发生以胫跖关节肿胀、胸骨嵴滑液囊肿胀为特征的鸡白痢急性流行的病例见于Cosgrove和Lindermaier(1961)以及Davis等(1961)的报道,在国内似属罕见。本文将一次类似爆发流行和诊断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8.
<正> 蕨(Pteridium aguitinum (L.)Ku-hn)是一种十分古老的,在世界上分布极为广泛的多年生植物,也广泛见于我国各地。分类学上属于蕨类植物门真蕨亚门薄囊蕨纲真蕨目蕨科蕨属。蕨多生长在海拔200~1200米的酸性黄壤坡地。植株高1米左右,其根状茎的生命力异常强大,能抵御火烧及恶劣的气候环  相似文献   
49.
牛肥大细胞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2头成年黄牛的空肠粘膜固有肥大细胞及粘膜下结缔组织中的肥大细胞进行了透射电镜观察,未发现它们之间有明显的超微结构差异,牛肥大细胞的胞浆颗粒含有电子密度比较一致的无定形颗粒状基质。未发现特殊的亚结构。  相似文献   
50.
1984年3~4月,贵阳市郊某农场的4月龄后备种鸡群中暴发了一种以滑膜炎为特征的疾病。根据流行病学、临床及病理形态学特点,鸡白痢沙门氏菌的分离鉴定,健鸡的实验性接种和病原的再回收以及滑液囊霉形体检验阴性,确诊为鸡白痢沙门氏菌病。 随机抽检132只鸡,70只(53.0%)有胫跖关节和/或胸骨滑液囊的显著肿胀。滑液的细胞学分析及滑膜的组织学检查显示渗出性滑膜炎。滑膜层及纤维层有大量的单核细胞浸润。 此外,鸡白痢的肉眼及显微病变也见于肝、心、肺、胰、肠、脾、肌胃及肾等脏器。几乎遍及全身各组织器官的单核细胞反应是本病特征性的组织学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