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42篇
  免费   198篇
  国内免费   341篇
林业   859篇
农学   400篇
基础科学   539篇
  424篇
综合类   3269篇
农作物   442篇
水产渔业   464篇
畜牧兽医   1544篇
园艺   783篇
植物保护   257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160篇
  2022年   177篇
  2021年   135篇
  2020年   194篇
  2019年   288篇
  2018年   321篇
  2017年   169篇
  2016年   247篇
  2015年   266篇
  2014年   478篇
  2013年   356篇
  2012年   421篇
  2011年   483篇
  2010年   477篇
  2009年   443篇
  2008年   402篇
  2007年   425篇
  2006年   355篇
  2005年   364篇
  2004年   270篇
  2003年   234篇
  2002年   272篇
  2001年   253篇
  2000年   189篇
  1999年   171篇
  1998年   129篇
  1997年   124篇
  1996年   108篇
  1995年   105篇
  1994年   124篇
  1993年   72篇
  1992年   121篇
  1991年   70篇
  1990年   76篇
  1989年   65篇
  1988年   50篇
  1987年   44篇
  1986年   38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40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32篇
  1981年   30篇
  1980年   18篇
  1979年   13篇
  1964年   9篇
  1959年   10篇
  1956年   6篇
  195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91.
【目的】探索铁皮石斛在海南省的最佳生产模式,为铁皮石斛在海南省规模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方法】通过对比不同栽培基质以及不同栽培环境,探索铁皮石斛在海南省的最佳生产模式。【结果】树皮+火山石(V树皮∶V火山石=1∶1)栽培的小苗成活率最高,为97%,且植株高大粗壮,抗病性强。在五指山(海拔650 m)地区栽培的铁皮石斛比水帘温室大棚(海拔50 m)栽培的铁皮石斛苗长势好,产量高。【结论】在海南省具有一定海拔高度的山区采用V树皮∶V火山石=1∶1的栽培基质种植铁皮石斛是一种较佳的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992.
稀酸预处理改善玉米秸秆酶水解性能的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在稀酸预处理提高玉米秸秆在纤维素酶酶解阶段提高纤维素转化率的机制,利用一系列的检测方法:FT-IR、XRD、SEM和比表面积分析仪分析了预处理前后玉米秸秆在形态学和物理化学性质方面的变化.在经过稀酸预处理后的玉米秸秆在纤维素酶酶解阶段其纤维素转化率有较大的提高,经过170℃,60 min,固液比1∶15(g∶mL),1.00 g/mL酸质量浓度的条件预处理后,从31.88%提高到95.74%.XRD结果显示预处理后玉米秸秆的结晶度有所增加,从原料的37.8%增加到58.7%,但是当预处理强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后,结晶度没有较大的变化,基本维持在58%.玉米秸秆的表面结构在稀酸预处理后,原来的光滑表面变得粗糙、多孔,这样的表面有利于纤维素酶与玉米秸秆的接触,预处理后玉米秸秆的比表面积有很大程度的增加,经过170℃,60 min,固液比1∶15,1.00g/mL酸质量浓度的条件预处理后,玉米秸秆的比表面积从0.329 m2/g增加到2.878 m2/g,这都有利于改善纤维素酶对纤维素的作用,增加纤维素转化率.  相似文献   
993.
黑龙江省果树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发展现状 黑龙江省位于我国东北部,冬季漫长寒冷干旱,夏季高温多雨。解放前黑龙江省被称为“水果生产的不宜区”,果树只有零星栽培,面积不足40hm2。1992年,根据黑龙江省省委省政府制订的方针政策,黑龙江省果树栽培面积迅速增长,2000年达到13.3万hm2,为历史最高峰。2000-2001年冬,黑龙江省遭受大冻害,  相似文献   
994.
巨大革耳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巨大革耳种质资源问的亲缘关系,本文应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来源不同地区的野生或栽培的9个巨大革耳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20个引物筛选获得4个ISSR多态性引物对巨大革耳菌株扩增,获得23条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率为85.19%;对扩增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当遗传距离为20%时,9个菌株聚为2类:I类包括C.m0002菌株;Ⅱ类包括其它的8个菌株。其中C.m0002菌株与其它8个菌株的遗传距离很远。经栽培出菇实验,结果表明,C.m0002菌株的子实体似多脂鳞伞(黄伞),是同名异种;其它8个菌株均为巨大革耳。ISSR分析的结果与子实体形态特征一致。  相似文献   
995.
有"世界屋脊"之称的西藏自治区,平均海拔在4000m以上,20世纪80年代,拉萨七一农场、城关区、堆龙德庆县、林芝地区、山南地区及日喀则等地开始建造温室或大棚进行设施蔬菜生产,极大地满足了当地人民对各种蔬菜的需求,  相似文献   
996.
大白菜褐腐病(茎基腐病)的病原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在北京、河北、江苏等地的部分大白菜种植区,当地俗称的大白菜“茎基腐病”普遍严重发生,实际调查后共采集到大白菜“茎基腐病”病样12份,分离获得12个真菌分离物,经形态学鉴定,分离到的菌株均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采用真菌通用引物ITS1/ITS4对病原菌rDNA-ITS进行PCR扩增,并将测序结果在GenBank中进行同源性比对分析,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与形态学鉴定结果一致。将分离到的菌株分别回接健康的大白菜植株,植株表现出与田间相似的发病症状,重新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得到相同的病原物。基于形态学、分子生物学鉴定和致病性试验最终确定北京、河北、江苏等地大白菜 “茎基腐病” 病原菌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大白菜“茎基腐病”与大白菜褐腐病、大白菜立枯病属同病异名。  相似文献   
997.
有"世界屋脊"之称的西藏自治区,平均海拔在4000m以上,20世纪80年代,拉萨七一农场、城关区、堆龙德庆县、林芝地区、山南地区及日喀则等地开始建造温室或大棚进行设施蔬菜生产,极大地满足了当地人民对各种蔬菜的需求,西藏蔬菜播种面积由1985年占当年农作物播种面积的1.61%提高到201 1年的9.49%.由于设施条件的不可移动性以及设施内的环境特点,加上连茬栽培,导致土壤中各类病原微生物大量累积,根部病害发生严重,成为制约设施蔬菜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2011年笔者对西藏拉萨、林芝、山南、日喀则等设施蔬菜主产地进行了根部病害种类调查.  相似文献   
998.
首次利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fication,iTRAQ)技术结合二维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对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同核和异核菌丝蛋白质组进行研究。采用QExactive质谱鉴定并经MASCOT软件搜库,对所有鉴定蛋白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层次聚类(hierarchical clustering)分析和GO(gene ontology)注释,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共获得2335个不同肽段,鉴定到1039个蛋白,其中1030个蛋白具有定量信息。在同核菌丝中显著上调蛋白83个,下调蛋白97个,表明iTRAQ标记技术结合二维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可有效地分离和鉴定草菇菌丝蛋白质组。该研究结果为更深入全面地研究草菇菌丝蛋白质组学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99.
在NaAc-HAc缓冲体系中研究竹炭对Ni(Ⅱ)的吸附规律.结果表明:介质pH、粒径大小、初始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吸附存有影响,在298 K、pH =3.0、初始浓度C0=0.113 mg·mL-1、反应时间为24 h、竹炭粒径为0.2 ~0.4 mm等条件下,每克竹炭的静态饱和吸附量为55.57 mg;与一级动力学相比,竹炭的动态吸附过程更符合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吸附平衡时间为100 min;竹炭对Ni(Ⅱ)的吸附更好地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线,竹炭粒径越小,吸附量越大.吸附热力学参数为:△H =8.19 kJ·mol-1,△S =78.12 J·mol-1K-1,△G298k=-15.08 kJ·mo1-1.此外,还采用红外光谱方法探讨了吸附前后相关化学官能团的变化.研究表明,竹炭可用于去除废水中Ni(Ⅱ)离子.  相似文献   
1000.
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动物传染病的重要技术措施。我县部分基层防疫员经常反映有的动物免疫后应激反应严重,或免疫抗体监测低下,或不产生免疫抗体等。引起动物免疫反应和免疫接种失败的原因十分复杂,任何免疫反应和免疫失败都受生物制品的特性、质量、使用和免疫接种个体因素的影响。应用疫苗免疫预防传染病已成为规模化养殖场的主要手段。合理地免疫可减少疾病的发生,避免造成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