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水产渔业   19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7 毫秒
11.
为快速获得转Hu-IFN-a基因抗病草鱼纯系,从转Hu-IFN-a基因草鱼中,挑选9尾高表达水平的雌鱼作为亲本,经人工雌核发育,得到子一代水花89尾,与普通草鱼的雌核发育结果相比,两者孵化率差异不显著,但畸形率前者比后者高.从雌核发育子一代鱼苗中随机选取45尾鱼苗投喂含甲基睾丸素的饲料,进行生理转雄性试验,获得生理转雄性鱼苗21尾.  相似文献   
12.
养殖水环境化学涉及的内容繁多,与水产实践应用结合紧密,这种生动具体的生产实践和枯燥乏味的理论课堂之间的矛盾,大大制约了学生学习养殖水环境化学的兴趣和主动性。微课的出现和特点改变了传统的养殖水环境化学的授课形式,为养殖水环境化学的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契机。该文从生产实践中应用到的养殖水环境化学课程的知识点,探讨了养殖水环境化学的微课体系,探索适应于为养殖水环境化学的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13.
利用浮游动物评价不同类型养殖水体营养状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8年8月对湖南省常德市6种不同养殖类型水体(三角帆蚌养殖水体、外河、粗放式养殖水体、滤食性鱼类养殖水体、草食性鱼类养殖水体、肉食性鱼类养殖水体)的浮游动物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三角帆蚌养殖水体和滤食性养殖水体中优势种为砂壳虫(Difflugia),草食性鱼类养殖水体和肉食性鱼类养殖水体中优势种为萼花臂尾轮虫(Br...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Sox基因在物种进化中的保守性及其性别分型,以大鲵雌、雄个体为材料,参照Sox基因HMG-box保守区的序列,设计简并引物扩增,两因子均在雌、雄个体内得到217 bp PCR扩增产物,不存在性别差异.将二者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NCBI中其他物种Sox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其中一个基因与人、斑马鱼、家鼠、鸡、热带爪蟾、扬子鳄Sox11基因的同源性均为90%.另一个基因与罗非鱼、鸭嘴兽、家鼠、红鳍东方鲀、斑马鱼、鸡、人、非洲爪蟾和大鲵Sox14基因的同源性均为90%,故根据大鲵的学名,将这2个基因分别命名为adSox11和adSox14c.adSox11和adSox14c在大鲵精巢、卵巢、肾脏和心脏中均有不同程度表达,而在胃和肝脏中几乎不表达.  相似文献   
15.
所谓健康养殖,就是从苗种的培育、选择、商品鱼产出的整个养殖过程中,要使养殖对象与外部环境之间、养殖对象之间、养殖对象内部本身的微环境之间三部分要达到一个自然的协调、平衡,从而生产出对人体无不良影响的优质、健康的绿色食品,这一协调平衡的养殖过程即为健康养殖,它具有整体性、宏观性和与自然协调的内涵.  相似文献   
16.
试验表明:39%乙*噻对马唐、稗草、狗尾草、反枝苋、马齿苋等有封闭作用,对刺耳菜、苘麻、铁苋菜等有一定的抑制生长作用.建议用量为1 875~2 250 g/hm2.  相似文献   
17.
1平衡施肥的目的及重要性 我国农业部制订关于"十五"期间控制农产品肥料的指导意见要求:平衡施肥技术到位率达95%以上,并将平衡施肥技术作为生产无公害农产品和控制肥料污染的首要技术在无公害生产基地普及推广.  相似文献   
18.
鱼类消化系统的组织结构特点与食性密切相关,为了给开发不同食性淡水鱼的饲料做基础研究,以黄尾密鲴(Xenocypris davidi Bleeker)、白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翘嘴红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 Bleeker)、黄鳝(Monopterus albus)为研究对象,采用H.E染色法比较研究了其消化系统的组织结构特点。从比肠长、杯状细胞密度、黏膜肌层总厚度、黏膜皱褶数量和高度、肝胰脏结构等方面比较了其组织结构特征,探讨了组织结构特点与食性、环境的适应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黄尾密鲴和白鲢的比肠长在四种鱼类中最大,在设计黄尾密鲴和白鲢的饲料配方时应注重粗纤维的含量以增强适口性;消化道组织学结果表明,白鲢、翘嘴红鲌和黄鳝3种鱼的口咽腔上皮细胞中都不同程度发排列有杯状细胞,而黄尾密鲴则无,但黄尾密鲴的口咽腔的最厚,白鲢的鰓耙最发达,食道的输送食物的能力和肠的消化吸收能力由黄尾密鲴、白鲢、翘嘴红鮊、黄鳝依次减弱,消化腺的进化是伴随物种进化而进行的有一些进化和演化方面的特征,是按照黄尾密鲴、白鲢、翘嘴红鲌到黄鳝的方向进化。这些组织学特征都是适应鱼类食性与环境的结果,在设计饲料配方时需考虑鱼类的食性特点与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子重组将鲫Mx1基因的编码序列克隆到鲤β肌动蛋白基因启动子下游,构建成能在鱼体内表达的转“全鱼”Mx基因的重组分子.采用显微注射方法,将含有鲤β肌动蛋白基因启动子和鲫Mxl基因序列的重组片段转入草鱼受精卵中,经人工孵化和养殖获得转全鱼Mx基因草鱼.经PCR和Southern杂交检测分析,证实重组分子成功整合到2月龄转基因草鱼基因组中,为草鱼抗病育种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Dmrt2是参与性腺发育最古老的发育基因家族Dmrt家族成员之一,在维持胚胎组织的正常发育、精子的发生、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发育等方面起重要作用。目前在哺乳动物人类、鸟类红原鸡以及水生动物青鳉中都克隆到Dmrt家族成员并证明其与性腺和生长发育的密切相关性。研究采用RACE方法克隆了大鲵Dmrt2基因全长cDNA序列共2 026 bp,开放阅读框长1 581 bp,5′非编码区长58 bp,3′非编码区长387 bp,基因序列提交GenBank的登录号为FJ859987。该基因编码蛋白含526个氨基酸,依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该氨基酸为非跨膜蛋白,无信号肽,定位在细胞质内,无分泌蛋白。CDD数据库分析该ORF框翻译的氨基酸,在93~146位含DM保守结构域(c102557)的两个成员pfam00751和smart003010,与哺乳类人mab-3、鸟类红原鸡Dmrt2、两栖类非洲爪蟾Dmrt2和水生类鲐mab-3 DM结构域存在I(异亮氨酸)、R(精氨酸)、M(甲硫氨酸)、T(苏氨酸)、C(半胱氨酸)5个氨基酸的变异;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大鲵Dmrt2与以上四物种首先聚类,据此推测Dmrt基因在进化上高度保守,DM结构域上5个氨基酸的变异对蛋白功能的发挥可能无重要影响。实时荧光定量组织差异表达显示,Dmrt2基因在大鲵的精巢和肌肉组织中高表达,预示该基因可能在性腺发育和生长发育方面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