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1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40篇
林业   44篇
农学   59篇
基础科学   53篇
  46篇
综合类   377篇
农作物   35篇
水产渔业   38篇
畜牧兽医   228篇
园艺   36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以番茄雄性不育系HL-2的叶片、带芽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研究了不同激素及其不同浓度组合对番茄雄性不育系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分化的效果。结果表明,叶片较易形成愈伤组织,试验筛选出叶片进行培养时各阶段的培养基为MS 6-BA1.5mg/L~3.0mg/L IAA0.1mg/L~0.5mg/L 30g/L蔗糖均可诱导出愈伤组织,但以MS 6-BA1.5mg/L IAA0.1mg/L 30g/L蔗糖最佳;愈伤组织芽的分化以MS 6-BA2.0mg/L IAA0.1mg/L 30g/L蔗糖最佳。  相似文献   
172.
随着人们对羊肉消费数量的增加,羊肉价格不断攀升,大大激发了肉羊规模化养殖的积极性。羔羊是规模化羊场经济效益的主要来源,提高羔羊成活率是实现规模化羊场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本文通过对羔羊生理特点、影响羔羊成活率的因素和提高羔羊成活率的措施进行综合分析和讨论,以期为规模化羊场饲养管理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3.
为了解掌握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对四川羊业生产的影响,本研究团队对分布在全省不同区域的不同种类生产经营主体进行了电话了解和网络调查,分析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肉羊产业发展抗疫情保生产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74.
[目的]探索不同浓度多效唑对马铃薯产质量的影响。[方法]在马铃薯现蕾期,设置300、350、400、450 mg/L的15%多效唑溶液喷施,探索不同浓度多效唑对马铃薯产质量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喷施多效唑400 mg/L的15%多效唑溶液675 kg/hm2的处理效果最好,产量达到33 060.9 kg/hm2,比对照增加14.21%。[结论]在马铃薯上施用浓度为400 mg/L的15%多效唑溶液,用量为675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175.
人工授精目前在种鸡饲养中已得到广泛应用,提高种鸡人工授精率,对种鸡场的产品质量、经济效益和信誉,其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影响种鸡人工授精率的因素很多。笔者就自己十多年的实践经验,谈一下对提高种鸡人工授精率的几点看法。1种公鸡方面1.1挑选好种公鸡种公鸡的选择在生产实践中一般为三次。第一次在种鸡10周龄时进行,将发育有缺陷和不符合本品种特征的种公鸡淘汰;第二次选择在种鸡18周龄时进行,选择发育良好、雄性特征明显、冠大而鲜红、按摩背部尾羽翘起的种公鸡,因为遗传学研究表明,鸡冠的发育程度与精液品质呈正相关;第三次选择在人工…  相似文献   
176.
孔雀组织滴虫和隐孢子虫混合感染病例报告田纯见广州市郊某特种动物养殖场,饲养肉用孔雀,其中10周龄以内幼孔雀约100只。幼孔雀不断发病,最多每天达到5只,一共有64只发病,死亡42只。经病原学和病理学诊断,确诊幼孔雀主要因为感染组织滴虫而死亡,在肝、盲...  相似文献   
177.
弱毒羊种布氏菌M_5,弱毒猪种布氏菌S_2及弱毒牛种布氏菌S_(19)感染两种品系小鼠10天及21天对抗体形成细胞(PFC)的作用表明:三种布氏菌对BALB/C小鼠均有不同程度抑制PFC的作用。而用昆明鼠试验时,布氏菌M_5及S_2对PFC也有抑制作用,但牛种S_(19)则无此作用。资料证明虽用同一菌种同一菌量,但由于动物品系不同,其对PFC的作用也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78.
以40-90kg6个体重阶段莱芜猪和新莱芜猪共72头为试验对象,研究了不同组织中脂肪代谢酶活性的发育性变化规律及其与肌内脂肪含量、背膘厚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生长期随着体重的增大,肌肉组织中脂肪合成酶异柠檬酸脱氢酶(ICDH)活性显著高于苹果酸脱氢酶(MDH)活性(P〈0.01);ICDH活性在60-70kg时达到峰值,而后开始下降,MDH活性规律不明显;脂肪分解酶激素敏感脂酶(HSL)的活性先降后升,70~80kg时活性最高。(2)背膘中合成酶MDH活性显著高于ICDH活性(P〈0.01);MDH和ICDH活性都是先降后升,但总体升降幅度不大;HSL活性40~50kg基本稳定,而后逐步增强。(3)肝脏组织中合成酶ICDH活性显著高于MDH活性(P〈0.01);ICDH、MDH活性逐渐升高,至60kg以后其活性趋于稳定,脂肪分解酶HSL活性的发育性变化规律不明显。(4)肌肉组织中的MDH、HSL活性与肌内脂肪含量呈极显著相关(P〈0.01);肝脏组织中的MDH、ICDH与肌内脂肪含量呈显著正相关,ICDH还与背膘厚呈极显著正相关;背膘组织中的MDH、HSL与背膘厚呈极显著相关(P〈0.01)。研究结果提示:肌内脂肪的沉积与背膘脂肪的沉积既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通过肝脏),又具有一定的独立性,通过选择肌肉组织中脂肪代谢酶活性,在不显著影响皮下脂肪沉积量的前提下可望提高肌内脂肪的沉积量。  相似文献   
179.
家蚕丝腺细胞在幼虫期的一个短暂发育的时期合成大量的丝蛋白(silk proteins),丝心蛋白(fibroin)和丝胶蛋白(sericin),丝蛋白的主要成分丝心蛋白是专门在后部丝腺中合成的,而丝胶蛋白则在中部丝腺合成。两种蛋白质都具有独特的,容易鉴别的氨基酸成分。  相似文献   
1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