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综合类   16篇
水产渔业   4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松江鲈群体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辽宁鸭绿江水域丹东段和河北秦皇岛渤海海域两个松江鲈Trachidemusfasciatus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用6对选择性引物,从两个群体的63个个体共扩增出360个位点,多态位点214个;松江鲈丹东和秦皇岛两群体的多态位点比率为50.28%、50.00%,平均杂合度和Shannon's指数分别为0.1690、0.1733和0.2534、0.2592,说明两个群体遗传多样性在同一水平上;Shannon's指数和AMOVA分析均显示松江鲈的遗传变异主要来自于群体内个体间,而群体间无明显的遗传分化;松江鲈UPGMA系统树没有依据群体分别聚类,未出现明显分支,无明显遗传差异;群体的显性基因型频率分布显示两个群体的遗传结构相似.  相似文献   
12.
以1%的Na2S2O3为中和剂,测定了五种质量浓度100,20,4,0.8,0.16mg/L ClO2溶液对副溶血弧菌、毛霉亮发菌以及嗜水气单胞菌等河蟹致病菌的杀灭效果。同时以蛋白胨质量为材料测定了有机物对ClO2杀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0.8mg/L的ClO2作用15min、0.16mg/L的ClO2作用30min可有效杀灭三种致病菌;蛋白胨浓度为25mg/L时,对ClO2的杀菌效果几乎没有影响,蛋白胨质量浓度为25mg/L时,ClO2作用15min的杀菌率下降为97.5%,蛋白胨质量浓度为625mg/L时下降为95.5%。  相似文献   
13.
一种文蛤球形病毒分离纯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差速离心、蔗糖垫超速离心与CsC l密度梯度离心相结合的方法,从江苏海域异常发病死亡文蛤(M eretrix m eretrixLusoria)组织中提纯一种病毒颗粒。负染、电镜观察发现,该病毒粒子呈球形,直径为60~75nm,无囊膜。运用原子力扫描显微镜(AFM)对提纯病毒进行表面结构观察发现,该粒子具有明显的病毒表形特征,呈20面体对称结构,表面具有大量的病毒壳粒。  相似文献   
14.
采用微量接种菌落计数法,测定了烟酸诺氟沙(norfloxacin nicotinate,NN)对副溶血弧菌、嗜水气单胞菌及溶藻弧菌等3种水产致病菌的抗生素后效应(post—antibiotic effects,PAE)。结果表明,诺氟沙星对3种水产致病菌具有明显的抗生素后效应。不同MIC倍数浓度的NN对细菌的PAE各不相同,4MIC的PAE最高,对3q7T-4、SS—18和3q8T-2三种致病菌的PAE分别为3.1h,2.5h和3.7h,而低浓度的药物则PAE较低,0.5MIC的PAE分别为0.4h,0.6h和0.7h。  相似文献   
15.
水生动物药物残留的危害与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万夕和  许璞 《水产养殖》2002,(3):37-38,32
在水产养殖生产中,抗生素及一些化学合成药物被广泛用于疾病的防治,或添加于饲料中以促进水生动物的生长。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部分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则残留在水生动物的体内,产生了水产品的药物残留。虽然水产品的药物残留量较低,但是通过食物链的长期富集,对人类健康却具有很大的危害。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规模的扩人和产量的不断增多,药物残留问题越来越严重,并已成为人类健康的一大隐形杀手。1水产动物药物残留的危害1.1耐药性反应在水生动物饲料中长期添加促生长抗菌素或生产中滥用药物会导致水生动物体内的细菌产生耐药…  相似文献   
16.
不同植物激素对条斑紫菜体细胞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添加不同浓度植物激素(IBA和6一BA)的PES培养液对条斑紫菜体细胞进行培养,观察其对条斑紫菜体细胞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酶解的条斑紫菜近基部体细胞离体培养可发育成细胞团和叶状体,低浓度的IBA有利于体细胞向叶状体方向发育,而低浓度的6一BA有利于体细胞发育成细胞团。  相似文献   
17.
通州海区滩涂青蛤死亡原因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2003年9月通州海洋渔港养殖公司一万余亩滩涂养殖的青蛤发生大面积的死亡进行了专题调查和取样分析,认为:此次青蛤死亡原因主要是由于海水中饵料生物缺乏、潜居密度过高、产卵后体质虚弱、小潮汛期间内河排淡、青蛤品种混杂等综合因素造成的;死亡后的青蛤腐烂发臭,污染了滩涂底质,使死亡现象进一步加剧。此外还针对青蛤死亡原因提出了几点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引污补水作用下小型通江湖泊-尚湖的浮游植物群落和营养盐时空变化。结果表明,尚湖共检出浮游植物8门、39属,从望虞河引水后,尚湖浮游植物群落组成中,蓝藻门富营养化习见种的种类显著增加;引水后尚湖的西湖区营养盐浓度上升2-3倍,东湖区基本维持不变;经过较长时间的沉降和水体自净之后,浮游植物群落中蓝藻门富营养化习见种的种类减少,营养状态降至引水前水平。从望虞河引水补给尚湖,对其浮游植物群落和营养水平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黄海南部海域绿潮浒苔不同种群繁殖特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江苏海域调查采集的绿潮浒苔样品中选取了8个样品及青岛岸基的1个样品,包含了海区漂浮、池塘定生、岸基定生及紫菜栽培区季节性附生等种群样品.通过对样品生长世代观察、比较不同温度培养下种群的繁殖特性,分析并探讨了漂浮与定生浒苔种群的繁殖特性差异.结果表明:浒苔的主要繁殖形式为放散配子,繁殖盛期以配子体世代为主.6月20℃以上水温条件是漂浮浒苔种群的繁殖盛期,7月下旬漂浮浒苔由繁殖盛期逐渐向衰退期转变;11月是定生浒苔(包括紫菜栽培区和岸基)的繁殖盛期,同样以配子体世代为主.结果还显示,浒苔漂浮种群具有高于定生种群近10倍的放散生殖细胞的能力,2个种群繁殖量差异明显,这一繁殖特性可为不同种群浒苔的区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1999年农业部批准,在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建立了"国家级紫菜种质库"。"国家级紫菜种质库"现已保存了以条斑紫菜为主的600多株(系)栽培种质或育种材料,仅2008、2009年2个生产年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